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321篇
预防医学   110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111篇
  2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临床常见的院内感染致病菌,常引起泌尿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血流感染等。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引起的慢性感染日益得到重视,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为了适应周围环境,肺炎克雷伯菌会形成生物膜(biofilm),这是一种相对于浮游细菌的生存方式,生物膜由细菌及其自身分泌的代谢产物(胞外多糖、蛋白质、胞外DNA、脂质等)组成。生物膜状态下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极强,容易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难以彻底清除,使临床抗感染变得更加棘手。本文就生物膜形成过程、生物膜状态细菌的耐药机制、生物膜测定方法以及生物膜防治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评估银杏叶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神经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的12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6 mL/次,首周治疗2次,然后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杏叶片,2片/次,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耳鸣致残量表(THI)评分、耳鸣响度和中枢神经递质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8.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HI评分、耳鸣响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THI评分、耳鸣响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的水平显著降低,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5-HT和GABA的变化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银杏叶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耳鸣响度,调节中枢神经递质的水平。  相似文献   
53.
运城市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西省运城市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乙脑发病的年龄特征,为预防控制乙脑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分析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数据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现场快速评估乙脑疫苗接种率,乙脑病毒IgM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捕获法检测。结果运城市2006年7~8月乙脑报告发病率为1.87/10万,病死率为16.1%。≥30岁乙脑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4.9%,年龄别发病率分为<4岁及≥30岁两个高峰,成人及老年人发病率高于小年龄组儿童发病率。结论运城市2006年乙脑疫情特点为成人病例构成比、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54.
全国200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分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了解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病例年龄构成和年龄别发病率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03~2006年麻疹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中,但与2003、2004年相比,2005、2006年<15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比从近85%降至70%左右;<8月龄和8~11月龄儿童麻疹病例构成比超过1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麻疹病例具有不同年龄构成模式,2006年<15岁麻疹病例构成比<50%的4个省,50%~69%的11个省,≥70%的16个省。2006年≤2岁儿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上升,<1岁儿童发病率>150/10万,25~30岁人群出现麻疹发病高峰。结论全国2005、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发生较大变化,<1岁和≥15岁人群麻疹发病增多。应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MV及时接种率,做好2~7岁儿童第2剂次MV接种,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时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开展MV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麻醉胃镜及非麻醉胃镜患者检查过程中的反应、耐受性、成功率。并观察丙泊酚和芬太尼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镇静麻醉效果。方法:将胃镜检查的患者209例分为两组:麻醉组:103例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非麻醉组:106例用常规咽喉部麻醉,不给予镇静镇痛药。在胃镜检查过程中,观察术中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及操作时间,检查成功率,并在检查后询问患者的感受。结果:麻醉组与非麻醉组比较,麻醉组心率、血压有所下降,呼吸有个别短暂停止,非麻醉组无明显变化;成功率麻醉组高于非麻醉组;操作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进行胃镜检查是安全、舒适、无痛苦的方法,但应严密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56.
1病历摘要女,79岁。因右上腹痛3d伴右下腹痛1d,门诊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收入院。既往有右上腹痛发作史。体检:T37℃、P86次/min、R24次/min、BP152/78mm Hg。全腹胀,右侧腹压痛,以右下腹明显,伴轻度肌紧张和反跳痛,肝胆脾未触及。WBC17×109/L,血淀粉酶256U/L(温氏法)。B超示:多  相似文献   
57.
茵陈蒿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书斌  关家税 《中草药》1996,27(5):269-270
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sThunb.的择发油具有利四作用[1,2],实验研究亦证明它能增加大鼠的胆汁分泌。国外学者对花期茵陈蒿挥发油的成分进行了研究,其主要成分为茵陈二炔(capillen)[3~5]。国内未见有关报道。我们采用了GC-MHDS法,对立秋采集的自陈蒿的挥发油组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并用GC法对含量在0.1%以上的组分做了定量分析。1仪器与样品仪器:岛津GC9A气相色谱仪,FinniganMAT451GC-MSDS色质联用仪。样品:茵陈蒿A.capillarisThunb.于不同采收期采集于青岛,明干,按1990年版中国药典挥发油固定法甲法测定挥发…  相似文献   
58.
138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匡红英  姜鲜  税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9):1421-1422,1424
目的 总结138例法洛四联症(terralogy of fallot,TOF)根治术体外循环转流(cardiopulrnonary brpass,CPB)的方法与经验.方法 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通过实施低温,中深度血液稀释,维持合理胶渗压,超滤和药物处理等技术,保护患者心、脑、肺、肾、血液等功能.结果 该组患者体外循环期间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血气电解质维持在正常范围,6例停机后血压难以维持,经超时低流量辅助后顺利脱机.全组死亡6例,死亡率4.3%.3例死于术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2例死于肺部并发症,1例死于术后高热,其余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中深度血液稀释,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良好的心肺和血液保护是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体外循环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
税丕先  庄元春  孙琴  朱烨  余昕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455-2456
目的对青果叶Folium Canarii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来源、性状、显微、薄层色谱进行鉴别。结果详细描述了青果叶的生药学特征。结论为青果叶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订,补充生药学研究资料,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0.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基层医院儿科面对的主要病种,毛细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毛支炎)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典型症状为突发喘憋和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冬春季节发病率高。2004年11月~2005年3月,我科采用硫酸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加压雾化吸入毛支炎3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