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韩晗  秦侃  范鲁雁 《安徽医药》2014,18(3):582-584
该文通过介绍国外一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特点,如印度的德里模式、澳大利亚依据药物经济学指标为保证的PBS计划、瑞典的“明智目录”以及美国运行的药品福利管理公司等,希望借鉴其中比较成功的经验对我国的基本药物政策如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强化基本药物遴选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等方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2.
药品不良反应成本测算的研究模式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成本测算的研究模式和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方式,将收集的ADR病例统计分析后分为3组,A组:因ADR住院治疗和住院期间发生ADR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者;B组:发生ADR但未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采用药物治疗者;C组:发生ADR但停药后自愈者;分别对3组病例给予不同层面的成本测算。结果:利用项目法和人力资本法可以分别测算出3组ADR病例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忽略隐性成本。继而测算出个人和医疗保险分别承担的比例,最终可结合现行医药卫生改革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敏感性分析和预测。结论:通过上述ADR的成本测算模式,可加强对ADR相关费用的系统监测与分析,有效地改善整个医疗机构的成本效益,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医药费用的支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2008年我院自愿呈报药物不良反应(ADR)报表462份,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意增强临床合理用药。 1资料来源与方法我院2008年1月-12月收集的药物不良反应有效报表462例,分别对药物种类、名称、给药途径、ADR发生例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34.
秦侃  沈娟 《安徽医药》2013,(7):1246-1248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对术后机体营养和肝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通过对1例肝癌术后患者营养支持方案的分析,按其经口饮食恢复的情况将营养支持治疗分为禁食、低脂流质、低脂普食3个阶段,不同阶段根据具体的生理病理情况制定不同的肠外营养支持方案。临床药师参与整个过程,并推荐个体化的营养制剂,提供合理化的方案。结果对于肝癌术后患者,选择复方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乳剂组成的双能源提供热卡,以富含支链氨基酸的复方氨基酸制剂作为氮源,利于减轻肝脏负担,促进术后机体营养和肝功能的恢复。结论肝癌术后肝功能恢复期,制定良好的营养支持方案,临床药师参与选择适宜的营养药物制剂,能使支持治疗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秦侃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90-1391
新世纪医院药师的工作正由“药品为中心”向“患者为中心”转变,特别是2002年《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医院“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后,如何在临床找到工作的切人点。成为医院药学部门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大医院结合国外的工作经验,不断地探索,开展了这方面的实践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6.
营养支持在胃癌围手术期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常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围手术期合理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病人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有一定的作用。笔者对15例胃癌围手术期的患者采取了以肠外营养为主的阶段性营养支持的组合方法,治疗期间营养不良得到改善,从而缩短了住院天数,节省了费用。  相似文献   
37.
黄芪注射液在全营养混合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考察黄芪注射液与全营养混合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按临床使用的配伍方案,将黄芪注射液与全营养混合液配伍,通过光阻法、显微计数法两种方法同时测定混合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pH值.结果 黄芪注射液与全营养混合液配伍后,外观及pH值无变化,混合液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符合药典标准.结论 黄芪注射液在全营养混合液中稳定.  相似文献   
38.
李磊  刘静  秦侃 《中国药师》2014,(11):1925-1926
本文尝试结合1例何首乌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药理毒理学,探讨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的特点;根据其特点探讨何首乌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和防范,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促进合理用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39.
医院新制剂肠外全营养混合液(T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后期 ,全胃肠外营养 (tatalparenteralnutrition ,TPN)迅速在国内得到推广。起初主要在普外科应用 ,后来则应用于内科、妇产科、神经科和小儿科等几乎所有临床学科的重症病人 ,特别是短肠综合征等胃肠功能严重障碍的病人 ,是TPN治疗的主要受益者[1] 。全营养混合液 (totalnutrientabmixture,TNA)是TPN支持和治疗中起决定因素的药物制剂。我院自2 0 0 1年 8月正式建立了TNA配制中心 ,配备了经过专门培训的药剂师 ,将TNA作为医院新制剂进行统一配制 ,提供院内各临床科…  相似文献   
40.
目的:借鉴"营养日"调查问卷模式,评估住院病人营养状况。重点探讨其肠外营养使用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根据欧洲通用的"营养日"调查问卷内容,收集2017年5月5日当天,安徽地区10家综合医院所有输注PN的成年住院病人(≥18岁)的基本信息、营养状况及PN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结果:调查共收集问卷287份,其中63.1%(181/287)存在营养风险。PN的输注形式上"多瓶串输"者46.0%(132/287)和"全合一"者54.0%(155/287)的比例基本相当。PN输注途径主要为外周静脉69.0%(198/287),中心静脉占31.0%(89/287)。营养液平均输注时间为(10.3±4.4)h。PN配方的糖脂比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间距为0.6(0.2,0.7),热氮比中位数和上、下四分位间距为163.4(115.3,244.1)。结论: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尚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需通过提高PN处方水平以规范PN支持治疗合理有序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