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摘 要:[目的] 探讨融合蛋白anti-CD19(Fab)-LDM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BJAB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ACS)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融合蛋白anti-CD19(Fab)-LDM与BJAB细胞的结合活性。MTT法检测融合蛋白anti-CD19(Fab)-LDM对BJAB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彗星电泳实验检测融合蛋白anti-CD19(Fab)-LDM对BJAB细胞DNA的损伤。FACS检测不同浓度融合蛋白anti-CD19(Fab)-LDM处理BJAB细胞后细胞周期的变化。 [结果] FACS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融合蛋白anti-CD19(Fab)-LDM能与BJAB细胞结合。MTT法实验结果表明,融合蛋白anti-CD19(Fab)-LDM对BJAB细胞杀伤活性较单用力达霉素或阿霉素强,IC50值分别为(0.15±0.02)nmol/L、(0.38±0.03)nmol/L 和(57.15±2.30)nmol/L。彗星电泳实验结果表明,用5pmol/L的融合蛋白anti-CD19(Fab)-LDM及力达霉素处理BJAB细胞后,可引起细胞不同程度的DNA损伤,由于融合蛋白anti-CD19(Fab)-LDM具有靶向性和细胞内化的特性,对DNA造成的损伤较力达霉素组明显。FACS结果显示,随着融合蛋白anti-CD19(Fab)-LDM浓度的增加,S期的比例从53.78%升高至77.29%,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融合蛋白anti-CD19(Fab)-LDM可以靶向杀伤B细胞淋巴瘤细胞株BJAB,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在B细胞淋巴瘤生物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丹参其活性成分包括丹参酮ⅡA、丹参酸B、丹参素、隐丹参酮等。其中丹参酮ⅡA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抑制神经细胞凋亡,通过调节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系分化初级反应蛋白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protein 88,MyD88)依赖性信号通路,下调β位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切割酶1(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 1,BACE1)表达,调控核因子κB及其抑制蛋白的活性,减轻神经炎症反应,降低神经细胞炎性损伤;改善胆碱能功能对神经系统发挥保护作用;通过上调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ion-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p-ER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蛋白激酶C受体1(protein kinase C receptor 1,RACK1)和抑制自噬来减轻神经元损伤。丹参酸B...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寻0~6岁跌倒患儿的DRG病例组合及住院费用标准,为科学分析住院费用、制定针对性控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新疆规模最大的2所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及其医联体内下属的6所二级甲等公立医院2010—2021年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库中因跌倒住院的2 773例0~6岁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决策树模型进行病例组合分析。结果:跌倒患儿住院费用总计24 571 782.09元,平均住院费用5 543.36元。以住院日为影响变量,以医院等级、居住地区、入院状态、伤害性质、伤害部位、手术等级、是否转科、并发症及支付方式等主要影响因素为分类节点构建15个DRG病例组合,并制定相应住院费用标准和病种权重,住院费用超限病例共340例。结论:利用分位数回归和决策树模型构建跌倒患儿DRG病例组合较合理,有利于控制该病种的住院费用,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大鼠肠组织蛋白的变化,筛选与学习记忆可能相关的蛋白质,揭示针刺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靶点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6只SD大鼠,模型制备方式为高脂饮食喂养8周。针刺组针刺“百会”穴,留针1 h,每日1次,连续干预3周。干预完成后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检测;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超微结构改变;蛋白质组定量技术检测大鼠肠组织蛋白的改变。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干预后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GO分析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高脂饮食诱导、针刺刺激可通过多个信号途径影响学习记忆障碍大鼠的病理和生理过程,如体液免疫调节、糖代谢、过氧化氢代谢、炎症反应调节、烟酸盐和烟酰胺代谢、皮质醇的合成和分泌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3组大鼠肠组织共同表达的差异倍数较大的蛋白质包括热休克蛋白90伴侣蛋白、RT1-A2、纤维调节蛋白及己糖激酶2等。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肠组织热休克蛋白90伴侣蛋白和RT1-A2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纤维调节蛋白、己糖激酶2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肠组织热休克蛋白90伴侣蛋白和RT1-A2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纤维调节蛋白、己糖激酶2表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学习记忆障碍的发生涉及多个生物过程和信号转导通路。经过针刺干预后可使大部分差异表达蛋白的表达量趋于空白组,说明针刺能够通过调控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蛋白质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对肥胖症患者减重效果和生存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91例在我院行LSG的肥胖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和术后6、12个月随访数据,采用中文版的SF-36量表分析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生理和心理健康改善情况,评估LSG的减重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 与术前相比,LSG术后患者体质量、腹围、腰围、臀围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有下降趋。术后12个月体质量较术前明显下降(P <0.05),BMI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 <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多余体质量减少百分比(percent of excessive weight loss,%EWL)分别为(63.06±22.99)%和(77.66±23.63)%。术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和社会功能等6个维度得分在术后随访时间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1)。生理健康总评及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