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85篇
  免费   8001篇
  国内免费   4918篇
耳鼻咽喉   803篇
儿科学   1686篇
妇产科学   1030篇
基础医学   6285篇
口腔科学   1906篇
临床医学   21678篇
内科学   11214篇
皮肤病学   1454篇
神经病学   2918篇
特种医学   48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8篇
外科学   9214篇
综合类   43654篇
预防医学   16892篇
眼科学   1636篇
药学   17006篇
  144篇
中国医学   17869篇
肿瘤学   4110篇
  2024年   875篇
  2023年   3151篇
  2022年   2708篇
  2021年   2681篇
  2020年   3100篇
  2019年   3415篇
  2018年   3428篇
  2017年   2277篇
  2016年   2809篇
  2015年   2983篇
  2014年   8448篇
  2013年   6312篇
  2012年   7273篇
  2011年   7862篇
  2010年   7557篇
  2009年   7252篇
  2008年   7080篇
  2007年   7377篇
  2006年   6785篇
  2005年   6795篇
  2004年   6082篇
  2003年   5683篇
  2002年   4722篇
  2001年   4481篇
  2000年   4583篇
  1999年   4470篇
  1998年   4086篇
  1997年   4095篇
  1996年   3938篇
  1995年   3445篇
  1994年   3236篇
  1993年   2470篇
  1992年   2171篇
  1991年   1942篇
  1990年   1650篇
  1989年   1488篇
  1988年   947篇
  1987年   807篇
  1986年   663篇
  1985年   654篇
  1984年   533篇
  1983年   477篇
  1982年   441篇
  1981年   376篇
  1980年   238篇
  1979年   124篇
  1978年   80篇
  1965年   59篇
  1964年   53篇
  1959年   4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患者男性,68岁,2017年4月12日出现胸骨旁疼痛不适,为持续性闷痛,阵发性加重,有心慌胸闭不适。2017年4月17日晨8时余心慌头昏明显,随即晕厥,意识障碍。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高血压病史8年,一直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2.5mg降压治疗(一日1次)。查体:T36.5℃,P48bpm,R20bpm,BP100/57mm Hg,心音低钝,律不齐,双肺呼吸音粗糙。2017年4月17日10时16分急查心肌酶学检查示肌钙蛋白47.04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13.84 ng/ml。十二导联心电  相似文献   
62.
63.
通过对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7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输液后是否出现急性低血钾将患者分为低血钾组和对照组,观察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输液后急性低血钾的危险因素。高龄、钾流失、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抗感染药物种类、补钾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输液后发生急性低血钾症的高危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钾摄入不足、抗感染药物种类等因素是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输液后发生急性低血钾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经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输液后急性低血钾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通过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结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指导NRDS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10月间在本院收治的80例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PS治疗。结果试验组对于呼吸窘迫缓解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气管插管内滴入PS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气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儿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S结合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胸腰段骨折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方法 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胸腰段骨折268例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0.5~2.0年的随访,出现螺钉断裂18例,其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17.7个月,11例在取出内固定物前复查X线片时发现。断钉率:后侧植骨组(5/59)与未植骨组(6/71)高于后外侧植骨(7/138)(P0.05);爆裂型骨折患者(7/73)显著高于压缩型骨折(8/144)和骨折脱位型患者(3/51)(P0.05);未使用横杆组(10/113)显著高于使用横杆组(8/155)(P0.05);术后内固定物超过1年取出组(11/98)显著高于0.5~1年间取出组(7/170)(P0.05)。结论 发现椎弓根螺钉断裂或松动的主要原因有:1植骨融合不当;2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选择不当;3未正确使用横连杆;4内固定物取出过迟;5术后未佩戴支具或支具佩戴时间过短;6术者的操作不恰当。术中有效严格的植骨融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掌握其适应证,合理使用横连杆,适当时间取出内置物及术后常规佩戴支具,提高术者的操作技术等都可以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出现。  相似文献   
66.
急诊一般都是要求在尽量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于一些实习的医生与护士来说,在实习的阶段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碰到相应的急诊案例,这对于急诊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而本文提出了情境模拟这一教学方法,应用于急诊的教学中以此提高急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将互联网+引入到脊柱外科教学中以此实现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7月我校没有接受过脊柱外科临床医学八年制6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且平均划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学生接受翻转课堂知识教育,参照组学生则接受传统的课程教育。两组学生均由两名专业知识比较强,授课资历比较多的教师进行内容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客观评分,调查两组学生自主能力以及创新和临床思维能力等养成情况。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笔试成绩、线上作业和最终学业汇报成绩均优于参照组,两组学生的平均分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实验组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创新和临床思维能力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互联网+对学生开展翻转课堂能够强化学生对医学知识进行主动学习的兴趣,也能在增加其能动性的基础上提升整体专业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 探讨早期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的34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组(发病后24 h内手术,16例)和常规组(发病后24~72 h手术,18例)。结果 早期组术后1个月死亡1例;常规组术后1个月死亡2例,术后2个月死亡1例;其余30例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与常规组相比,早期组术后3、6个月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神经功能及脑灌注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早期组恢复良好率(60.0%,9/15)明显高于常规组(20.0%,3/15;P<0.05);两组术后6个月恢复良好率无统计学差异(60.0% vs. 33.3%;P>0.05)。结论 对于幕上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能够显著减少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0.
为全面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我院从教和学两方面推进精细化管理。通过制定实践教学规范、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加强实习带教过程管理、拓展实践教学空间和时间以及实施刚柔相济的实习管理,构建了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开展以实践教学的五个环节—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科室小讲座、实习生考勤和出科考核为着力点的过程管理和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项管理以及为学生安排各种临床技能的强化训练课程、实行实习生"考研假"制度、开展实习形成性评价、按照"查重-评阅-答辩"三部曲对学生论文进行考核等改革举措,取得了令人欣慰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