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42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18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87篇
  6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6 毫秒
31.
目的通过比较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和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对癫癎患儿外周血多药耐药基因1(MDR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长期应用OXC治疗癫癎对患儿外周血MDR1的诱导作用。方法 48例癫癎患儿分为2组,26例口服OXC,22例口服CBZ,治疗时间均超过12个月;25例无癫发作患儿为空白对照组。选择用药前、用药后6个月及12个月三个时间点,应用RT-PCR法测定患儿外周血MDR1-mRNA的表达。结果 OXC组和CBZ组外周血MDR1-mRNA表达在用药后6个月、12个月较对照组增高(P<0.01);OXC组和CBZ组患儿外周血MDR1-mRNA表达在用药后6个月及12个月较开始服药前均有增高(P<0.05);OXC组在用药6个月及12个月后外周血MDR1-mRNA表达和卡马西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口服OXC和CBZ均会增加癫癎患儿外周血MDR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未经治疗和随访1、3、5 d手足口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104例未经治疗手足口患儿(包括阴性患儿62例,EV71阳性患儿37例,CVA16阳性患儿5例)和随访1、3、5 d的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highCD16-亚群、CD14highCD16+亚群和CD14lowCD16+亚群。结果与健康儿童组相比,手足口患儿CD14highCD16+单核细胞亚群所占总单核细胞比例明显升高(t =4.092,P <0.001);CD14highCD16-亚群比例明显降低。阴性、EV71型、CVA16型患儿之间CD14highCD16-亚群、CD14highCD16+亚群和CD14lowCD16+亚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未经治疗的手足口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能与EV71及CVA16病毒的持续感染有关,与病毒种类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33.
李蕊  金晓娜  张党锋 《武警医学》2019,30(6):499-502
 目的 探讨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03至2018-07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8)与联合治疗组(n=79),对照组采取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blood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药(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治疗组HbA1c达标率和控制理想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2 h PG、HbA1c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OMA-β、VASPIN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效果确切,能改善患者的血糖和VASPIN水平,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4.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的重要慢性疾病之一,药物在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药物基因组学确定了个人遗传信息的使用,以其指导药物治疗,已成为实现"个性化医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并且在临床个体化用药、评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和指导新药研发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近几年抗糖尿病药物在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对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双向折镜多维空间感觉刺激治疗脑卒中单侧忽略的疗效。  方法  将50例脑卒中后单侧忽略患者,随机地划分为对照组(n = 25)和试验组(n = 25)。对照组患者接受日常的单侧忽略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上增加双向折镜多维空间感觉刺激治疗,40 min/次,5次/周,连续4周。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后对患者进行患肢注意时间、Fugl-meyer平衡测定(FMA)、感觉、中线偏移角度、画图实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估。  结果  治疗前单侧忽略的忽略程度、ADL等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个治疗时间点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2周、4周时间因素随分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P < 0.01)。治疗后2组进行各项数据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双向折镜多维空间感觉刺激治疗能够改善单侧忽略患者忽略程度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6.
目的 通过实施院内外联动母乳喂养与产褥期照护支持,了解母婴产褥期健康问题,总结入户访视经验,为完善产褥期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由医院指导团队对社区入户指导团队4名成员进行培训和一对一对接指导,协助制订入户照护方案,由入户指导团队对102名存在母乳喂养问题的产妇行入户访视服务,包括母乳喂养与产褥期照护支持。结果共完成118人次入户访视服务。最常见的产妇问题为哺乳姿势问题,占73.7%;最常见的婴儿问题为喂养遇到的难题,占65.2%。产妇对访视服务的满意度为100%,未发生事故和投诉。结论院内外团队协作入户对产妇行母乳喂养与产褥期照护支持,能帮助产妇解决母乳喂养遇到的问题,提高产妇满意度。在实施前应构建访视团队以及相应的指导团队,加强入户指导质量把控,提高院内外联动性、对指导者进行一对一指导以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7.
李蕊  李颖 《现代护理》2006,12(19):1830-1830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常用且必要的手段之一.但由于化疗药物强大的毒性作用,给静脉造成损伤,增加患者痛苦,加大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草酸铂是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其水溶性为顺铂(DDP)的8倍,是一种极为稳定的配合物。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神经毒性,局部静脉炎反应极少见。但一旦发生静脉炎,局部红肿、疼痛,患耆出现不可耐受的顽固性疼痛,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应用此药物引起的静脉炎多为迟发性,多发生在用药24h后、48h后或更长时间。患者大多已在化疗间歇期,护士很难及时观察到并及时处理。针对这一问题,我病房对输液草酸铂的患者采取了一些积极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李蕊  赵金伟  宁停波  姚景春  梁红宝 《中草药》2021,52(16):4921-493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山花晶颗粒抗视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筛选山花晶颗粒的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富集信号通路;采用Cytoscape软件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中的关键靶点,采用分子对接实验对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进行验证。结果山花晶颗粒筛选出槲皮素、熊果酸、大黄素等66个主要活性成分以及多巴胺受体 D2 (dopamine receptor D2,DRD2)、5-羟色胺受体 1A (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1A,HTR1A)、毒蕈碱型胆碱受体M2 (cholinergic receptor muscarinic 2,CHRM2)等34个潜在作用靶点,富集分析出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环单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信号通路等35条相关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作用靶点的对接构象合理。结论山花晶颗粒能够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和炎性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眼部细胞氧化和损伤,发挥抗视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rs1800796)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易感性。方法选取SLE患者666例作为病例组,年龄、性别匹配的569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rs1800796基因型频率。结果 Rs1800796 SNP的基因型(CC,CG和GG)频率和等位基因(C和G)频率在SLE患者和对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Rs1800796与SLE临床表现的关联性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频率在伴有浆膜炎的SLE患者中低于不伴有浆膜炎的SLE患者(P=0.019)。但C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在是否表现有颧部红斑、盘状红斑、光敏感、口腔溃疡、关节炎及狼疮肾炎的SLE病人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尚未发现IL-6rs1800796在中国汉族人群与SLE遗传易感性有关。Rs1800796 C等位基因可能对SLE病人并发浆膜炎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0.
随着感染病学研究的扩展和深入,其与分子生物学的交叉融合日渐密切,逐渐突显出当前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滞后。为提高感染病学研究生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水平,本文总结当前研究生该学科学习的普遍现状,并对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