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4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434篇
内科学   279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41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731篇
预防医学   323篇
眼科学   120篇
药学   312篇
  6篇
中国医学   300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目的:分析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浆血管紧张素原(AO)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在一个原发性高血压家系中随机抽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例(原发性高血压组)、正常血压者25例(家系对照组),在6个正常对照家系中随机抽取21例(正常对照组),测定PRA、血浆AO及其它代谢因素。结果: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后原发性高血压家系内无论有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RA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AO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具有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因素者无论是否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均有显著的PRA、血浆AO异常和其它代谢紊乱,这些异常可能在超重和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前即已存在  相似文献   
82.
农村家庭经济水平与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家庭经济水平对农村人口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以国家“九五”攻关课题所调查的 7个农村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资料完整者 675 5人 (男 3190人 ,女 35 65人 ) ,年龄 35~ 5 9岁。据问卷获得的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计算个体家庭经济水平等级评分。血压、身高、体重和血脂均采用国际标准化方法测量。结果 :①调整年龄后 ,男性的各项危险因素均值与家庭经济水平显著正相关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值与家庭经济水平显著负相关 ;女性的收缩压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家庭经济水平显著负相关 ,总胆固醇和体重指数与家庭经济水平显著正相关。②利用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后发现高家庭经济水平男性有各项危险因素的危险性均显著高于低家庭经济水平者 ,高家庭经济水平女性超重危险显著高于低家庭经济水平者。结论 :处于高经济水平的农村人口与处于低经济水平者相比具有较多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以男性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3.
本文对脑型和混合型猪囊尾蚴病患者脑脊液(CSF)中特异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进行了检测,其结果与患者CT表现及吡喹酮治疗第一个疗程过程中患者出现的高颅压情况存在一定联系。人工免疫复合物(IC)对BALB/c鼠作用后进行病理检查,发现脑实质和肾脏小血管均出现充血现象.部分小血管内皮细胞遭到破坏。因此认为特异循环免疫复合物可能是脑型、混合型猪囊尾蚴病患者在第一疗程中出现高颅压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细菌L型败血症 (SBL)患者红细胞免疫分子定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测定完整红细胞膜分子的酶免疫定量方法 ,对 5 0例SBL患者及 5 0例健康人的红细胞CD35、CD4 4s、CD58免疫分子测定比较。结果 红细胞CD35、CD4 4s、CD58免疫分子SBL组较健康对照组低 ,并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1)。结论 SBL组发病期红细胞CD35、CD4 4s、CD58免疫分子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表明SBL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较健康人低下 ,测定红细胞CD35、CD4 4s、CD58免疫分子对SBL临床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5.
位于希氏束上、下0.5cm以内的右侧间隔旁路称为希氏束旁旁路,为避免射频消融时损伤希氏束,大头导管标测定位应在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及诱发心动过速三种方式以确定.消融时应密切观察体表QRS波形态及逸搏情况.需在心室起搏下消融时,确信旁路中断后应停止或间歇心室起搏,以观察逸搏情况确定是否希氏束受损.如果自然发作和诱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均为旁路下传,心内标测为多旁路间折返,房室结构均为旁路者时测不能确认患者房室结传导是否正常,应首先消融其逆传旁路,对正传旁路消融应慎重,以避免消融后的房室传导障碍.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系统评价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与常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CNKI数据库中有关DEB-TACE与c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临床对照试验的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筛选出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者完全缓解(CR)率、部分缓解(PR)率、术后疾病稳定(SD)率、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共1177例患者,519例患者接受DEB-TACE治疗,658例接受cTACE治疗。与cTACE组相比,DEB-TACE组CR率显著增加[相对风险度(RR)=1. 42; 95%可信区间(95%CI):1. 18~1. 72,P=0. 0002],术后12个月生存率显著增加(RR=1. 09; 95%CI:1. 01~1. 17,P=0. 03)。两组PR率(RR=1. 13; 95%CI:0. 97~1. 30,P=0. 12)、SD率(RR=0. 82; 95%CI:0. 64~1. 05,P=0. 12)、6个月生存率(RR=1. 05; 95%CI:1. 00~1. 10,P=0. 07)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碘化油TACE相比,载药微球更具疗效优势的趋势。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假瘤的临床特点及MRI影像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临床证实的脱髓鞘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图像,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0例脱髓鞘假瘤患者均表现为头痛、头晕、肢体异常或视力障碍,发病年龄为7~58岁。MRI检查均提示病变表现为局限性肿块,12例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7例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1例呈等T1长T2信号,18例弥散受限。14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强化,其中9例为开环状强化,2例为斑片状强化,2例呈结节样强化。2例行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MRS)检查,提示NAA峰降低,Cho峰升高,出现Lac峰。MR灌注成像(MR perfusion imaging,PWl)示脑血流量、脑血容量降低,平均通过时间及峰值时间延迟。1例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提示白质纤维束完整性未受损。1例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提示病灶区可见扩张的小静脉血管影。5例激素治疗后MRI复查病变范围缩小,2例误诊为胶质瘤,术后病理证实为脱髓鞘假瘤。结论 :脑内脱髓鞘假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临床遇到占位病变不典型时应考虑到脱髓鞘假瘤的可能,对疑似病理可以进一步行高级影像学检查以帮助鉴别诊断,如波谱、灌注等,必要时经临床治疗后观察,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对患者造成不可复的损伤。  相似文献   
89.
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服务质量、改善运营管理效率、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是我国所有康复医疗机构所必须面临的一个复杂问题。本文通过对全国67家不同类型的康复医疗机构的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康复机构运营管理的现状,就目前我国康复机构的运营管理模式及阻碍康复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结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结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疗程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并随访。[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4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2组患者治疗后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周、第2周2组患者腹泻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3周、第4周2组患者腹泻次数比较,治疗组腹泻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2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6.5%,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21.9%,2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结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腹泻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并且预后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