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4篇
临床医学   174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239篇
预防医学   130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00篇
  1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肝损害持续时间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起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伴发肝功能损害是SAP死亡原因之一。为此就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的SAP合并肝损害的病例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明代《保生心鉴》中记述了夏季的导引养生法.每个节气都有与之相应的动作.治疗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13.
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96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总结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采用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9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5岁。96例中移行细胞癌91例,WHO分级Ⅲ级39例、Ⅱ级51例、Ⅰ级1例;鳞癌3例;腺癌2例。肿瘤多发92例(移行细胞癌91例、腺癌1例),单发4例(鳞癌3例、腺癌1例)。TNM临床分期T2N0M088例,T3N0M06例,T3N1M02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输血量,对新膀胱功能、并发症、肿瘤控制和患者生存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96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190~330min,平均260min。术中出血150~1200ml,输血30例。病理分期T1N0M01例,T2N0M089例,T3aN0M、T3aN1M0和L3bN1M0各2例。随访5~58个月,平均31个月。无瘤生存94例,因肿瘤死亡2例。新膀胱白天控尿良好93例(97%),夜间控尿良好80例(83%)。剩余尿量0~80ml者87例,100~250ml者7例。主要并发症:切口裂开3例,二次缝合治愈;输尿管吻合151漏1例,再吻合后治愈;输尿管口狭窄2侧和输尿管口粘连4侧,经内镜下手术纠正;严重肠梗阻3例和慢性酸中毒低钾2例均经内科处理纠正。无严重远期并发症。结论 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肿瘤控制满意,严重并发症少,新膀胱控尿良好,患者生活质量高,是目前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在 2 0秒钟以上 ,伴心率减慢≤ 10 0次 /分 ,并出现青紫。 1小时反复发作 2~ 3次以上呼吸暂停 ,称为反复发作性呼吸暂停 ,反复发作性呼吸暂停 ,可致脑损伤 ,预后严重 ,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1,2 ]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0 2年 5月~ 2 0 0 3年 4月收入我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的新生儿呼吸暂停 3 0例 ,男 19例 ,女 11例 ,早产儿 2 2例 (胎龄 <3 4周者 15例 ,3 4~ 3 7周者 7例 ) ,足月儿 5例 ,过期产儿 3例。体重 <15 0 0 g者 8例 ,15 0 0~ 2 5 0 0g者 17例 ,≥ 2 5 0 0 g者 5例 ,其原发性…  相似文献   
15.
人胎海马生长抑素和神经生长因子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研究李永红保天然李秀群(华西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大量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含生长抑素(SS)或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细胞、纤维及其受体广泛地分布于脑的各部,它们在CNS的生长发育和生理...  相似文献   
16.
动脉化疗治疗低分化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初步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卓炜  周芳坚  余绍龙  秦自科  韩辉  王斌  王欢  李永红 《癌症》2004,23(Z1):1517-1519
背景与目的:膀胱癌的发病率居我国泌尿系统肿瘤之首,其中低分化移行细胞癌具有易复发、浸润和转移的特性,我们拟采用手术结合动脉化疗或姑息性动脉化疗的方法治疗这部分高危患者,以探讨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2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G3患者,其中21例行手术后辅助性动脉化疗各3疗程,3例局部晚期患者行姑息性动脉化疗各6疗程.化疗药物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20个月,21例辅助性化疗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1例发现盆腔转移灶,其余无瘤生存.3例姑息性化疗患者1例随访8个月继续获CR,1例随访6个月PR,1例PR患者随访13个月因肿瘤复发死亡.动脉化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动脉化疗对低分化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良好,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重组腺病毒人内皮抑素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方法: PCR法鉴定腺病毒载体的E2B区和插入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查重组病毒DNA酶切图谱.分光光度法测定病毒颗粒数,TCID50法测定病毒感染滴度.感染人肝癌细胞HepG2测定插入基因的表达量,感染人血管内皮细胞HM2测定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病毒的纯度分析采用A260/A280比值和HPLC法进行.采用A549细胞进行复制型腺病毒的检测.结果: 腺病毒载体E2B区和插入基因PCR扩增结果与理论相符,重组病毒DNA的酶切图谱与标准品一致.原液病毒颗粒数为2.4×1012 VP/ml,滴度为1.53×1011 IU/ml,比滴度为6.4% IU/VP;成品病毒颗粒数为1.0×1012 VP/ml,滴度为3.75×1010 IU/ml,比滴度为病3.8% IU/VP.以50 MOI重组腺病毒感染HepG2细胞48 h后培养上清人内皮抑素表达量为332 ng/ml.50 MOI重组腺病毒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为55%.A260/A280为1.29,HPLC纯度为99.7%.复制型腺病毒为≤1RCA/3×1010 VP.其他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规定.结论: 建立了重组腺病毒人内皮抑素的质量标准及其检测方法,并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副所长王军志研究员率领研究群体完成的“我国生物技术药物的质控标准、标准品的研究和制订”,荣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AE1、AE3、PCNA、CEA在甲状腺滤泡癌中的表达及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取16例临床病理确诊的甲状腺滤泡癌,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角蛋白AE1、AE3和PCNA、CEA的表达,并与5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8例甲状腺腺瘤比较.结果 AE1、AE3和PCNA在甲状腺滤泡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3.75%、100%和81.25%且多为强阳性表达,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基本不表达或仅弱阳性表达,CEA均无阳性表达.结论 AE1、AE3、PCNA阳性表达对甲状腺滤泡癌诊断有一定价值,而CEA对滤泡癌的诊断价值则有限.  相似文献   
20.
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的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合成新型肠溶包衣材料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并分析其结构特征和性能。方法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化学分析等方法进行表征,测试HPMCAS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情况、黏度、抗张强度和极限伸长率,并与日本的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样品AS-LG进行比较。结果HPMCAS中酸性丁二酰基、乙酰基的含量与加入酸酐的量密切相关;二氯甲烷-乙醇等混合溶剂是HPMCAS的良溶剂;HPMCAS低于200℃时对热稳定,高于此温度后快速失重。结论其物化性质与日本样品AS-LG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