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3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210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15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318篇
口腔科学   354篇
临床医学   795篇
内科学   496篇
皮肤病学   159篇
神经病学   88篇
特种医学   2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04篇
综合类   1742篇
预防医学   855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625篇
  14篇
中国医学   546篇
肿瘤学   33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9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为了定量测试脑膜瘤WHO分级法的价值,作者应用倍体分类、增殖指数和S期细胞比率三项参数进行分析,发现这三项指标与WHO分级密切相关。脑膜瘤异形细胞、坏死、核分裂及脑浸润的出现与肿瘤WHO分级增加和肿瘤复发密切相关。这些结果特别对肿瘤的异质性和测量技术差异问题给予小心评价。  相似文献   
14.
近来我院收治反复发作性化脓性脑膜炎1例,现报告如下。患儿,女,9岁。因发热9小时伴头痛、喷射性呕吐2次于1991年10月30日入院。入院时无抽搐及意识障碍。入院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既往曾有类似发作史,在外院住院6次,本院住院2次,先后诊断为良性复发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发作时间平均为3个月,但病原菌未明,此次为第9次发作。体检:T37.8℃,BP13.9/8kPa。神清,精神萎糜。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敏感。颈抵抗,心肺腹阴性。四肢肌张力偏高,克、布氏征均阳性,巴氏征可疑阳性。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31.2×10~9/L,中性粒细胞88%,淋巴细胞12%,血小板10.2×10~9/L。脑脊液常规细胞数6.5×10~9/L,中性粒细胞99%,糖0.196mmol/L,蛋白2000mg/L,氯化物112.4mmo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病毒前S1与两对半五种模式的相关性及在肝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用酶标仪测定。结果:在两对半的五种模式中,A、C两组191例HBeAg阳性患者血清前S1阳性的阳性率分别为92%和80%,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A组前S1蛋白从92%降为70%,C组从80%降为52%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eAg和前S1蛋白具有相关性,前S1蛋白阳性有助于乙肝的早期诊断,可作为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同时还可作为乙肝的药物疗效及预后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工合成成骨生长肽 (sOGP)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 ,阐明其剂量 效应关系。方法 以 4 .0和 7.5Gy13 7Csγ射线照射小鼠为模型 ,采用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 2种给药途径连续 8d给予sOGP ,剂量范围为 0 .0 39~ 6 4 0nmol/(kg·d) ,观察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粒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CFU G)、骨髓细胞分类和骨髓切片组织学等的变化。结果 sOGP能加快受照小鼠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的恢复 ,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并能刺激髓外造血 ;促进 (CFU G)形成作用显著高于重组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约 2倍 ;骨髓病理学观察显示sOGP能加快受照小鼠骨髓造血组织损伤的恢复 ,刺激骨髓粒系增生。结论 sOGP可明显促进受照射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早期造血阶段或 (及 )改善微环境进而促进造血。  相似文献   
17.
病例摘要 病例1: 女性患者,17岁.2001年9月曾在我院行左额叶肿瘤切除术.病理证实为少枝胶质细胞瘤,术后行放疗和"VM26+MCCNU"方案化疗8次.  相似文献   
18.
深部病原真菌菌种4453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深部病原真菌菌种分布。方法 收集1991-2003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6533例,对其标本按真菌培养分离鉴定步骤进行鉴定。结果 分离出白念珠菌3555株(85.44%),克柔念珠菌309株(7.43%),高里念珠菌239株(5.74%);呼吸系统分离出真菌3004株(68.35%);消化系统真菌1291株(29.37%);泌尿生殖系统87株(1.98%);神经系统8株(0.18%);血液5株(0.11%)。结论 念珠菌属尤其白念珠菌是我院近13年间系统性真菌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regularly used immunohistochemical markers, including Vimentin (Vim), Desmin (Des), Myoglobin (MG), Myosin (MS), Smooth-muscle actin (SMA) and Sarcomeric actin ( Sr-A ) , in the diagnosis of rhabdomyosarcoma (RMS). Methods After resection, 24 RMSs and other childhood tumor specimens were fixed in 10% neutral-buffered formalin and embeded in paraffin.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was performed by LSAB procedure. Heat-induced epitope retrieval of Des, MS, Sr-A was processed in order to enhence positive rate and positive strength. Results Vim, MG, MS, Des, Sr-A, SMA were arranged in the order of sensitivity from higher to lower. About specificity, Sr-A, Des, SMA, MG, Vim standed in a sequence from higher to lower ( the data of MS is insufficient) ; Des, MG, Sr-A possessedhigher experimental efficiency, followed by SMA, Vim in a succession. Conclusion Vim and MG are of the higher sensitivity but lower specificity. On the reverse, Sr-A and Des hoM the better specificity but lower sensitivity. So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antibody reactions shouM be considered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bility in poorly differentiated RM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experimental efficiency, we suggest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Des, MG and Sr-A can make it possible to diagnose the majority of RMS clearly.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输配水材料中汞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浸泡处理后,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中的汞。[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0.01μg/L,线性范围0~5μg/L,回收率91.5%~109.0%,RSD5.05%~6.59%。[结论]本方法适合于输配水材料中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