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05篇
  免费   6658篇
  国内免费   4410篇
耳鼻咽喉   805篇
儿科学   1442篇
妇产科学   917篇
基础医学   5725篇
口腔科学   1514篇
临床医学   17449篇
内科学   10099篇
皮肤病学   1468篇
神经病学   2468篇
特种医学   53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6篇
外科学   9646篇
综合类   37756篇
预防医学   13977篇
眼科学   1550篇
药学   14820篇
  149篇
中国医学   15662篇
肿瘤学   4024篇
  2024年   813篇
  2023年   2815篇
  2022年   2426篇
  2021年   2263篇
  2020年   2518篇
  2019年   2736篇
  2018年   2744篇
  2017年   1732篇
  2016年   2166篇
  2015年   2383篇
  2014年   6635篇
  2013年   4743篇
  2012年   5467篇
  2011年   6091篇
  2010年   5815篇
  2009年   5764篇
  2008年   5686篇
  2007年   5990篇
  2006年   5723篇
  2005年   6116篇
  2004年   5423篇
  2003年   5065篇
  2002年   4225篇
  2001年   4139篇
  2000年   4558篇
  1999年   4461篇
  1998年   4125篇
  1997年   4254篇
  1996年   4157篇
  1995年   3622篇
  1994年   3330篇
  1993年   2508篇
  1992年   2390篇
  1991年   2176篇
  1990年   1758篇
  1989年   1607篇
  1988年   1024篇
  1987年   844篇
  1986年   742篇
  1985年   719篇
  1984年   543篇
  1983年   476篇
  1982年   483篇
  1981年   418篇
  1980年   303篇
  1979年   205篇
  1978年   143篇
  1977年   67篇
  1965年   79篇
  1964年   6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远程医疗机器人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肝移植受体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100例DCD肝移植受体。根据随访方式不同,将受体分为研究组(50例,采用远程医疗机器人随访)和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电话随访)。分析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DCD肝移植受体的术后3个月的依从性(服药依从性、自我监测、生活依从性和随访依从性)、随访时间以及随访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自我监测、生活依从性、随访依从性及依从性总分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研究组肝移植受体的每次随访时间为(9±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4)min(t=-4.452, P0.001)。研究组肝移植受体的术后随访满意度为(19.8±2.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2±3.1)分(t=6.234, P0.001)。结论远程医疗机器人在DCD肝移植受体术后随访中的应用效果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其有望成为DCD肝移植受体术后随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2.
23.
24.
肿瘤治疗已经进入数字治疗时代。数字治疗是数字健康的重要部分,它是应用数字技术预防、控制和治疗疾病。人工智能分析由生物传感器发来的数据资料,远距离控制肿瘤患者进行虚拟治疗和数字临床试验,模拟现实在线治疗帮助肿瘤患者采取健康行为,这些技术正在改变现有的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青藤碱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粘附、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青藤碱的浓度设定为0.125 mmol/L、0.25 mmol/L、0.5mmol/L、0.625 mmol/L、1.0 mmol/L、1.25 mmol/L、2.5 mmol/L,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青藤碱处理HepG2细胞MTT法检测青藤碱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及Matrigel胶观察青藤碱对细胞粘附、侵袭及迁移的影响。结果在作用48 h、72 h后,青藤碱对HepG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青藤碱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HepG2细胞对基质胶的粘附和人工基底膜的侵袭、迁移。结论青藤碱具有直接抑制人肝癌细胞侵袭转移和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吴门医派妇科膏方优势病种及组方特色,以供临证应用参考。方法:采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我院妇科膏方处方资料,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药物关联分析,挖掘基本组方特点。结果:共收集妇科膏方处方208份,按疾病分类以月经病最多,单张膏方处方总剂量平均5000.41g,药味数平均38味。涉及中药品种202种,总使用频次为8004次,使用频次高的药物依次为阿胶、炒白芍、菟丝子、熟地黄、麸炒山药等,形成关联环阿胶-麸炒山药-麸炒白术-炒白芍-熟地黄-盐续断-菟丝子。组方以补药为基础,性味偏甘、温,主入肝、脾、肾经,毒性药应用较少。结论:吴门妇科膏方以调治月经病等慢性病为优势,遣方用药符合吴门妇科扶持中土,充盈血海;疏肝理气,补肾并重的学术思想;具有燮理阴阳,平调脏腑,善用血肉有情之品的特点,专科特色明显。  相似文献   
27.
的 了解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CRISPR-Cas系统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与毒力基因和耐药的关系。方法 收集非重复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248株,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PCR检测CRISPR-Cas系统3个相关基因(CRISPR1、CRISPR2和cas1)、筛查6种常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K1、K2、K5、 K20、K54和K57)、12种毒力基因及检测13种耐药基因,用χ2检验比较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毒力及耐药差异。结果 CRISPR-Cas系统的检出率为29.8%(74/248);K1型是携带CRISPR-Cas系统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荚膜血清型,占 28.4%(21/74);除kpn基因外,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毒力基因检出率均大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其中7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外,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的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小于不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其中13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耐药基因阳性率小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的菌株,且blaKPC、blaSHV、qnrS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中主要为K1型携带CRISPR-Cas系统,携带CRISPR-Cas系统的肺炎克雷伯菌相对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毒力基因阳性率高,耐药率低,耐药基因的阳性率低。CRISPR-Cas系统可能能降低耐药基因在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水平传播,尤其是在K1型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伴裂隙样变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 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4-01~ 2018-09 我科经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 107 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型 骨折,其中有 18 例伴裂隙样变,手术前后应用腰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Oswestry 功能 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和椎体高度恢复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0.7±0.6mo,术前和 术后 3 d、1mo、3mo 比较 VAS 评分、ODI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各个时间段病人的比较中,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伴有裂隙样变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治疗,疼痛 症状明显缓解,因此,对于伴有裂隙样变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行手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可行的手术 选择。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对山茱萸果核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进行评价。方法:通过测定山茱萸果核石油醚、乙酸乙酯、无水乙醇和水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山茱萸果核石油醚、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水提取物和VC体外清除羟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3.860、4.578、2.900、2.222、0.46 mg;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4.345、4.329、4.278、4.258、0.36 mg;果核乙酸乙酯、无水乙醇、水提取物和VC清除DPPH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0.130、0.137、0.026、0.029 mg。结论:山茱萸果核的水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