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在我国 ,主要以进食柿子、山楂、黑枣等食物而形成的植物性胃石较多见[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能够食用到上述食物的人群逐渐增多 ,因此近年来胃石症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我院自 1995年以来诊治胃石症病人 11例 ,现结合有关文献对其病因及诊治方法做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19~ 6 1岁 ,平均35 .2岁 ,病程 2天~ 1.5个月 ,平均 13天。1.2 病因 本组由柿子引起 5例 ,山楂引起 3例 ,黑枣引起1例 ,未削皮苹果 1例 ,胃术后动力不良 1例。1.3 临床表现 本组腹痛 9例 ,腹胀 8例 ,呕吐 5例 ,黑便 3例 ,腹…  相似文献   
32.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oea,OSA)是常见的与睡眠相关呼吸障碍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为特征[1]。OSA诱导的长期慢性缺氧可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及并发神经退行性疾病[2]。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21世纪重要的公共健康挑战之一,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口。研究发现,睡眠异常可能作为AD的生物标志物,成为降低AD风险的潜在治疗和预防策略[3]。本文  相似文献   
33.
5种方法对早期HIV感染者血清抗体系列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一不明原因持续发热者做追踪调查,发现该患者6个月前曾与娼妓有不洁性交史,现患二期梅毒,随后用5种方法对其不同时间采集的血清进行HIV抗体系列检测,结果确定该患者为HIV-1早期感染者。本文分析了早期HIV感染者不同时间血清抗体的动态变化,比较了第3代ELISA、第4代ELISA、P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胶体硒法、WB(蛋白印迹法)5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并提出胶体硒法和WB检测HIV抗体的“窗口期”为6个月。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对MCF-7细胞株XIAP(X-chromosome-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癌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体外转录法合成特异性针对人XIAP基因的siRNA;荧光标记法标记XIAP siRNA;脂质体法将siRNA转人MCF-7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siRNA的转染效率;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siRNA对XIAP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MTT法检测siRNA对细胞生长增殖抑制作用;TUNEL法观察siRNA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siRNA的转染效率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siRNA转染组XIAP mRNA表达水平可下调约77%,对照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细胞生长增殖抑制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发现,siRNA50、100、200nmol/L转染组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 体外转录合成的siRNA能特异有效下调XIAP基因的表达,瞬时转染XIAP siRNA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低剂量XIAP siRNA对瘤细胞显示了显著的抗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肺力咳合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收治的10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2吸/次,2次/d。治疗组口服肺力咳合剂,20 mL/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部哮鸣音、呼吸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参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深吸气量与肺总量比值(IC/TLC)、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泡通气量比值(DLCO/VA)和FEV1占预计值%,咳痰的评估问卷(CASA-Q)总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淀粉样蛋白A(SAA)和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部哮鸣音和呼吸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参数FEV1/FVC、IC/TLC、DLCO/VA、FEV1占预计值%和CASA-Q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并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LR和FeNO浓度及血清IL-17、SAA、SP-D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对NLR和FeNO浓度及血清IL-17、SAA、SP-D水平的降低作用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肺力咳合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AECOPD的整体疗效确切,可安全、有效且迅速地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气流受限,抑制体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6.
2008年统计,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达138万,约有46万患者死于乳腺癌〔1〕。三阴型乳腺癌(TNBC)是临床上根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TNBC容易发生远处转移,是预后最差的一型乳腺癌。TNBC老年患者和青年患者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与M1型巨噬细胞参与炎症反应有关的关键基因,以及调控该基因的miRNA。方法:NCBI-GEO数据库筛选人源单核巨噬细胞表达谱,使用GEO2R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WebGestalt数据库对上述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STRING 11.0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应用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采用Cyto Hubba插件最终圈定HUB基因,利用mirWalk数据库和miRcode数据库预测靶向调控HUB基因的miRNA。结果:(1)GEO数据库共筛选出123个高表达差异基因,7个低表达基因;(2)经Cytoscape分析得到前20个最关键的枢纽基因,并圈定与炎症相关的基因STAT1;(3)mirWalk和mirCode数据库预测miRNAs并进行交集分析,得出STAT1受miR-23a靶向调控。结论:miR-23a靶向调控STAT1抑制M1型巨噬细胞参与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选择一个既经济快速又准确的艾滋病复检方案。方法针对筛查实验室送检的不同结果,选择3种不同的复检方案。用多种确认实验研究复检方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此复检方案的阳性符合率和阴性符合率均为100%,未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4种筛查试剂(含3种不同原理的试剂)阳性确认结果一定为阳性;3种筛查试剂阳性确认为结果不一定为阳性;2种筛查试剂阴性(含不同原理试剂)或1种ELISA试剂阴性确认结果一定为阴性。结论此复检方案结果可靠,切实可行。《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有关检测程序的部分内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腋窝前哨淋巴结(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情况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2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乳腺外科64例临床分期为T1-2N0M0期、SLN阳性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的乳腺癌病人资料,其中28例患者nSLN有转移、36例患者nSLN无转移。应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nSLN转移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SLN阳性的乳腺癌病人中,56%(36/64)腋窝淋巴结转移仅限于SLN。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SLN转移与阳性SLN数目、原发肿瘤直径以及神经/脉管等淋巴结外浸润情况有关(Z=-1.991,P=0.047;Z=-2.145,P=0.031;χ^2=5.630,P=0.018);与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激素受体状态、是否多个病灶、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以及Ki67表达状况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直径、神经/脉管等淋巴结外浸润以及阳性SLN数目均为n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OR=2.700,P=0.006;OR=2.759,P=0.008;OR=1.934,P=0.009)。结论肿瘤直径较大、有神经/脉管等淋巴结外浸润以及阳性SLN数目较多的SLN阳性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nSLN转移。  相似文献   
40.
正睾丸旁脂肪肉瘤(paratesticular liposarcomas,PLS)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睾丸旁肉瘤,目前为止,散在的英文文献报导不到200例,中文文献不足10例。其特点为生长缓慢,临床表现非特异,常被误诊。本文报道1例右侧睾丸旁去分化脂肪肉瘤术前被误诊为阴囊疝,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探讨诊治经验。患者,男性,81岁。因"发现双侧腹股沟区肿块伴坠胀不适9月余"于2020年3月25日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甲乳疝外科手术治疗。该患者3个月前因长期哮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