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与VEGF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及血管生成与卵巢上皮性肿瘤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6 1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 (良性 17例、交界性 15例及恶性 2 9例 )VEGF蛋白表达 ,并用第八因子相关抗原抗体 (FⅧ )单抗标记肿瘤新生血管内皮 ,计算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5 3%、6 0 0 %、72 4%。交界性及恶性肿瘤中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 <0 0 5) ;从良性组到恶性组 3组肿瘤中 ,其MVD依次升高 (P <0 0 5) ,且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VEGF表达及MVD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而与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VEGF和MVD可作为反映卵巢上皮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形态计量学在细胞学诊断中的有效的、参数指标。方法 应用自行研制的“分形分析系统 ,FAS” ,收集 5 3例经纤维内窥镜收集的人食管细胞学涂片 ,分别观察正常鳞状上皮细胞核、重度增生和食管癌细胞核的分形维数的改变情况。结果 发现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核、重度增生和食管癌细胞核边界的分形维数均大于其拓扑维数 ,都有分形特征 ,分别为 1.0 42 6± 0 .0 167、1.163 8± 0 .0 2 11和 1.2 14 7± 0 .0 42 8,并且相互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分形维数可定量地反映细胞核形态的不规则程度 ,分形分析为肿瘤细胞的细胞学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定量指标 ,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评价降阶梯治疗在感染性腹泻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治疗中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将西峡县人民医院56例感染性腹泻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病例分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结果 降阶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平均住院日为(8.4±1.1)d与(14.4±1.5) d(P<0.05),住院费用为(4745.6±631.0)元与(5 193.3±451.5)元(P<0.01).结论 感染性腹泻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病例降阶梯治疗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4.
上颌窦乳头状瘤及鳞状细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组化技术对8例上颌窦正常粘膜、12例乳头状瘤、4例乳头状瘤癌变及50例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上颌窦正常粘膜无PCNA阳性细胞。上颌窦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癌变及鳞癌的PCNA指数分别为20.58%、55.92%和50.16%。上颌窦正常粘膜、乳头状瘤及鳞癌间PCNA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01)。乳头状瘤与乳头状瘤癌变间PCNA指数亦有显著性差异(P<0.001)。乳头状瘤癌变与鳞癌间PCNA指数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中、低分化鳞癌的PCNA指数分别为37.24%、49.88%和62.61%,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上颌窦不同病变间PCNA阳性细胞分布亦有不同。提示:PCNA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上颌窦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恶性分级。  相似文献   
95.
为了研究涎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建立涎腺肿瘤动物模型。采用化学致癌物———三甲基胆蒽对46只SD大鼠颌下腺腺体内进行直接注射的方法,观察诱发产生颌下腺肿瘤情况。结果:共诱发产生肿瘤34例,其中鳞状细胞癌4例,平滑肌肉瘤30例。提示:三甲基胆蒽可诱发大鼠颌下腺产生肿瘤,并以肉瘤多见。  相似文献   
96.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1 β-converting enzyme in Eca-109 cells undergoing apoptosis@邓丽英@张云汉@许平@付淑莉@张红新...  相似文献   
97.
细胞凋亡过程中核碎裂形成的方式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抗癌药物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中核碎裂的形式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经顺铂和5-氟尿嘧啶处理后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肿瘤细胞的死亡特征符合凋亡,这两种抗癌药物引起的细胞后期的改变相同,然而细胞核的早期改变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高位旋转点的腓动脉穿支蒂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8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21例跟骨骨折术后出现钢板及跟骨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均行腓动脉穿支蒂皮瓣修复创面,皮瓣旋转点选择外踝上7~9 cm处的腓动脉外踝上第2穿支,术后观察皮瓣成活率及皮瓣感觉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皮瓣均成活。全组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9.1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耐磨,伤口一期愈合,无骨感染发生。其中12例皮瓣经过二期修整后外形美观,满足穿鞋等要求,感觉恢复达S2级;3例行腓肠外侧皮神经移位的患者,皮瓣感觉恢复达S3级,但无明确的两点分辨觉。结论 高位旋转点的腓动脉穿支蒂皮瓣可用于修复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创面,其手术方式安全、可靠,皮瓣修薄后外形美观,适合穿鞋袜等日常要求,可一定程度恢复浅感觉。  相似文献   
99.
张红新 《医学信息》2018,(13):151-153
目的 观察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胃黏膜EGF,EGFR、TGF-a水平、黏膜萎缩、IM和Dys积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90%,高于对照组的7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痛、嗳气、乏力、口苦等临床症状评分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黏膜EGF,EGFR、TGF-a表达量均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黏膜萎缩、IM和Dys积分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病变组织的增值,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ZAG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5例食管鳞癌组织和对应的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ZAG蛋白的表达,并分析ZAG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ZAG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其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38.8%(33/85),显著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90.6%(7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67,P<0.001).ZAG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ZAG蛋白高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生存时间显著长于ZAG低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P<0.05).结论 ZAG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并可能与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因而可能成为食管鳞癌预后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