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1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93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0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412篇
内科学   192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83篇
综合类   747篇
预防医学   17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31篇
  4篇
中国医学   178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即微卡)联合健脾润肺丸(Jian Pi Run Fei Pills,简称JPRFP)在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3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用卡那霉素6个月、左氧氟沙星、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胺24个月化疗。试验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前9个月联合应用微卡和健脾润肺丸。结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18.2%(6/33),对照组30.0%(9/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因药物不良反应脱落2例。疗程结束后,痰涂片结核菌检查阴转率试验组80.6%(25/31),对照组53.3%(1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恢复情况,试验组显效83.9%(26/31)、有效12.9%(4/31)、无效3.2%(1/31),对照组显效46.7%(14/30)、有效33.3%(10/30)、无效20%(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结核病变吸收情况,试验组显效80.7%(25/31)、有效16.1%(5/31)、无效3.2%(1/31),对照组显效43.3%(13/30)、有效33.3%(10/30)、无效23.4%(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卡联合健脾润肺丸辅助化疗,提高了痰结核杆菌阴转率,促进了临床症状的恢复和肺部结核病变的吸收。  相似文献   
72.
[摘要] 目的 探究影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此类并发症提供证据支持。 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627例的临床资料,查阅电子病历系统、影像系统和检验报告,调取患者术周资料以及检验结果。根据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定义感染标准确定是否发生切口感染。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观察期内发生切口感染42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7%。不同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状态、糖尿病、风湿免疫疾病、骨折AO分型、骨折类型、手术时机、美国麻醉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以及白蛋白水平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开放骨折GustiloⅡ~Ⅲ型、手术时间>130 min和术前白蛋白水平<35 g/L是桡骨远端关节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结论 这些因素的探究对于评估罹患感染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及时戒烟、合理规划手术流程以减少手术时间、并及时补充营养以减少切口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调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ABO、RhD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分析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探讨ABO、Rh血型调查与建立Rh表型库在安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我院8 000例住院患者ABO血型及RhD血型的检测结果,对需输血的患者5 000例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结果标本进一步行抗体特异性鉴定。随机选取3 000袋RhD阳性滤白红细胞悬液样本检测Rh表型,通过电脑建立献血者Rh表型数据库,探讨其在输血中的重要意义及价值。 结果 8 000例患者中ABO血型分布情况从多到少依次为B型血(32.02%)、O型血(28.98%)、A型血(27.01%)、AB型血(11.99%)。不同年龄组间ABO血型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组中ABO血型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 000例患者中RhD阴性48例(0.60%)。男性和女性 Rh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000例需输血患者的血样标本中不规则抗体阳性者30例(0.60%),Rh血型系统抗体阳性19例(63.33%),抗-E检出率最高。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000例RhD阳性献血者血样标本Rh血型表型共8种,其中CCDee检出率最多,其次为CcDEe,DcDEE和ccDee检出率较少。 结论 ABO血型的分布与地域及年龄有关;临床上除在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应进一步检测其抗体特异性;建立献血者Rh表型数据库有利于预防因Rh表型不符输血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对于临床安全输血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成人经单鼻-蝶窦入路中的解剖学参数. 方法 前瞻性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间行头颅-颈CTA检查的294例成人的CT数据,行多平面重建并测量鞍底最低点-鼻前棘根部-鼻腔底的夹角(∠1),上颌中切牙下端至外耳道连线与鼻腔底的夹角(∠2),鞍结节-鼻前棘根部-鼻腔底的夹角(∠3),鞍背-鼻前棘根部-鼻腔底的夹角(∠4),右/左侧蝶窦口-上颌嵴-鼻腔底的夹角(∠5/∠6). 结果 ∠1~∠6分别为(29.7±3.1)°、(29.5±3.1)°、(33.6±3.8)°、(28.8±3.6)°、(33.9±4.2)°、(33.6±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3、∠5、∠6大于∠l、∠2,∠4小于∠1、∠3,∠5、∠6大于∠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1与∠2之间有正相关关系(r=0.784,P=0.000). 结论 术前头颅CT多平面重建及相关解剖学参数的测定,有助于安全的打开蝶窦前壁及鞍底的开窗,上颌中切牙下端与双外耳道虚拟平面垂直于地面可作为经单鼻蝶窦入路的参考体位.  相似文献   
75.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基因(Tiam)1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探讨Ti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105表达的关系。方法以89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存档蜡块为观察组,50例正常肝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Tiam1、VEGF及CD105表达,探讨Tiam1、VEGF和MVD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表达关系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iam1、VEGF及MVD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iam1、VEGF及MVD均与肿瘤转移、体积及Ki67表达相关。肝癌Tiam1、VEGF及MVD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肝细胞癌中Tiam1、VEGF高表达,共同促进CD105阳性的血管形成,联合检测Tiam1、VEGF及CD105可能对判断肝细胞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自发再通后早期介入策略与择期介入策略的远期疗效。方法:108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伴自发再通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4例。早期介入组立即按常规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择期介入组药物治疗7d后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随访1年,主要研究终点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无复流或慢血流、心肌缺血复发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随访1年,与早期介入组比较,择期介入策略组死亡(1.9%vs.1.9%,P=0.736);心肌梗死(5.6%vs.1.9%,P=0.763);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4.6%vs.5.6%,P=0.879);无复流或慢血流(2.3%vs.18.5%,P=0.029);左心室射血分数[(60±10)vs.(55±12)%,P=0.005];心肌缺血复发(29.6%vs.11.1%,P=0.031)。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自发再通血流恢复,心肌梗死溶栓分级(TIMI 3)级的患者采取择期介入策略,可以改善心肌灌注、提高患者远期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77.
外科手术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最有效和首选的治疗方法,笔者根据该病的4种类型提出合理的手术切除范围选择,旨在进一步规范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富氢水对γ射线照射后Beagle犬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Beagle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富氢水组(n=5),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2.0 Gy60Coγ射线照射后6h各组Beagle犬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利用CGO (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genomes)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基因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单纯照射组筛选出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4 730条,富氢水组筛选出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4 493条,单纯照射组与富氢水组共同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有1 606条;单纯照射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应的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及分子功能分别有10、9、3个功能簇,富氢水组差异表达基因对应的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及分子功能分别有15、3、4个功能簇.单纯照射组差异表达基因涉及19条生物学通路,富氢水组差异表达基因涉及24条生物学通路,单纯照射组与富氢水组的差异表达基因有5条共同生物学通路.选择2条差异表达基因进行mRNA水平的验证,PCR扩增结果与芯片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富氢水对γ射线照射后Beagle犬外周血淋巴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可能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的改变及多条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闵行区115 463例妇科普查妇女的宫颈细胞标本采用巴氏涂片法联合HPV基因分型检测法行宫颈癌筛查,宫颈病变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比较不同类型宫颈病变HPV多重感染的比例及基因型分布。【结果】普查人群HPV感染率为11.18%,高危型HPV感染率10.93%,其中多重感染占21.02%,二重感染最常见,最多亚型是六重。604例宫颈病变者HPV感染率为94.21%,均为高危型,其中多重感染占23.73%,二重感染最常见,最多亚型是四重。多重HPV感染与单一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感染亚型的增加宫颈病变例数趋于减少,病变级别越高减少越明显,宫颈鳞癌组多重感染率仅为15.69%,与LSIL组及HSIL组比较HPV多重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病变HPV单一感染亚型位于前5位的依次是HPV16、52、58、18、33型,HPV16型占38.71%。多重感染以合并HPV16型感染为主,占56.30%,宫颈鳞癌占比达100%。【结论】HPV多重感染不增加宫颈病变的机会,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与HPV感染型别无相关性,而与感染HPV的基因型有关。HPV16型的致癌性最强,普查后需严密随访和管理HPV16型特别是包含有HPV16型的多重持续性感染者。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real-time PCR在从业人员沙门菌快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集从业人员肛拭子样本,分别用real-time PCR方法及分离培养法对沙门菌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以分离培养法为金标准,real-time PCR进行筛检试验,结果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98.1%,阳性似然比为51.63,阴性似然比为0,符合率为98.2%,Kappa值为0.87,阳性预测值为78.1%,阴性预测值为100.0%。从成本效益分析来看,real-time PCR虽在检测成本上略高于分离培养法,但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缩短健康证办证时间,提高办证效率。结论 real-time PCR方法结果判读客观性强,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省时省力,可用于从业人员沙门菌的快速筛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