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90篇
  免费   4134篇
  国内免费   2902篇
耳鼻咽喉   349篇
儿科学   1145篇
妇产科学   608篇
基础医学   3272篇
口腔科学   995篇
临床医学   12619篇
内科学   6345篇
皮肤病学   677篇
神经病学   1721篇
特种医学   27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篇
外科学   4958篇
综合类   23111篇
预防医学   9019篇
眼科学   882篇
药学   9357篇
  87篇
中国医学   9164篇
肿瘤学   2093篇
  2024年   513篇
  2023年   1977篇
  2022年   1597篇
  2021年   1502篇
  2020年   1682篇
  2019年   1885篇
  2018年   1943篇
  2017年   1224篇
  2016年   1648篇
  2015年   1689篇
  2014年   4290篇
  2013年   3593篇
  2012年   4339篇
  2011年   4485篇
  2010年   4283篇
  2009年   4262篇
  2008年   3951篇
  2007年   4215篇
  2006年   3900篇
  2005年   3779篇
  2004年   3516篇
  2003年   3012篇
  2002年   2473篇
  2001年   2354篇
  2000年   2368篇
  1999年   2352篇
  1998年   2077篇
  1997年   2005篇
  1996年   1944篇
  1995年   1643篇
  1994年   1494篇
  1993年   1111篇
  1992年   1038篇
  1991年   926篇
  1990年   886篇
  1989年   719篇
  1988年   397篇
  1987年   338篇
  1986年   297篇
  1985年   275篇
  1984年   222篇
  1983年   197篇
  1982年   205篇
  1981年   165篇
  1980年   116篇
  1979年   86篇
  1978年   63篇
  1977年   27篇
  1965年   32篇
  1960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患者生存率是评价恶性肿瘤诊治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描述以医院登记为基础的20万例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情况,以真实世界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之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共计202 542例。通过患者复诊病史资料、电话随访及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生存随访信息,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应用寿命表法估计各个病种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以性别、年龄组、首次治疗时间分层。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绘制各病种的总体生存曲线。结果:患者总体的1年、3年、5年OS分别为89.8%、77.4%和71.0%;男性患者5年OS为58.8%,女性患者为78.7%。在常见的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OS最高,为98.6%;胰腺癌患者最低,为11.4%。2013—2017年首次治疗的乳腺癌、肺癌和肾癌患者5年OS分别为90.0%、55.9%和80.7%,显著高于2008—2012年首次治疗患者,其他肿瘤未见显著上升。结论: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经规范诊治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女性生存情况显著优于男性,乳腺癌和肺癌患者的生存改善可能归功于新的临床治疗和早诊手段。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缝线导管固定法和免缝线IV3000透明贴膜敷料交叉法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行中心静脉导管插管的患者按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缝线法透明贴膜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实验组使用免缝法IV3000透明贴膜敷料交叉法固定中心静脉导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导管的固定、患者的感受、固定部位皮肤感染、渗液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导管的脱出或移位,局部皮肤感染、局部渗液,患者舒适感方面P0.05,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缝线IV3000透明贴膜敷料交叉固定法更换敷料简便,减少局部感染,较大地节省了护理人力成本,具有优于缝线法对导管的固定作用,预防了导管感染、脱出等导管相关感染并发症,同时也避免了缝线固定造成的皮肤损伤和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法。  相似文献   
23.
教学查房是床旁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住院医师进行教学查房能够有效提高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急诊住院医师的急诊临床思维。近年来由于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在不断深入,对急诊住院医师的教学查房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然后在实际的急诊住院医师的教学查房中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查房与日常的临床查房概念混淆、教学查房准备不充分、教学查房目的不明确以及教学查房的互动性不强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查房的质量。因此需要积极探究急诊住院医师的教学查房的有效模式,从而不断提升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4.
25.
陈婷婷  周云仙   《护理与康复》2020,19(1):22-24
对护理领域描述性质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通过对描述性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优势与争议进行概述,回顾其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重视方法教育、鼓励学术争鸣及著书等建议,以期提高我国护理质性研究水平,推动描述性质性研究在护理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
正1病例资料男,10岁,因"发热4 d,血尿1 d"于2020年2月至济南市儿童医院就诊。入院前2 d手掌出现皮疹、逐渐增多,1 d前出现茶色尿1次、鼻衄2次,外院予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起病前1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既往有"荨麻疹"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4℃,呼吸19·min~(-1),脉搏87·min~(-1),血压106/77 mmHg,体重32kg。全身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略高于皮面,压之褪色,无痒感,无出血点及瘀斑。颈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中药圣愈汤合抵当汤加减方对糖尿病肾病Ⅲ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64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降糖、降压治疗及缬沙坦胶囊8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圣愈汤合抵当汤加减方。12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尿微量白蛋白(m Alb)、血胱抑素C(Cys-C)、TNF-α、IL-6、血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 Alb、Cys-C、TNF-α、IL-6、CRP及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肾功能均保持稳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中药圣愈汤合抵当汤加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能够有效降低m Alb,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稳定肾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8.
29.
正女性一生要经历月经、孕产、更年期等不同生理时期,有些人还要面临各种妇科炎症困扰,这些对机体都是极大的消耗和考验。在不同关口,有针对性地调理才能让身心有的放矢、安然度过。月经期:重在养心女性在月经前和月经期间,情绪较为低落、抑郁或暴躁等,多与气血不足、肝气郁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