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8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人非小细胞肺癌P16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p16基因缺失和突变与人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PCR、SSCP分析及DNA序列分析技术,对45例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16基因外显子1和外显子2进行基因缺失和突变分析。结果45例肺癌样品中共检出19例p16基因缺失,总的缺失率为42.2%(19/45)。其中纯合型缺失8例(17.8%),半合型缺失11例(24.4%);外显子1缺失7例(15.6%),外显子2缺失12例(26.7%);p16基因外显子2的突变检出率为31.1%(14/45);DNA序列分析显示p16基因72位密码子无义突变7例,75位密码子错义突变7例。结论p16基因的缺失和突变可能与人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2.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争议与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ocally advanced non-aucell lung cancer.LANSCLC)的治疗问题尤为棘手,有关其治疗的方法、模式等仍存在较多争议。本文拟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LANSCLC治疗的争议与共识作一介绍,希望对从事肺癌临床研究的同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3.
74.
周清华  徐鹏 《华西医学》1993,8(2):210-213
本实验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130例正常人,动态测定了109例肺癌和75例非癌胸疾病人手术前、后的血清CEA水平。结果表明:肺癌病人CEA有明显升高,其程度与病期、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分化程度等,有密切关系。本实验证明:肺癌病人行根治性肿瘤切除术后,CEA水平逐渐降低,术后“天可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术后14天CEA能恢复至正常者,提示预后良好,反之,则预后不良。肿瘤复发转移时,CEA较术前成倍数地增高。由此,作者提出动态测定CEA可作为肺癌诊断、判断预后和监测复发的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5.
PKC基因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PKC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LSAB)法,研究8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KC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肺癌组织PKC基因表达水平与肺癌的病期和组织学类型有密切关系。Ⅰ、Ⅱ和Ⅲa期肺癌PKC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2.5%、44.8%和60.9%;鳞癌、腺癌和大细胞肺癌PKC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5%、43.3%和30.7%。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肺鳞癌的化疗不敏感性可能与其高水平的PKC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6.
赵东  吴玉梅  周清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404-3406
目的:探讨成人肾活检患者各种肾脏病理构成比例及其临床表现关系。方法:参照WHO肾小球疾病组织学分型方案,回顾性分析359例肾活检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9.26±14)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首位(55.99%),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44.0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中最多见者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49.25%),其次为IgA肾病(29.85%)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8.96%)。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狼疮性肾炎(34.18%)占首位,其次为紫癜性肾炎(21.52%)和乙肝相关性肾炎(17.09%)。结论:以原发性肾脏疾病最常见,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次为I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和乙肝相关性肾炎居3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非IgA系膜增生型肾病最常见。  相似文献   
77.
目的通过彩色Doppler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肌肥厚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流出道(LVOT)压差及心房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52例正常人作为正常组,53例无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无梗阻组,66例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梗阻组,其中128例进行多巴酚丁胺负荷脉冲型、连续波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3组LVOT压差及左房内径。结果无梗阻组和梗阻组患者左室短轴内径明显小于正常组,梗阻组LVOT压差较无梗阻组明显增加,心房内径明显增大,A峰明显增高,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E/A比值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VOT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房功能明显改变,负荷超声、心房功能评价有助于评价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LVOT压差和心房功能。  相似文献   
78.
79.
80.
摘要: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包括神经、内分泌、代谢及免疫功能变化,可影响疾病的预后和转归。星状神经节阻滞可维持机体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平衡,已广泛应用于疼痛性和非疼痛性疾病的治疗。本文就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