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75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总结肝移植治疗乙肝肝硬化伴肝癌的经验体会。方法: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对4例(本院1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例)乙肝肝硬化伴肝癌患者行背驮式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结果:随访1—12月,4例全部存活。2例曾出现轻度急性排异反应,经激素冲击治疗后治愈。结论:肝移植治疗肝硬化伴肝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2.
43.
44.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 syndrome,GPS)是以肺出血和急进型肾炎为特征的综合征,与自身免疫有关,临床少见。本病初期症状多不典型.易误诊。对所遇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5.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graftversushostdisease,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常见并发症,是目前导致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往的治疗策略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活组织病理检查,一旦患者被诊断为aGVHD,首选给予类固醇类激素治疗。但是,若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则病人预后往往较差。近年来,随着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aGVHD的治疗方案不断优化,本文主要就aGVHD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最新策略,包括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细胞治疗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脑通复方带0剂对拟血管陛痴呆CVaD)模型大鼠海-B神经元中分裂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系统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豫K1/2)及其磷酸化(p-ERKl/2)。表达的影响。方法i采用改良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复带0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脑通复方制剂治疗后观察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blotting法测定海马神经元总ER K1/2及p-ER KI/27蛋白表达。结果;脑通复方制剂可缩短试验大鼠逃避潜伏期,增力日跨越平台次数;假手术组、VaD模型组、脑通复方制剂组及多哌.齐特(安立申)组的EItK1/2蛋白水平分别为(1.20±0.19)、(1.11±0.14)、(1.18±0.13)、(1.25±O.14),任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VaD模型组、脑通复方制剂组及多哌齐特(安立申)组p-ERK1/2蛋白水平分别为(0.75±0.07)、(0.38±0.08)、(0.58±0.10)、(0.65±0.8),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p-ERK1/2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通复方制剂和多哌齐特(安立申)组p-ER Kl/2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P〈0.01)。大鼠海马组织p-ER K1/2与空间探索实验第1次到达平台区域时间呈负相关l(r=-0.664,P<O:05),与穿越平台区域次数呈负相关(r=-O.579,P<0。05)o)结论:脑通复方制剂汉于VaD大鼠学习记忆减退有明显防治作用,具有提高Van大鼠海马组织中的p-ER K1/2的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评估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100 mg/周,连用4周)为基础治疗的32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疗效.结果 32例ITP患者中可评估29例,完全反应18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反应率79.3%.新诊断ITP患者6例,完全反应1例,有效2例,无效3例;持续性ITP患者5例,完全反应4例,有效1例;慢性ITP患者18例,完全反应13例,有效2例,无效3例.先前治疗史:糖皮质激素有效17例,完全反应12例,有效2例,无效3例;糖皮质激素无效10例,完全反应6例,部分反应3例,无效1例.结论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小,可作为有效的二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的代谢参数及临床指标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期评估及预后预测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194例DLBCL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中期评估结果,比较不同临床指标[β2 -微球蛋白(β2-MG)、双表达、三表达、Ann Arbor分期、淋巴瘤国际预后评分 (IPI)、多维尔5分法(D5PS)评分]和18F-FDG 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病灶累及部位SUVmax的总和(SUVmaxsum)、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和SUVmax下降幅度(△SUVmax)]中达完全缓解(CR)者所占比例的差异,应用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临床指标对DCBCL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并对SUVmax与β2-MG、Ann Arbor分期和IP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β2-MG > 2.3 mg/L、Ann Arbor分期Ⅲ/Ⅳ期、IPI > 2分、SUVmax > 17.00和SUVmaxsum > 38.60者达CR的比例较低;疗效达CR者△SUVmax大于未达CR者(P均 < 0.05)。Cox单因素分析显示,β2-MG、Ann Arbor分期、IPI评分、双表达、三表达、SUVmaxsum及D5PS评分均与DLBCL患者2年PFS有关(P均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Ⅲ/Ⅳ期(HR = 4.486,P = 0.001)为DLBCL患者2年PFS的独立危险因素,D5PS 评分1~3分(HR = 0.256,P < 0.001)为DLBCL患者2年PFS的独立保护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SUVmax与β2-MG(rs = 0.348,P = 0.001)、Ann Arbor分期(rs = 0.236,P = 0.022)和IPI评分(rs = 0.305,P = 0.003)均有关。结论 18F-FDG PET/CT的代谢参数与临床指标相关,Ann Arbor分期和D5PS可作为DLBCL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对脑卒中患者血清P物质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46例,随机分为尼麦角林组23例(15mg/d)和对照组23例,通过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基线及治疗4周后的吞咽功能,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P物质水平。结果尼麦角林组治疗4周后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5.13±1.71)分vs(6.70±1.55)分,P<0.01],血清P物质水平显著升高[(101.6±53.2)ng/L vs(179.3±49.2)ng/L,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和血清P物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功能改善与血清P物质升高呈正相关(R2=0.746,P<0.01)。结论尼麦角林可能通过上调血清中的P物质而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50.
初发性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伴骨髓三系细胞病态造血(TMDS)临床上相对少见,其特点是白血病异常增生的同时伴有骨髓三系造血细胞异常,实验室检查表现为三系血细胞显著形态学异常,临床上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史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