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76篇
  4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81.
本文通过对英语语调中降调、升调和降升调以及它们的主要应用范围的讨论分析,继而提出了不同的语调在某些否定句、疑问句、定语从句和其他句子中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即语调的语义功能.所以学习英语语调,除了要掌握它的技巧和形式外,还要研究它的功能和内容,这是外语教学中不可忽视及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82.
目的 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研究评估穴位贴敷在结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2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住院的结肠癌患者142例。按照随机序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1例,2组均采用结肠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优化方案(简称中西ERAS方案),试验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联合安慰剂穴位贴敷。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排气、排便、排尿功能的恢复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对照组为2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拔除尿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腹腔镜手术患者(P<0.05),2组开腹手术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再插尿管比例、住院时间、安全性量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中西ERAS方案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安全有效,可以加快患者术后排气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83.
目的:从脑-肠轴角度分析疏肝理脾汤联合穴位埋线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住院的80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予疏肝理脾汤口服以及穴位埋线治疗)与对照组40例(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黏膜愈合率、中医证候评分、改良Mayo评分、脑肠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黏膜愈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改良Mayo评分均较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5-HT、SP均较前显著降低、VIP较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疏肝理脾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UC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调节患者脑肠肽指标,减轻黏膜病变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84.
吴娜  张惠  汪姜 《贵州医药》2001,25(4):375-376
笔者通过对 2 4 9名 5个月~ 9岁正常小儿及 2 3名 1~ 8岁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血锌原噗啉含量测定 ,旨在探讨该项指标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意义。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为本院住院的缺铁性贫血患儿共 2 3例 ,年龄 1~ 8岁 ,其中男 14例 ,女 9例 ,全部符合 1998年洛阳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来自我院保健门诊及在校学生 ,均无贫血 ,近期无感染 ,体检正常。1 2 方法全部小儿均进行以下血液指标测定 :血红蛋白(Hb)采用氰化高铁法。血清铁蛋白 (SF)采用放射免疫法。血锌原噗啉 (ZPP)用西安竹林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 2 0 0 2型血液…  相似文献   
485.
目的:基于中医脾虚量表分析结直肠癌脾气虚与非脾气虚患者在临床特征、肠道菌群及TB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门诊及病房就诊的96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信息、肠道菌群及TB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分析.结果:脾气虚...  相似文献   
486.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健脾化浊调脂颗粒(国家专利号ZL 201510430075.8)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具体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TCMSP、BATMAN-TCM 3个数据库对健脾化浊调脂颗粒主要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进行收集。从DisGeNET数据库中寻找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的疾病基因与潜在靶点进行映射,得出健脾化浊调脂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最终作用靶标。将最终靶标输入STRING数据库得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并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输入DAVID数据库进行KEGG PATHWAY富集,得出其可能作用的分子机制并构建"活性成分-靶标-作用通路"网络图。将"蛋白-蛋白"互作图中排名前5位靶标蛋白与君药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其治疗作用。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后发现,健脾化浊调脂颗粒中有117个有效成分可用于治疗NAFLD,其中涉及113个靶基因及包括AMPK、PPAR、FOXO、胰岛素抵抗等18个信号通路。通过分子对接发现,5个靶标蛋白与君药结合性较好。结论从分子对接技术揭示了健脾化浊调脂颗粒有直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从网络药理学角度初步揭示了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的分子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7.
近年来,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失调在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并与帕金森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短链脂肪酸是肠道微生物的主要代谢产物, 可能通过调节炎性反应、神经元的自噬与凋亡、血脑屏障和肠道屏障的完整性等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文中综述了短链脂肪酸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以期为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88.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原发性高血压痰浊中阻证患者左心室能量损耗(EL)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原发性高血压痰浊中阻证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在健康教育基础上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次,1次/d,口服;试验组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平均血压、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和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测量心房收缩期(P1)、快速射血期(P2)、快速充盈期(P3)及减慢充盈期(P4)左心室EL。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3%(29/32),对照组为78.13%(25/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各项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首重如裹、脘腹痞满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平均血压均降低(P<0.01);2组治疗后平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89.
目的:对常用数据库中发表的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类文献进行系统研究,归纳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型、用药情况、临床疗效、安全性等,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证据。方法:对发表于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base)、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和PubMed数据库中的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试验类文章进行检索,包括作者姓名、发表时间、样本信息等资料的筛选、抽取;干预措施,临床效果,不良反应等信息的记录。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共计1058例UC患者。黄芩汤单独或与西医合用能显著改善整体疗效和疗效,并能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 黄芩汤治疗UC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以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90.
【目的】 探讨祛瘀生新方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脾胃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4例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气虚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益生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祛瘀生新方治疗,疗程为 4 周。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8(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免疫功能指标[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疗效。【结果】(1)研究期间,有5例患者脱落,最终共有159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对照组为79例,研究组为 80 例。(2)治疗4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74/80),对照组为72.15%(57/79);组间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和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食少纳差等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TNF-α、IL-8、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的升高作用及对CD8+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祛瘀生新方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患者炎性反应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用益生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