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研究^103Pd粒子与加热41℃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细胞毒作用,了解^103Pd粒子对热疗后残存的肝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7402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分组、水浴加温法、体外细胞毒试验(MTT)、凋亡实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的方法以及方差分析,观察^103Pd粒子放疗联合加热41℃对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103Pd粒子对41℃加热后的人肝癌细胞-7402有明显的细胞抑制作用,强于单纯^103Pd粒子放疗。结论 人肝癌细胞-7402对^103Pd粒子放疗敏感,^103Pd粒子联合加热41℃有增效作用。提示:^103Pd粒子对热疗后残存的肝癌细胞有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82.
治疗痛经方药的关联规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方法探讨治疗痛经方药的用药规律。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医方剂数据库(源于《中医方剂大辞典》)有关治疗痛经的217首方剂,以EXCEL 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收录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关联规则方法中Apriori算法分析方剂中药对的应用规律。结果在治疗痛经的217首方剂中共使用427种药物2 450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依次为当归、川芎、延胡索、赤芍、香附等56味中药,使用总频次为1 622次;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出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药对当归-川芎、当归-白芍、当归-香附等389对。结论运用用药频率统计与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能较好地发现中医临床治疗痛经方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3.
目的:在体外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氯化钴(Co Cl2)模拟缺氧环境,予以0、0.1、1、10μg/m L的VEGF抗体,对常氧或缺氧条件下对C6胶质瘤细胞进行处理。通过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HIF-1α蛋白、FAK/Pyk2总蛋白及磷酸化FAK-Tyr397/Pyk2-Tyr402表达水平变化。结果:200μmol/L Co Cl2明显抑制C6细胞增殖(P<0.05),10μg/m L VEGF抗体可明显抑制C6细胞增殖(P<0.05)。与常氧相比,缺氧可使C6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增强(P<0.05)。常氧和缺氧下,VEGF抗体的干预均增强C6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P<0.05),且相对于常氧,缺氧可进一步增强VEGF抗体促C6细胞迁移、侵袭的作用(P<0.05)。Co Cl2干预可增加C6细胞中HIF-1α的含量;在常氧和缺氧情况下,只有1μg/m L VEGF抗体可降低FAK的总蛋白量(P<0.05);在缺氧情况下,VEGF抗体可明显增高Pyk2-Tyr40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结论:在缺氧情况下,VEGF抗体的干预可使Pyk2-Tyr40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增高,引起C6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84.
背景与目的: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如何有效显露及保护喉返神经,一直是该手术的难点而又无法规避的问题,常用的喉返神经显露路径通常有侧方入路、下方入路和上方入路。本文介绍一种腔镜甲状腺叶切除术中采用中间入路下显露喉返神经在的方法,并总结其效果,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1月83例行经胸乳路径腔镜甲状腺腺叶全切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与视频资料,患者术中均采用中间入路方法显露喉返神经,即首先松解Berry韧带疏松部分到达气管-甲状腺间隙,寻找喉返神经主干,然后循喉返神经表面向上方,由浅入深逐层切断Berry韧带致密部分,充分显露喉返神经主干及入喉点。观察患者喉返神经显露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83例患者腔镜手术均获成功,共显露喉返神经130条,显露率100%,均全程显露喉返神经主干及入喉点。单侧喉返神经显露时长4.2~15.6 min,平均8.9 min;术中出血量约2~15 mL,平均5.3 mL。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0.36%),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病例。 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中采用中间入路法可以安全、高效、简便快捷、全程显露喉返神经,降低喉返神经的损伤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检测组氨酸三聚体核苷结合蛋白1(histidine triad nucleotide binding protein 1,Hint1)基因在小鼠早期妊娠过程中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规律;探究Hint1基因在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蜕膜化过程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Hint1在早期妊娠、假孕和人工诱导蜕膜化模型小鼠子宫中的表达;siRNA敲低原代分离的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int1的表达。LC-MS分析Hint1对基质细胞蜕膜化过程中脂质组学的影响。结果:在妊娠的第1至第8天Hint1表达逐渐升高,且在胚胎植入部位的表达明显高于非植入点;体内人工诱导蜕膜化小鼠子宫内膜Hint1的表达明显高于未发生蜕膜化的对照子宫;利用siRNA干扰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Hint1的表达可显著影响其蜕膜化过程及脂质代谢。结论:Hint1在基质细胞蜕膜化过程中表达升高,并可能与蜕膜化过程中基质细胞的脂质代谢相关。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使用腹腔镜微创获取带血管蒂大网膜方法, 及其在外科微创治疗支气管胸膜瘘中的应用, 对5例支气管胸膜瘘合并慢性脓胸患者中一般状态差者, 一期改善引流, 增加营养, 治疗感染;二期使用腹腔镜微创获取带血管蒂的大网膜片, 通过膈肌切口转移至胸腔修补BPF, 辅以局限性的胸廓成形、纤维板剥脱, 进一步减小残腔, 促进BPF及脓腔愈合。4例患者一次手术治愈, 1例出现局部大网膜液化坏死, 再次手术后治愈, 所有患者随访CT残腔消失, 肺复张良好。应用大网膜闭合BPF瘘口、填塞脓腔, 充分发挥了大网膜抗感染能力强, 体积大, 转移远的优点, 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巨大创伤和不佳外观;同时使用腹腔镜获取的方法, 进一步减小创伤, 提高了疗效, 改善了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测定自四川、湖北、甘肃、陕西等4省48个样地的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素的含量,为评价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xtend-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6 mmol·L-1磷酸氢二钠(87.5∶12.5,用磷酸调pH6.5),检测波长为590 nm,柱温30℃,流速1 mL· min-,进样量10 μL.结果 金丝桃素4.04~252.5 ng与峰面积之间的线性良好(r2 =0.9996);回收率为99.69%,RSD=1.28% (n =9).不同产地贯叶金丝桃中金丝桃素的含量为0.186 ~0.382 mg·g-1,不同部位中的含量为花>叶>茎;光照在提取过程中对金丝桃素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结论 不同产地贯叶金丝桃的不同部位中金丝桃素的含量均不同.  相似文献   
89.
马勃是我国传统真菌类中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中国药典》记载马勃包括脱皮马勃、大马勃或紫色马勃的干燥子实体,但中医古籍记载的马勃品种主要为紫色马勃。笔者系统介绍了紫色马勃的应用历史、生长情况、成分研究及药效学研究进展,总结出历史上紫色马勃主要取孢子粉应用于创面促愈。紫色马勃主要含有甾酮类成分、无机元素、挥发性成分和多糖类成分,具有创面促愈、抗肿瘤、预防应激性胃溃疡和酒精性肝损伤的药效。该文为紫色马勃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并展望了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创面促愈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0.
叶亮  钟国就 《新中医》2021,53(23):185-188
目的:观察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常规抗感染治疗对支气管扩张症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 例支气管扩张症伴肺部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血穴位注射疗法。2 组均治疗8 d。比较2 组临床疗效,观察2 组治疗前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 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 组PCT、CRP、WBC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上述3 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4.44%,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常规抗感染治疗能有效缓解支气管扩张症伴肺部感染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