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01.
开鲁县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肥胖儿童也越来越多 ,小儿肥胖更容易发展为成人肥胖症[1] ,明显降低了学习、工作及生活的能力。所以早期发现肥胖儿童 ,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和运动疗法 ,对成人肥胖症一级预防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以开鲁县 4所小学 1999年在册学生 3 339人为调查对象。1.2 方法 :利用县卫生防疫站按国家统一标准进行体检所得的健康体检表 ,统计身高和体重。肥胖筛查标准采用《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中所提供的身高标准体重 ,以大于身高标准体重的 2 0 %评定为肥胖。调查中排除了…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干扰对乳腺癌的治疗意义。方法应用RNA干扰技术,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进行VEGFmRNA干扰,并辅以放、化疗处理。在干扰前后用流式细胞技术、MTr比色法等技术对MCF-7细胞株的细胞周期、凋亡率、抑制率进行检测。结果流式细胞技术显示,转染VEGFsiRNA后MCF-7细胞出现GO—G1阻滞(F=15.237,P=0.017)、凋亡明显增加(F=11.160,P=0.029);MTr比色法发现,转染前后,紫杉醇对MCF-7细胞的抑制效率明显提高(F=5.256,P=0.036),作用转染前后MCF-7细胞48hIC50分别为4.76mmol/L、3.29mmoVL;克隆形成率实验中,MCF-7细胞经转染后,克隆形成率出现明显下降,并对紫杉醇及放射治疗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P〈0.05)。结论VEGF基因干扰可以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能提高MCF-7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3.
陈雪琴  冯建国  潘月龙  杨邵瑜  王建  马胜林 《浙江医学》2011,33(8):1158-1161,1228
目的观察高温对人肺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的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机制,为临床上联合应用热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热疗或热放疗作用后A549/DDP细胞周期的改变,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术(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热放疗对A549/DDP细胞凋亡的作用;应用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分析各组A549/DDP细胞蛋白质图谱的差异。结果流式细胞仪显示热疗后G2~M期细胞明显增多,Go~G2期细胞明显减少;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到热放疗有诱导A549/DDP细胞凋亡作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热放疗组中质荷比分别为3974Da,4288Da,4680Da的3种蛋白质表达增高,质荷比为3270Da的蛋白质表达降低;热疗组质荷比分别为4288Da,4680Da的蛋白质表达增高,而质荷比为8941Da的蛋白质表达降低;放疗组只有质荷比4680Da的蛋白质表达增高。结论热疗可能通过影响细胞蛋白质表达,诱导细胞停滞于对放射线敏感的G2~M期,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增加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4.
重楼醇提取物抑制胃癌SGC-7901裸鼠移植瘤细胞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楼醇提取物对裸鼠移植瘤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并建立荷瘤鼠胃癌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不同浓度(12.5、25、50mg/kg)重楼醇提取物用药组、化疗组(5-Fu)及联合组(5-Fu+重楼),观测荷瘤鼠移植瘤体积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DGF-B蛋白的表达。[结果]重楼醇提取物对荷瘤鼠胃癌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用药组移植瘤体积增长幅度明显小于空白组(P〈0.05)。各用药组移植瘤重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各组瘤重明显大于联合组(P〈0.01),提示5-Fu与重楼联合抑制作用更显著。各用药组PDGF-B蛋白染色的细胞明显减少,表达率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重楼醇提取物可明显抑制裸鼠胃癌移植瘤的生长,与5-Fu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PDGF-B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手术治疗和效果.方法 对123例(131眼)玻璃体积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玻璃体积血131眼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1眼(54.2%)、外伤性22眼(16.8%)、孔原性视网膜脱离21眼(16.0%)、眼底静脉阻塞14眼(10.7%)、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眼(1.5%)、老年性黄斑变性1眼(0.7%).绝大多数玻璃体积血患者经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外伤性和孔原性视网膜脱离玻血视力恢复最佳.结论 玻璃体积血原因多样,以糖网病、外伤、孔原性视网膜脱离者居多,玻璃体切除术是其治疗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应用激光选区烧结技术提高单侧陈旧性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整形修复效果。方法: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容积三维重建,利用MINICS8.1软件处理,并进行镜像制作,制作骨折区域伤前,伤后的三维实体模型,制作钛网,并实施手术。结果:患者术后颧骨顶点高度,眶下缘高度均得到良好恢复,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激光选区烧结技术可以精确的恢复颧骨复合体区域骨外形,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腭黏膜术后缺损一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观察2008年6月至2013年1月接受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进行腭黏膜组织术后缺损修复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20例患者术后修复膜缺损修复成功,1例发生融解,二次手术后,修复成功。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能促进腭部创面愈合,操作简单易行,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重楼皂苷IfPSI)对胰腺癌PANC-1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PS I对PANC.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S Ⅰ对PANC.1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改变。[结果]不同浓度PSI对PANC.1细胞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作用。1μg/ml PSⅠ联合放射线明显降低PANC.1细胞克隆形成率。增敏组凋亡率及G2/M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PSⅠ作用后细胞caspase.3、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结论]PSI对胰腺癌PANC-1细胞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caspase.3、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降低,引起细胞G2/M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9.
双侧创伤性膈疝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男,41岁.从事体力劳动时被倒塌的沙土压埋至胸腹交界处,当即出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26次/分.当日在我院急诊做胸部CT检查和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胸部X线片提示:左侧膈影升高至第5肋平面,胃影突入胸腔.右侧胸腔有少量积血,右侧膈影位于第7肋平面,未见肋骨骨折.伴少量心包积气.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早期肿块大小及有无腋淋巴结转移对免疫功能状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手术前 3~ 6d抽取外周静脉血 ,FCM检测CD 3总T淋巴细胞、CD 4 辅助T细胞、CD 8杀伤 /抑制T细胞、CD 4 /CD 8比值、CD 56 NK细胞、CD 19总B淋巴细胞、CD 2 5白介素 2 (IL 2 )受体细胞比例。结果 :乳腺癌T2 N1M0 组较T2 M0 M0 组CD 4 辅助T细胞显著增高 ,其他淋巴细胞无显著性变化 ;T1N0 1M0 和T2 N0 1M0 两组间、T1N0 M0 和T2 N0 M0 两组间比较 ,各淋巴细胞亚群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乳腺癌早期肿块大小及腋淋巴结转移对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