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应用LAK/IL-2单纯或与经肝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或栓塞治疗(TACE)结合,分别通过肿瘤供血动脉,外周静脉或浆膜输注等多种途径,治疗肝癌16例,B组,C组均为Ⅱ期与Ⅲ期病例,结合TACE治疗有效率达64.3%(9/14);而A组2例Ⅰ期小肝部病例,单纯予以肝动脉插管输注LAK/IL-2等治疗无效。提示这种过继免疫治疗不宜单独使用,而在TACE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开始恢复阶段,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项措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82.
沙利度胺联合表柔比星抗SMMC7721增殖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细胞培养研究沙利度胺(Tha)联合表柔比星(EPI)抗SMMC7721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Tha单药及其联合EPI作用于SMMC7721一定时间,检测细胞抑制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浓度、不同时间Tha、Tha+EPI组组内、组间细胞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浓度Tha与SMMC7721细胞作用48 h后,随着浓度升高,VEGF蛋白表达相应降低,联合EPI后,VEGF蛋白表达进一步降低:不同浓度Tha、Tha+EPI与SMMC7721作用48 h后,其组内、组间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a联合EPI后,细胞凋亡率进一步升高.结论:Tha具有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抗VEGF蛋白表达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联合EPI可以显著提高抗SMMC7721效果.  相似文献   
83.
1病历报告 患者,女性,39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2月”入院,入院时呈失血性休克。妇科检查:阴道内大量血块,宫颈菜花状肿瘤4^+cm,阴道穹窿暴露困难,宫体平位,略大,双侧宫旁未及增厚,双侧附件未及肿块,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及肿大。血常规:白细胞(WBC)5.9×10^9/L,血红蛋白(Hh)49g/L,红细胞(RBC)1.9×10^12/L;B超:子宫略大,宫颈内低回声团4.9×4.4×3.9cm,血流丰富。  相似文献   
84.
于志坚  何翔 《浙江医学》1997,19(5):291-292
经皮硬化栓塞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时,液体硬化剂的流动比较难控制,对有重要变异血管的精索静脉曲张尚不能施行。从1991年3月~1994年6月,我们使用自制的同轴导管,在精索静脉远端施行经皮硬化栓塞术,初步控制了硬化剂在精索静脉内的流动范围,有效地提高了硬化剂治疗的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方法:采用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降抗体(TFR-M)与表阿霉素、顺氯氨铂等化疗药物耦联,经选择性动脉插管、B超导引下门静脉穿刺或胸腹腔直接穿刺灌注,导向治疗伴肝内及门静脉或/和腔静脉转移的原发性肝癌26例与转移性肝癌8例,其中20例同时伴有腹盆腔淋巴结转移,肿大淋巴结数2~12枚不等,肝内转移病灶1~8个不等.结果:瘤体缩小达PR级13例(38.5%),MR级15例(44.1%).特别是门/腔静脉癌栓2例消失,22例缩小(共占92.3%).腹腔淋巴结均见明显缩小或减少.  相似文献   
86.
目的:为提高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与凋亡药物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三氧化二砷、羟基喜树碱与顺氯氨铂、5-氟尿嘧啶等组成联合化疗方案,经肿瘤供血脉管行区域性灌注栓塞,结合全身应用,治疗经常规介入化疗病灶缩小后获手术切除但又复发肝癌、肝癌姑息性切除术后常规化疗药物局部介入治疗无效者,及晚期广泛转移的胆管癌。结果:3种临床类型肝胆系统晚期肿瘤,均取得缓解症状、稳定病情或AFP下降等较好疗效。结论:将三氧化二砷、羟基喜树碱组成联合化疗方案,经肿瘤供血脉管输注,可起到缩小实验室与临床研究的客观差距,提高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后的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26001)黄介飞,于志坚,孟宪镛作者对21例(26例次)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治疗(TACE),观察了十二指肠粘膜损害的发生情况和内镜下表现。26次中有10次出现新的胃...  相似文献   
88.
89.
狭义概念的肝癌标志物系指由肝癌细胞所产生或具有的特异性物质,可用现代科学方法测定并作为肝癌的一种识别标志,广义者则包括了虽非肝癌细胞直接产生或具有的,但因其长期存在有导致肝癌发生高危险性的一些因素,以及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引起的一系列机体代谢、激素和内分泌紊乱,这些显著异常的指标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90.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2002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达102.3万,在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居第3为位,我国居第四位。结直肠癌肝转移极为常见,初诊病例中有20%~25%已发生同时性肝转移,即使原发灶切除后异时性肝转移亦高达20%~25%,尸检报告更高达70%。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若不治疗,中位生存期仅8个月,5年生存期几乎为0,大约30%结直肠癌患者死于肝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