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01.
EffectofShenmaiInjection(参麦注射液)onlmmunologicFunctioninStomachCancerPatientsafterChemotherapyEffectofShenmaiInjection(参麦注射液)on...  相似文献   
102.
103.
痛风属中医"痹症"范畴,病程迁延、反复发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痛风的患病率明显上升,且单纯采用药物内服尚无法根治。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通过整理发现大量文献表明中药外治、针灸治疗、推拿治疗、中医食疗对痛风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4.
近些年来,医学研究人员一直在探讨各种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之间的联系,通过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实验研究,人们发现心理因素(包括慢性应激、长期抑郁、社会孤立感等)与癌症的发生和进展的相关[1].癌症的确诊到后期持续治疗给患者造成了巨大心理压力,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着心理上的焦虑、恐惧、悲痛及绝望情绪,而这些不良心理因素长时间持续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促进癌症的进展[2].应激是一种包含环境、社会、心里等因素的复杂过程,包括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急性应激的意义在于抗损伤,保护机体,但是慢性应激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产生持续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的释放引起人体不良的生物学影响.目前癌症患者的慢性心理应激对人体不良影响的主要研究集中于免疫系统功能调节.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和灰色文献,并配合手工检索所有文献全文,由两位评价者分别对资料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 5.1进行Meta分析,主要对实体瘤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目前资料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治疗有效率:异质性检验P=0.99,表明研究数据具有同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式。合并效应量OR=1.48,95%CI 1.01~2.08,P0.05(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患者生存质量改善:OR=3.48,95%CI 2.17~5.58,P0.01(P0.00001),有显著差异,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单纯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①白细胞减少情况OR=0.31,95%CI 0.20~0.49,P0.01(P0.00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血液学毒性显著低于单纯西药组;②神经毒性OR=0.49,95%CI 0.30~0.81,P0.01(P=0.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出现神经毒性显著低于单纯西药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滋阴益气补阳法(龟鹿二仙胶)对化疗小鼠骨髓CD34^+造血干/祖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小鼠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造模,分组处理,9天后处死。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CD34^+细胞凋亡;liT—PcR法检测其Cyt-C、bcl-2mRNA的表达。结果:CTX组FITC^+/PI^-细胞比例较盐水组明显升高(P〈0.05);而高、中、低3个剂量组及单纯中药组FITC^+/PI^-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与单纯CTX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单纯CTX组Cyt-CmlLNA表达较盐水组升高(P〈0.05),而中、低2个剂量组及单纯中药组表达较单纯CTX组降低(P〈0.05);单纯CTX组bel-2mRNA表达较盐水组减少;而高、中、低3个剂量组及单纯中药组bel-2mRNA表达较单纯CTX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滋阴益气补阳法组方的龟鹿二仙胶能有效抑制化疗小鼠骨髓CD34^+造血干/祖细胞凋亡,上调bcl-2mRNA表达可能是其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不同的辨证体系的比较,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辨证论治”进行重新定义,提出“阶段证候群”概念,将阶段证候群分为显性证候群、隐性证候群、可显证候群3层,通过对其研究,进一步认识不同疾病证候在辨证论治中的关联性,从而更为有效地指导临床其中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初步观察八宝丹辅助治疗热毒血瘀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病人随机进入临床观察,一组单纯介入治疗;一组患者在介入基础上口服八宝丹,2粒/次,3次/日连续服用8周为1个周期。介入用药统一为5-FUDR1.0 DDP 60~80mg E-ADM60~80mg 碘油5~10mL,1次/4周共2次。观察八宝丹对患者近期中医证候、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影响和1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大小、甲胎蛋白浓度比治疗前都有很大程度的缩小或降低。八宝丹联合介入治疗组中医证候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纯介入治疗组,二者证候稳定改善率分别为85%、55%;单纯介入组患者出现腹痛、呕吐、或体温超过38℃的并发症情况多于八宝丹联合介入治疗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单纯介入组患者肝功能损害也明显多于八宝丹联合介入组患者。单纯介入组患者1年生存率48.3%,显著低于八宝丹联合介入组患者61.8%,P<0.05。结论:八宝丹在改善热毒血瘀肝癌患者中医证候,减少、降低介入治疗并发症,延长生存时间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其在临床治疗肝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9.
为进一步探索参麦注射液的临床价值,我科从1992年3月始采用参麦注射液作为化疗增效减毒剂,进行了前瞻性研究。60例病例采用随机对照,分组观察的方法观察,提示参麦注射液作为化疗增效减毒剂具有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60例均系1992年3月~1992年5月30日依次收治入院经病理证实,无手术指征而给予化疗的肺、胃、大肠癌患者。男4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52岁(29~84岁);病理分型:肺癌41例(肺腺癌25例、鳞癌16例);胃癌12例(胃腺癌10例、印戒细胞癌2例);大肠癌7例(均为腺癌);根据1978年UICC公布的有关诊断标准60…  相似文献   
110.
晚期恶性肿瘤顽固性疼痛主要是神经受累或骨广泛转移所引起。一般止痛剂的效果不佳,副作用大且易成瘾。我科采用硬膜外插管注射吗啡止痛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患者王某,男,56岁,于1987年5月9日因晚期肺癌伴右下腹壁及右髂骨等处转移,用杜冷丁等无法控制疼痛而入院。入院后右胸壁皮下转移性病灶作活检,病理证实为转移性粘液腺癌。住院期间病人除给以支持疗法外,采用硬膜外插管吗啡注射止痛,效果较好。吗啡硬膜外注射的操作方法注意点与不良反应;按常规硬膜外麻醉方法插管固定。硬膜外麻醉剂效应后,先给患者注射吗啡2mg,以后每12小时注射一次。吗啡必须用生理盐水稀释成0.2%浓度,慢慢推注,持续时间控制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