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慢性痛产生与维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疼痛长期以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是难以治愈的世界性难题之一,由于其病理机制的复杂性,对于慢性疼痛的治疗及其基础研究始终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主要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增殖等生理反应.近年来,有证据表明脊髓中ERK的活化是形成慢性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2.
JNK信号转导通路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之一,在慢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外周神经受到刺激后,JNK通过磷酸化的形式被激活,然后将胞质内信号转移到胞核中,产生痛觉过敏或痛觉异常。  相似文献   
33.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是指由于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的损伤或功能紊乱引起的疼痛综合征,主要以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为特征。最新研究表明,神经胶质细胞参与痛信号的产生和传递,在诱导和启动痛增强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成为目前疼痛研究的热点。进一步明确胶质细胞p38MAPK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将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4.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具有病程长、易于反复、致残率高等特点。方剑乔教授长期从事针刺镇痛与免疫调节的研究,经验丰富,尤擅长以针灸为主联合中药内服治疗RA。笔者有幸跟诊于方师左右,受益匪浅,现将方师诊疗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总结邵瑛教授运用小儿推拿结合食疗治疗小儿胃强脾弱证的临床经验。[方法]阐述胃强脾弱证古今定义的不同,论述邵教授对此证的认识,分析邵教授治疗小儿胃强脾弱证的原则及治疗手段,总结邵教授治疗小儿胃强脾弱证的独到见解,并附临床案例验证。[结果]邵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同胃强脾弱证的古义,而否定今义。辨证论治方面,其认为胃强脾弱证主要病机为胃燥不降、脾弱不升,次要病机为肠腑燥热,并根据病情发展情况,提出胃强脾弱证是疳证前期的辨证观点。治疗以健脾理气、益胃养阴为法,便秘甚者酌加通腑,采用无痛、无副作用的小儿推拿为主要治疗手段,以食疗为辅助手段,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所举案例为小儿胃强脾弱证的典型案例,邵教授以健脾理气、益胃养阴为基本治疗方法,采用小儿推拿结合食疗治疗,疗效显著。[结论]邵教授认同胃强脾弱证的古义,否定今义,并且提出胃强脾弱证是疳证前期的观点,运用小儿推拿结合食疗治疗小儿胃强脾弱证,特色突出,值得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穴位注射治疗癌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所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合计1293例癌痛病例,分析发现穴位注射减轻患者疼痛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有统计学意义(95%CI 1.22~1.48,P〈0.00001),并且具有起效时间短(95%CI-23.42~-6.37,P=0.0006),止痛维持时间长的优势(95%CI 8.75~13.76,P〈0.00001)。同时,穴位注射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过程中恶心呕吐的发生(95%CI-0.3~-0.03,P=0.02),但不能降低便秘和头晕头痛的发生率(95%CI-0.3~0.03,P=0.12和95%CI-0.26~0.03,P=0.13)。[结论]穴位注射可以减轻癌痛患者疼痛,并具有起效时间短,止痛时间长的优势,同时可以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过程中恶心呕吐的发生,但不能减少便秘和头晕头痛的发生。由于纳入文献数量过少,特别是高质量、多中心的文献极少,因此上述结果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7.
杜俊英  房军帆  梁宜 《中国肿瘤》2014,23(10):849-853
骨癌痛动物模型的不断出现和日渐完善为癌痛机制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癌痛的病理机制异于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具有其独特性。全文以骨癌动物模型为载体,综述骨癌痛发生的脊髓机制。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电针对CFA大鼠脊髓背角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DNA结合活性的干预作用以探讨电针的镇痛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模型对照组(CFA组)和电针治疗组(EA组),CFA组和EA组大鼠通过足底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炎症痛模型,EA组大鼠于造模后5.5 h选取双侧"足三里"、"昆仑"穴进行电针治疗。分别观察造模前、造模后5 h、6 h、2 d、7 d和14 d六个时点的足跖容积和痛阈(PWTs),及造模后6 h、2 d和14 d患侧脊髓背角CRE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与N组大鼠比较,造模后各时间点,CFA组大鼠足跖显著肿胀,PWTs明显降低,CREB的DNA结合活性增加;造模后各时间点,EA组大鼠PWTs均显著高于同期CFA组,CREB的DNA结合活性减少,但足跖容积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电针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且其镇痛作用可能与调节脊髓背角CREB的DNA结合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我国中医药院校主办的科技期刊如何助推“双一流”建设,为高等院校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和调查研究,首先分析“双一流”建设与中医药院校科技期刊协同发展的辩证关系;然后总结两者在协同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最后概括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源期刊的办刊现状和经验,并分析对我国中医药院校科技期刊助推“双一流”建设工作的启示。[结果]中医药院校科技期刊与“双一流”建设存在协同发展的辩证关系。目前在两者协同发展过程中,许多编辑人员对“双一流”建设内涵的理解不深刻、专业队伍综合业务素养急需提升、期刊栏目设置未完全凸显“双一流”特色、期刊政策上的支持力度急需强化、出版发行效率偏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可着重从优化期刊栏目、强化政策支持与制度建设、提升出版效率等方面予以改进。此外,国际SCI源科技期刊的办刊经验也对我国中医药院校科技期刊建设提供了启示。中医药院校SCI源科技期刊是助推“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推动“双一流”国际化建设,有利于提升高校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学科的影响力,有利于培养国际学术人才。[结论]中医药院校科技期刊应正视办刊的突出问题,积极整改;对标国际先进,办好期刊,高效助推“双一流”建设,以实现两者发展双赢。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