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观察补肺汤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清IFN-γ、IL-4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肺汤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96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4只):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的松阳性对照组、补肺汤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补肺汤治疗组和强的松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补肺汤流浸膏(2.1g/200g)及强的松片与生理盐水混合制剂(6.3mg/kg)灌胃,其余两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1mL/100g)灌胃。各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8天各处死8只大鼠,取大鼠血清和肺组织。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和肺纤维化分级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中INF-γ、IL-4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肺汤治疗组和强的松阳性对照组大鼠各个时期的血清IFN-γ表达明显增高(P〈0.05);强的松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IL-4在各个时期的表达降低明显(P〈0.05),而补肺汤治疗组在第28天降低明显(P〈0.05)。结论:补肺汤肺纤维化的形成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血清中IFN-γ的分泌,抑制IL-4的分泌,从而调节了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2.
陈华  沈微  陈健  夏永良 《中医药学刊》2010,(6):1196-1198
目的:观察香佩疗法对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为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提供一种新的措施。方法:于2009年2月~4月,采用群体抽样方法抽取了杭州市区5所幼儿园和4个社区,设置实验观察组(佩戴香囊)和空白对照组(不佩戴香囊),观察4周,对两组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幼儿实验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14.42%,空白对照组为54.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人实验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2.98%,空白对照组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香佩疗法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降低其发病率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患者不同阶段中医证型的演变,为中医治疗胃癌术后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对48例胃癌术后患者按时间分为术后早期、化疗期间、化疗间期以及术后1年进行临床观察,归纳各期主要中医证型。结果:①术后早期以脾气不足为主,兼有气滞、湿阻;②化疗期间以气血亏虚为主,兼有气逆、湿阻;③化疗间期以脾肾两虚为主,兼有阴虚;④术后1年以肝胃不和为主,兼有气血不足、血瘀。结论:胃癌术后以虚证为主,不同阶段的证型各有侧重,宜分期论治。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防感煎剂对甲1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细胞亚群及活化的影响.方法:建立H1N1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和防感煎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处理.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细胞亚群及其活化指标,动态观察.结果:模型组主要表现为CD3+、CD8+下降,在感染后第5天下降为最低值,第9天后不再继续下降,但恢复过程缓慢,到第13天仍低于正常对照组.防感煎剂可提高下降的CD3+和CD8+,此作用以第5天明显,并且13天时防感煎剂各剂量组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感染后模型组CD25+降低,防感煎剂在感染的第1天能够减轻CD25+的降低,CD25+至第5天明显升高,尤以中高剂量组作用明显.结论:防感煎剂可改善H1N1感染时的T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状况,促进成熟T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5.
正郁证多是由情志改变而引起的,以气机阻滞为核心的病理变化所产生的病症,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1])。在历代的论述中,多为肝、心、脾三脏受害,总体来说,离不开气机阻滞,再由气机阻滞引起一系列的气、血、津、液功能失调。笔者有幸随夏老师临证抄方,获益颇丰,观夏老师诊治"郁证",不同于疏肝理气,而重在调气血,常以活血化瘀之法,用血府逐瘀汤之方,灵活加减,疗  相似文献   
26.
脾胃虚弱与老年性痴呆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学对老年性痴呆发病机制的认识有多种 ,本文从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为诸虚之本的理论出发 ,探讨脾胃虚弱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关系。认为 ,脾胃虚弱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根本原因 ;由虚而致痰浊血瘀 ,痰瘀互结 ,加速痴呆形成  相似文献   
27.
李师以中医理论和中医内科为专攻,悉心研读<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善于撷取历代医家之精华,博古融今.擅治内科杂病,对儿、妇、皮肤等疾患的治疗也有独到之处.在诊治过程中,师古而不泥古,刻意探索求新.主张处方应少而精,灵活多变,切中病机.现择其临床医案3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求“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理论的内涵及其临床治疗痫证的运用。[方法] 通过查阅《黄帝内经》及后世医药典籍等,分析“神转不回,回则不转”理论,依此阐释痫证病机及立法选方,分析典型案例以论述其理论。[结果] 痫证是由神气逆乱、三焦不通而诱发,五脏不平、内生积滞致痫证不愈,神回不转,神机失用,痫证避无可避,方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基础,整理三焦枢转五脏神气,荡平五脏积滞并解其标。所举验案为气机阻滞、痰火扰神之证,治以清肝泻火、豁痰醒神之法,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涤痰汤加减,辄收佳效。[结论“]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说明人之神机、气血阴阳不能逆乱,应当在各脏间一以贯之流转,每脏间如环无端运转;痫证的治疗应以“通”字为法,方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旨在通调使道,平治五脏,标本兼顾,恢复神机,并以言语宽慰,则可痫定神安。  相似文献   
29.
陈意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50余载,善于运用调肝之法治疗内科杂病,自谓之"调气派",故遣药组方,对调理气机尤为重视。在长期的临床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今整理其学术经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虎杖对大鼠肺纤维化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虎杖预防组、虎杖3 d治疗组、7 d治疗组和14 d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阳性对照组造模当天予0.5%地塞米松4 mL·kg~(-1)·d~(-1)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于造模后当天开始灌胃生理盐水4 mL·kg~(-1)·d~(-1);虎杖预防组、虎杖3,7,14 d治疗组分别在造模前2 d、造模后第3,7,14天开始胃饲受试药物4 mL·kg~(-1)·d~(-1)(含生药量1 g·mL~(-1)),进行动态观察.HE,Masson染色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胰酶消化法行肺成纤维细胞培养,并用RT-PCR法检测MMP-2,FIMP-l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虎杖预防组及各治疗组,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及胶原沉积均明显减轻.肺成纤维细胞MMP-2mRNA表达除第42天与模型组相似,无统计学意义,其余之前的时间点均较模型组减弱(P<0.05或P<0.01);TIMP-1mRNA表达也均较模型组减弱(P<0.05或P<0.01),其持续抑制时间更长,直至第42天.结论:虎杖通过抑制不同时期肺成纤维细胞MMP-2,TIMP-1mRNA的异常高表达以减轻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的程度,可能是其延缓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