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0篇
  免费   535篇
  国内免费   315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515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670篇
内科学   611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230篇
特种医学   180篇
外科学   449篇
综合类   64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51篇
眼科学   143篇
药学   497篇
  3篇
中国医学   282篇
肿瘤学   4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43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背景:研究表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制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均建立于半经验的基础上,缺乏客观定量的数据支持.目的: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制作胚胎干细胞饲养层细胞条件进行优化.方法:用两种不同方法从孕13.5 d昆明小鼠胚胎中分离胚胎成纤维细胞,采用锥虫蓝染色计数,比较两种分离方法在细胞活性和数量方面的差异.对分离得到的胚胎成纤维细胞用0.05%胰酶在室温下消化不同时间,分析胰酶消化时间解离贴壁细胞能力和其对细胞活性影响;采用梯度浓度国产丝裂霉素灭活饲养层细胞2 h和2.5 h并制作细胞生长曲线,探索丝裂霉索最佳浓度和处理时间;通过不同冻存方法比较复苏后胚胎成纤维细胞活性,筛选出适合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最佳冻存方法.结果与结论:胚胎成纤维细胞对胰酶极其敏感,短时间多次消化法方法显著提高细胞活性和数量;室温下4~6 min胰酶消化时间有利于保存细胞活性:10 mg/L 2.5 h和20 mg/L 2 h丝裂霉素灭活适合制作饲养层细胞;程序性降温使细胞更能适应温度变化,显著提高解冻后细胞活性和数量.  相似文献   
992.
背景:近年来研究表明海藻糖可以有效降低角膜上皮细胞在干燥环境中的死亡率,有可能成为一种治疗干眼症的新型药物.目的:评价海藻糖滴眼液对大鼠蒸发过强型干眼疗效.方法:SD大鼠15只(30只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只(10只眼).正常组不给予处置,后2组通过机械性阻止大鼠瞬目,暴露角结膜制作干眼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暴露24 h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海藻糖滴眼液点双眼,4次/d,共2周.分别于暴露后1,3,5,7,14 d进行Shirmel I试验、荧光染色;同时应用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测结膜杯状细胞密度.于暴露14 d后取双眼结膜、角膜,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结论:正常组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Shirmer I试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组与对照组和实验组角膜荧光素染色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第3,7,14天角膜荧光染色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导致了结膜鳞状化生的退化,用药后结膜杯状细胞密度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杯状细胞密度在暴露第3,5,7,14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组角膜组织中出现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实验组结膜组织中未发现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结果提示海藻糖滴眼液可以抑制结膜杯状细胞数目的减少,对蒸发过强型干眼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3.
液电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创伤性距骨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创伤性距骨坏死至今为止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体外冲击波是目前一种微创、简单、疗效显著的骨肌系统疾病治疗新方法,其是否能够治疗距骨坏死尚无相关研究.目的:应用液电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创伤性距骨缺血性坏死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探索创伤性距骨坏死新的治疗方法.方法:纳入2004-09/2009-06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距骨缺血性坏死患者34例,均为单侧发病,按随机数字表达分为体外冲击波疗法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采用体表痛点定位结合X射线定位,工作电压8~10 kV,能流密度0.12~0.16 mJ/mm2,冲击频率40~50次/min,冲击次数800~1000次.1次/周,共治疗3~5次.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评估疼痛情况;参照美国足踝关节外科协会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价;治疗后18个月时复查踝关节MRI,比较治疗前后坏死面积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两组病例治疗后18个月,体外冲击波疗法组的疼痛、踝关节功能、踝关节MRI坏死面积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有1例因创伤性关节炎剧烈疼痛致踝关节活动受限,于治疗后第15周行踝关节融合术.提示液电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创伤性距骨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非侵入性、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巨核系祖细胞的体外自主性生长以及Tpo对其生长的作用,方法:用ET患者骨髓纯化CD^ 34细胞以不同浓度的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检测其对自发性CFU-MK形成的影响,用RT-PCR技术检测液体培养自发性生长细胞的Tpo的自主分泌和旁分泌,观察CD^ 34细胞培养中加入Tpo对CFU-MK形成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纯倾CD^ 34细胞无自发性CFU-MK形成,单个核细胞稀释到一定浓度(10^4/ml或10^3/ml)时自发性集落消失,液体培养自发性生长细胞无Tpo mRNA的表达,CD^ 34细胞培养中加入Tpo后可形杨CFU-MK,结论:ET患者的体外自发性CFU-MK形成并非巨核系祖细胞的自主性生长所,民Tpo的自主分泌或旁分泌也无关,ET的巨核系祖细胞可能对Tpo或其他细胞因子敏感。  相似文献   
995.
血乳酸水平对体外循环手术预后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血乳酸水平对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手术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分析28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体外循环转终、术后5小时、术后2天的血气、乳酸测定结果及血乳酸水平与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 手术转终时治愈组和死亡组血乳酸水平分别为6.54±2.91mmol/L和8.79±4.26mmol/L;术后5小时治愈组降至4.33±3.09mmol/L,死亡组上升至8.93±4.01mmol/L,两组差异显著(P相似文献   
996.
成人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分离和培养成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观察成人MSCs体外成骨潜能。方法 用Percoll分离液分离出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并在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液中培养。通过传代培养扩增MSCs。为促进成人MSCs体外成骨性分化,第5传代培养时加入成骨性添加剂,培养第4、12天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成人MSCs表面分子的表达,并用碱性磷酸酶组化染色和Von Kossa染色。结果 成人MSCs是骨髓黏附细胞中有相应细胞表面蛋白表达和形态均的一细胞群。成骨性添加剂可作用于传代培养的成人MSCs,表现为培养皿表面有相互连接的结节状聚合体、碱酶染色阳性细胞数量增多、Von Kossa染色可见钙化的基质沉积。结论 所建立的成人MSCs的分离和培养条件可分选出骨髓黏附细胞中一组独特的细胞群,成人MSCs具有体外成骨潜能。  相似文献   
997.
Their monoclonal origin (as indicated by recent investigations) indicates the neoplastic nature of most endometriotic lesions. p53, a representative tumor suppressor, regula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genetic alterations in p53 are involved in carcinogenesis in a wide variety of human cancer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endometriotic lesions for p53 expression and genetic alterations in p53. 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revealed that 20% (13/64) of endometriotic lesions showed focal p53 expression in the epithelial cells. Using serial paraffin sections, we employed a microdissection method to extract DNA from the endometriotic tissues that showed p53 expression. No mutations were found in exons 5-8 in p53 by cleavase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scanning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NA sequencing. Moreover, neither loss of heterozygosity nor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was detected at the microsatellite marker sites of p53.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focal p53 expression recognized in the endometriotic epithelia may be due to overproduction of wild-type p53 protein.  相似文献   
998.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70年代 ,我国学者自中草药黄花蒿中分离出抗疟药青蒿素之后 ,又陆续合成了蒿甲醚、青蒿琥酯和双氢青蒿素等有效衍生物。这类药物的问世 ,在抗疟药物研究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目前疟原虫对传统抗疟药普遍产生抗性情况下 ,青蒿素类抗疟药投入使用十余年 ,迄今尚未见抗药性出现 ,故其抗疟作用机制引起了学者的注意。青蒿素类药物具有独特的过氧桥结构 ,阐明其作用机制 ,对开发新一代高效低毒抗疟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青蒿素类抗疟药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铁介导的自由基生成及烷化蛋白质作用业已证明 ,铁 (包括…  相似文献   
999.
中国农村地区婴幼儿辅食添加状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何宇纳  翟凤英 《卫生研究》2001,30(5):305-307
对较贫困农村地区 146 49名 4~ 2 4月龄婴幼儿的辅食添加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婴幼儿平均从出生后 6个月开始添加食物 ,约 1 3的婴幼儿在 4~ 6个月开始添加 ,有 16 4%的婴幼儿在 4个月以前就添加了谷类食物 ;大多数婴幼儿 (74 4% )从 7个月开始每天进食谷类食物 ,蔬菜水果类食物的摄入频率随着年龄的增加有所增加 ,但 1岁以后也只有 5 0 %的的婴幼儿能够每天食用蔬菜水果。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频率较低 ,1岁以上婴幼儿能够每天食用的占 38% ,有 15 8%的婴幼儿从未添加过肉蛋类及豆制品类食物。农村地区的大多数婴幼儿是以母乳喂养的 ,但断奶以后只有 2 0 %的婴幼儿能够每天饮奶 ;婴幼儿的食物摄入情况受家庭食物状况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加 ,影响程度增加 ;婴幼儿辅食添加的状况直接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长期不合理的喂养模式 ,就会造成营养不良。应通过营养教育 ,提高婴幼儿看护人的营养知识 ,及时合理地添加辅食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病与膳食结构的关系,对食管癌病因学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市区与涉县某镇高危人群进行食管癌普及及膳食因素调查,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涉县某镇居民食管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市区居民(P<0.001)。市区居民膳食结构与涉县居民不同,饮食习惯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膳食结构、营养状况与食管癌发病密切相关。呼吁高危人群调整膳食结构,增加营养。采取干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对降低食管癌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