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047篇
  免费   12107篇
  国内免费   6840篇
耳鼻咽喉   1194篇
儿科学   2183篇
妇产科学   737篇
基础医学   7169篇
口腔科学   2619篇
临床医学   15055篇
内科学   10142篇
皮肤病学   1329篇
神经病学   2496篇
特种医学   4825篇
外科学   10654篇
综合类   34036篇
现状与发展   29篇
预防医学   14581篇
眼科学   1449篇
药学   14351篇
  172篇
中国医学   12464篇
肿瘤学   5509篇
  2024年   400篇
  2023年   1438篇
  2022年   3711篇
  2021年   4751篇
  2020年   4070篇
  2019年   2165篇
  2018年   2292篇
  2017年   3314篇
  2016年   2534篇
  2015年   4573篇
  2014年   6095篇
  2013年   7908篇
  2012年   11319篇
  2011年   11893篇
  2010年   10911篇
  2009年   9981篇
  2008年   10240篇
  2007年   9838篇
  2006年   8624篇
  2005年   6762篇
  2004年   4801篇
  2003年   3831篇
  2002年   2940篇
  2001年   2743篇
  2000年   2197篇
  1999年   725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定位一个双眼多形性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的致病位点,寻找疾病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 应用ABI-MD10试剂盒中的常染色体382个微卫星位点,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双眼具有不同白内障形态的先天性白内障家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MLINK软件进行两点连锁分析.直接测序候选基因外显子.结果 在D12S83处获得最大LOD值Zmax=5.44(θ=0),该家系致病位点被定位到12p11.2-q15之间的区域上,在该区域的白内障候选基因晶状体膜蛋白基因(major intrinsic protein,MIP)的第4外显子中发现单个碱基错义突变,702ntG→A,导致p.R233K.结论 该先天性白内障由MIP基因702ntG→A突变所致,导致MIP蛋白质的C-末端中p.R233K,从而可能减少了氢键的形成,影响了该蛋白C-末端的稳定性,推测影响了MIP对水的调节及由该蛋白质形成的细胞之间的连接.这一新突变为目前世界上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逃逸NK细胞免疫杀伤的机制.方法 以K562细胞作为对照,应用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Raji细胞的活性.并分别用PCR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和Raji细胞MICA/B、ULBP1-3、HLA基因型和分子的表达情况.效靶比20∶1时用单抗分别阻断K562和Raji细胞表面MICA、MICB、ULBP1、ULBP2、ULBP3和HLA-Ⅰ类分子,观察NK细胞对其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 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杀伤Raji细胞的活性明显低于杀伤K562细胞的活性,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562细胞表达MICMB和ULBP1~3基因和分子,不表达HLA-Ⅰ类分子,Raji细胞表达ULBP1~3基因和HLA-Ⅰ类分子,不表达MICA/B和ULBP1~3分子.Raji细胞HLA基因型为A*3、3.B*71、71,Cw3、4.用单抗封闭MICMB和ULBP1~3分子后,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降低,对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明显改变.结论 Raji细胞逃逸NK细胞免疫杀伤机制和Raji细胞高表达HLA-Ⅰ类分子,不表达NKG2D的配体MI-CA/B和ULBPI~3有关.  相似文献   
993.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2F09P03B产石杉碱甲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发酵条件对蛇足石杉支顶孢属内生真菌2F09P03B 石杉碱甲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发酵条件的优化。 方法 通过测定 2F09P03B 生长曲线、石杉碱甲积累曲线和培养液 pH 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了解该菌株的培养特性;考察不同碳源和氮源对石杉碱甲积累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碳源、氮源组成;考察 MgSO4、KH2PO4、NaCl、CaSO4 对石杉碱甲生成的影响,确定无机盐组成;优化接种量、发酵时间、培养温度、摇床转速等发酵工艺条件。 结果 菌株 2F09P03B 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 150 g/L,玉米粉 30 g/L,麦芽糖 25 g/L,酵母膏 10 g/L,麸皮 30 g/L,KH2PO4 1.5 g/L,MgSO4 0.5g/L,NaCl 0.3 g/L,CaSO4 0.3 g/L,pH 自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 8%,发酵时间 10 d,培养温度 28 ℃,摇床转数 140 r/min。在此条件下,发酵液中石杉碱甲含量为 8.17 μg/L,最高达到 8.32 μg/L,约为其干重的 0.07% 左右。 结论 发酵条件对菌株 2F09P03B 石杉碱甲产量有明显影响。优化后的发酵条件可使该菌株石杉碱甲产量明显提高,有望成为石杉碱甲新药源。  相似文献   
994.
人胚胎干细胞原代克隆生长及其传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人胚胎干细胞建系与囊胚质量、原代克隆生长的关系。方法 D3废弃胚胎成组共培养获得不同质量的囊胚,免疫刀去除囊胚滋养外胚层细胞后,将内细胞团(ICM)接种到饲养细胞层上生长、传代。结果 从质量好的囊胚得到的人胚胎干细胞传代的代数更多;原代克隆生长快的人胚胎干细胞传代效率更高。结论 人胚胎干细胞建系与囊胚质量、原代克隆生长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5.
以基因表达谱芯片对Ty2 1a免疫前后小鼠肠细胞 (包括肠粘膜上皮细胞和肠上皮间淋巴细胞 )基因表达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比较。将 490条经抑制消减杂交法筛选出的与小鼠Ty2 1a免疫相关的cDNA制备成表达谱芯片 ;利用免疫前后小鼠肠细胞的mRNA通过逆转录方法 ,将Cy3和Cy5两种荧光分别标记到两种组织的cDNA上 ,制备成cDNA探针 ,并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及扫描 ,单点重复 2次实验 ,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判定基因是否在上述两种细胞群中有表达差异。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共 98条 ,其中 92条为表达上调基因 ,6条为表达降低基因。提示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是高通量进行基因表达模式研究的方法 ,可同时定量研究大量的基因表达水平 ,从而鉴定可能参与免疫的基因。  相似文献   
996.
鱼腥草注射液抗内毒素性心肌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揭示鱼腥草注射液抗内毒素诱导的心肌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取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n=6),内毒素组(ET组,n=6),鱼腥草注射液+内毒素组(HHI+ET组,n=6)和单纯鱼腥草注射液组(HHI组,n=6),在Langendorff装置上用Krebs-Henseleit(KH)液对大鼠离体心脏行主动脉逆灌。在相应时点以HR、LVSP、LVEDP、LVDP、+dp/dtmax、-dp/dtmax等6项参数为指标,测定冠脉流出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心肌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结果:与ET组相比,HHI+ET组在相应时点,左心室压差与心率乘积(LVSP-LVEDP)×HR、LVDP、+dp/dtmax恢复百分率明显改善,对内毒素诱导的心肌SOD、SDH活性的降低和MDA、NO含量的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内毒素心肌损伤作用,通过降低心肌中NO的量,增强心肌的抗氧化能力,稳定心肌酶活性和膜相结构等途径,提高心肌对内毒素性损伤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997.
白藜芦醇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凋亡(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发生凋亡的可能性,揭示该凋亡发生与Bcl-2和Bax之间的关系。 方法: 在体外实验中,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白藜芦醇对胃癌原代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以透射电镜和TUNEL 染色法,定性、定量地研究白藜芦醇与胃癌原代细胞凋亡的关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 结果: 白藜芦醇对胃癌原代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随白藜芦醇浓度增加和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白藜芦醇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TUNEL 染色法可见,经白藜芦醇处理24 h、48 h、72 h、96 h后,胃癌原代细胞凋亡数明显随时间增加。免疫组化发现经白藜芦醇处理24 h、48 h、72 h、96 h后,胃癌原代细胞的Bcl-2蛋白阳性率减少,Bax蛋白阳性率增加。经白藜芦醇处理24、48、72、96 h后,RT-PCR检测发现胃癌原代细胞bcl-2和bax的mRNA表达阳性,并显示bcl-2 mRNA条带密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减,bax mRNA条带密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结论: 白藜芦醇可能通过下调bcl-2的表达和上调bax的表达而诱导胃癌原代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998.
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后路腰椎间盘镜(MED)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4年经MED治疗的45例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对45例患者共93个椎间盘进行了手术,平均住院时间14.8d,平均手术时间92min,平均手术出血量145ml,术后随访3个月至40个月,手术优良率为91.6%。结论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是MED手术治疗的相对适应证,相对于单节段的MED手术,术前定位和术中操作更困难,严格的病例选择和全面的术前分析,辅以熟练的手术操作,仍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索p15基因异常甲基化在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中的变化及其在各分型中的表达。 方法:用特异PCR(MSP)的方法检测32例非何杰金淋巴瘤石蜡标本p15基因甲基化;检测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标本21例,用RT-PCR方法测定p15基因的表达。 结果:非何杰金淋巴瘤p15基因操纵区甲基化的发生率为18.9%(10/53),高度恶性比低度恶性更易发生甲基化,其发生率分别为27.3%和0%。 结论:p15基因甲基化可能是非何杰金淋巴瘤发病的原因之一,并与病程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PEG INF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对照原则选择80例HBV DNA、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1:1随机分配进入PEG INFa-2a组和IFNα-2a组。结果 治疗6个月时,PEG INFα-2a组HBeAg血清转换率(45.7%)高于IFNα-2a组(35.1%),但P〉0.05。停药6个月后,持续的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8.6%和37.8%,P〉0.05。停药6个月后,持续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2.9%和45.9%,P〉0.05。治疗后,两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差异无显著性,为62.9%和45.9%,停药后6个月,两组的联合应答率分别为57.1%和40.5%。PEG INFα-2a组有3例患者HBsAg阴转,而IFNα-2a组仅有1例患者HBsAg阴转。两组有相似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重要的不良事件。结论PEG INFα-2a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IFN-2a,耐受性和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