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667篇
  免费   51097篇
  国内免费   30539篇
耳鼻咽喉   4759篇
儿科学   7751篇
妇产科学   3493篇
基础医学   33813篇
口腔科学   10055篇
临床医学   62625篇
内科学   45756篇
皮肤病学   5616篇
神经病学   12739篇
特种医学   195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42892篇
综合类   135272篇
现状与发展   121篇
一般理论   8篇
预防医学   56127篇
眼科学   7872篇
药学   61898篇
  828篇
中国医学   50118篇
肿瘤学   24985篇
  2024年   1572篇
  2023年   6522篇
  2022年   15837篇
  2021年   21372篇
  2020年   18385篇
  2019年   10740篇
  2018年   11347篇
  2017年   14852篇
  2016年   11524篇
  2015年   20657篇
  2014年   26558篇
  2013年   31959篇
  2012年   46860篇
  2011年   49751篇
  2010年   43240篇
  2009年   38316篇
  2008年   39446篇
  2007年   38002篇
  2006年   33588篇
  2005年   27193篇
  2004年   18854篇
  2003年   15714篇
  2002年   12161篇
  2001年   10790篇
  2000年   8322篇
  1999年   3900篇
  1998年   1401篇
  1997年   1362篇
  1996年   1097篇
  1995年   896篇
  1994年   885篇
  1993年   542篇
  1992年   452篇
  1991年   425篇
  1990年   367篇
  1989年   281篇
  1988年   252篇
  1987年   254篇
  1986年   192篇
  1985年   145篇
  1984年   109篇
  1983年   76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4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5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王成荣研究员长于以中医药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根据其临床经验认为“火热致瘀”是EMT的基本病因、病机,且火热与瘀血互为因果、恶性循环,致使EMT病程缠绵不愈、反复复发。王老据此提出“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的治疗法则,为治疗EMT开辟了另一思路和理论。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整脊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动素(MTL)和血清胃泌素(GAS)含量的影响,并探讨整脊疗法对该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整脊疗法治疗,对照组口服贝络纳治疗,观察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整脊疗法能提高MTL水平(P〈0.01),降低GAS(P〈0.05),其作用与贝络纳相仿。结论: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紊含量变化的观察,整脊疗法可能通过调节脑一肠轴的脊柱前神经节影响胃肠神经系统改变胃肠黏膜分泌MTL和GAS的含量,改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993.
患者男,77岁。左侧腰部斑块10年。左中下腹黑褐色斑疹4年,同时全身阵发性皮肤瘙痒15年。皮损组织病理诊断:①Bowen病;②恶性黑素瘤。经手术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994.
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针固定术后局部出现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鲜有报道,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9月共发生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61例,术后均放置引流管(24~72h拔管)。术后发生局部骨化性肌炎的5例,均为男性,年龄22~46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FK506-壳聚糖膜片与培养的雪旺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生长状况和纯度较好的第3代雪旺细胞,分别传代接种于含有FK506-壳聚糖膜片、单纯壳聚糖膜片的培养皿中培养,以盖玻片作为对照组.计算3组雪旺细胞倍增时间、雪旺细胞纯度;用MTT法比较不同膜片上雪旺细胞的生长活力,绘制生长曲线;S-100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雪旺细胞倍增时间对照组为5.9 d,单纯壳聚糖膜片及FK506-壳聚糖膜片组均为4.0 d;雪旺细胞纯度分别为80%、89%,93%;雪旺细胞增殖情况以FK506-壳聚糖组最佳,单纯壳聚糖组次之,对照组最差;各组雪旺细胞均呈S-100阳性,FK506-壳聚糖组与单纯壳聚糖组雪旺细胞排列呈典型的漩涡状或栅栏状.结论 FK506-壳聚糖膜片具有更显著的组织相容性与生物功能性,并保持了雪旺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96.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填充修复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骨缺损94例,男59例,女35例;年龄11~72岁,平均39.4岁。骨缺损部位:胸腰椎38例,跟骨25例,胫骨15例,股骨7例,肱骨近端3例,桡骨远端5例,近节指骨1例。骨缺损原因:骨折塌陷复位后骨缺损63例,骨髓炎20例,骨囊肿6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内生软骨瘤1例。骨缺损范围为1cm×1cm~4cm×20cm,用CPC填充修复,CPC充填量为3~42g,其中单纯CPC填充修复74例(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38例,骨折复位后空腔充填25例,良性骨肿瘤病灶刮除后充填11例),载药CPC填充修复骨髓炎2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29.6个月。全部患者术后未见过敏或毒性反应,无皮疹或高热,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均正常,切口无瘙痒感。随访时X线片显示,植入CPC与宿主骨接触紧密,界面处未见间隙存在,骨缺损处的解剖形状完全或大部分恢复,未见脱落现象,随访时部分患者CPC部分降解成骨。9例发生术后伤口渗出,为淡黄色清亮稀薄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经换药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CPC填充修复骨缺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理想的骨替代品,载药CPC是治疗骨髓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97.
闭合复位微创手术治疗Jones骨折1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微创手术治疗Jones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导针定位,两枚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Jones骨折12例。结果均获随访,时间6~18月,12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时间5.5(4~8)周。踝关节功能评分良10例,可2例,良好率达83.3%。结论闭合复位微创手术治疗Jones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创伤小,出血少,伤口愈合快,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是治疗Jones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P物质抑制剂-辣椒素及bFGF抗体单独或联合使用对体外培养的人体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12例增生性瘢痕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辣椒素或/和bFGF抗体,培养24h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所有不同浓度的辣椒素(2.5,5,20,40,60,80mg/L)均能使细胞皱缩、坏死,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增加。中高浓度bFGF抗体(40,80mg/L)也可促使细胞皱缩、坏死,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也随剂量增大而增加。辣椒素与bFGF抗体联合应用对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较单独使用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辣椒素及bFGF抗体可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加,两者联合使用有协调作用,本研究结果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999.
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与脓毒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烧伤延迟复苏时CDl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的变化,分析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选择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25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于伤后1、3、7、14、28d取外周血,其中7例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脓毒症,于脓毒症发生后连续2d亦取其外周血。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3、7、14、28d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分别为(15±6)%、(74±5)%、(264±17)%、(284-16)%、(474-16)%,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924±10)%,P〈0.01];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后1、2d,该指标亦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及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7、14、28d(P〈0.01)。脓毒症患者TNF—d检出率及TNF—α、IL-10浓度,均高于非脓毒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5或P〈0.01)。伤后1、7、28d,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与IL—10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9963、-0.7459、-0.8474,P〈0.01)。结论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促炎性介质释放量增加,并发脓毒症时则更为严重。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可作为动态检测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肠康复治疗和短肠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对短肠综合征患者进行肠康复治疗的策略。方法采用文献复习的方法对肠康复治疗在短肠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加以综述。结果肠康复治疗是指重建肠道功能从而摆脱肠外营养的过程,通常包括膳食和内科保守治疗手段,有时还包括外科治疗。最近的研究显示,药物治疗、特需营养素、生长因子等的使用促进了肠代偿和吸收功能。结论肠康复治疗有益于短肠综合征患者的恢复,并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