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0篇
  免费   530篇
  国内免费   395篇
耳鼻咽喉   68篇
儿科学   83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344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866篇
内科学   399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165篇
外科学   468篇
综合类   1497篇
预防医学   800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605篇
  2篇
中国医学   489篇
肿瘤学   3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01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552篇
  2011年   637篇
  2010年   564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医学科尿液分离菌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迁,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药敏试验方法,对2008-2010年本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尿液标本中分离的致病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重症医学科在3年期间共从病人尿液标本中检测到916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45株,占37.66%;革兰阳性菌254株,占27.73%;各类真菌317株,占34.61%。检出的主要菌株为大肠埃希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屎肠球菌(D群)。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以肠球菌为主。这些菌株对多数临床使用中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耐药,但耐药率在连续3年监测数据中未发现明显上升趋势。结论该医院重症医学科病人尿液中分离菌株以大肠埃希菌和真菌为主,居前三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屎肠球菌(D群)。在近三年期间尿路感染致病菌对常用抗尿路感染药物多数耐药,但耐药率上升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云南省省级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现状,以提高医疗机构消毒管理水平。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28所医疗机构的消毒与灭菌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共监测804件样品,消毒与灭菌质量总体合格率为92.41%。在各监测对象中,无菌器械灭菌合格率为100%、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合格率为82.54%、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7.58%、物体表面卫生质量合格率97.25%、内镜消毒质量合格率94.12%、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99.20%、紫外灯辐照强度合格率82.68%。结论云南省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工作总体质量较好,室内空气和紫外线灯消毒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93.
成涎细胞瘤为发生于大唾液腺的先天性肿瘤,临床罕见,主要发生在腮腺,极少数发生在下颌下腺。由于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正确诊断常较困难。该肿瘤有局部浸润、侵袭和复发甚至淋巴结扩散和远处转移的可能,但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较少发生,故治疗方法一般为手术完整切除,很少采用放化疗。儿童期且局限的成涎细胞瘤预后一般较好。本文报告1例腮腺成涎细胞瘤病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和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94.
牙体釉质再矿化材料研究主要通过制备体外早期龋病模型作为研究样本,检测各种材料的再矿化性能。其中氟化物作为公认的再矿化物质已大量应用于临床,同时也作为再矿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羟基磷灰石、磷酸钙、碳酸氢钠等被证明有着明确的类似功能,并能配合氟离子的再矿化作用。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作为一种新型安全材料也已被证明有再矿化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再矿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对龋病再矿化研究中各类再矿化材料作用机制及特点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激活的巨噬细胞(MΦ)心肌移植的旁分泌效应对心肌梗死(MI)后心肌组织修复作用,探讨MΦ心肌修复机制。方法用苯妥英钠(PHT)激活培养的Wistar大鼠腹腔MΦ后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模型Wistar大鼠心肌移植,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对照(AMI)、PHT腹腔注射、MΦ移植(MΦ)、激活的MΦ移植(MΦ-PHT)及假手术组。于移植后第7、28天检测各组模型动物心室膨展指数、纤维面积、非梗死区心肌细胞横截面积(CSA)、梗死区小动脉/毛细血管密度,用Western blot分析术后7 d天梗死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AMI组比较,PHT、MΦ、MΦ-PHT组术后28 d膨展指数、纤维面积、非梗死区CSA均显著减少(P<0.05),小动脉密度显著增加(P<0.05);与MΦ组比较,移植激活的MΦ大鼠7 d梗死区VEGF、b-F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术后7、28 d小动脉密度/毛细血管密度增加;术后28 d心肌纤维面积显著缩小(P<0.05)。结论 MI后早期心肌移植激活的巨噬细胞可能通过旁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组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对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诊断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应用MLPA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两种方法分别检测了32份儿童(男16例,女16例;年龄1~13岁,平均3.6±3.1岁)血样本,其中16例为染色体22q11.2微缺失患儿组(阳性对照组),16名为体检正常儿童组(阴性对照组).采用灵敏度、特异度及Kappa分析来评估结果.结果 MLPA检测32份样本中,16例阳性对照样本均有染色体22q11.2微缺失,且缺失片段长度约3-Mb;16名对照样本中未发现22号染色体缺失.FISH证实16例22q11.2微缺失患儿均存在缺失,16名对照样本不存在缺失.因此,MLPA诊断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高.结论 MLPA是一种快速、可靠、高通量及相对经济的诊断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的有效方法,弥补了FISH技术的不足,可用于临床实验室快速诊断染色体22q11.2微缺失,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MLPA) assay detection in analysis of chromosome 22q11.2 microdeletion. Methods Between March 2008 and September 2009, thirty-two patients including 10 males and 16 females aged between years (3.6±3.1) were selected and evaluated by history,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medical records. Of these patients, sixteen patients who were previous diagnostic as 22q11.2 microdeletion were in positive control group, the other 16 healthy children were in negative control group. All the patients were detected by MLPA and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for the presence of a 22q1 1.2 microdeletion after informed consent. Diagnostic efficacy was assessed by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Kappa analysis. Results We have applied the two assays of detection of chromosome 22q11.2 microdeletion in 32 patients. Sixteen patients in positive control group were found to have a 22q11. 2 deletion and, with the deletion size of 3-Mb. However, as expected,chromosome 22q11.2 deletion was not found in negative control group. The MLPA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at by FISH. Therefore, MLPA has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Conclusion MLPA is a rapid, reliable, high-throughput and relatively economical alternative to FISH technology for the diagnosis of 22q11.2 microdeletion. It can provide reliable and helpful information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22q11.2 microdeletion syndrome.  相似文献   
997.
背景:Hedgehog作为骨发育中一种重要调控因子,近几年其在骨生长中作用机制的研究备受关注.目的:介绍Hedgehog在软骨组织和骨组织发育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骨疾病的关系,从而分析Hedgehog信号通路与骨发育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 数据库,以"Hedgehog,骨发育,间充质干细胞,软骨,成骨,骨缺陷"和"Hedgehog,bone development,mesenchymal stem cells,cartilage,osteogenesis,bone defects"为检索词.最终共纳入3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Hedgehog信号与骨发育各阶段密切相关,包括间充质细胞向骨细胞分化,软骨组织和骨组织形成等各方面.其信号通路传导异常会导致各种骨畸形或骨缺陷.但是Hedgehog信号在骨发育中的详细作用机制体系尚未完善,相关动物实验技术尚未成熟,国内外尚未出现相关临床实验.由于Hedgehog即参与骨发育,又参与某些胚胎组织的血管重新形成和成年哺乳动物的血管发生,因而有望在修复骨缺损的同时解决骨组织工程血管化的问题.Hedgehog信号通路的研究在骨组织工程及临床基因干预治疗等领域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经口插管雾化吸入不同剂量布地奈德与静注地塞米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和前降钙素原(PCT)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绍兴市人民医院ICU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共90例,在呼吸机支持、抗炎、化痰、扩张细支气管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分别给予布地奈德口插管内雾化吸入2 mg/d、4 mg/d和静注地塞米松2.5 mg q12 h。采用ELISA法测定三组患者在治疗初始、治疗3d以及治疗7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与血清IL-8、PCT和CRP值变化。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处理,组间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在治疗3,7d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8水平呈现不同程度下降,吸入布地奈德(4 mg/d)组>吸入布地奈德(2 mg/d)组>静滴地塞米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IL-8水平虽亦呈现相同趋势,三组在各时相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和PCT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浆无类似显著变化。治疗3,7d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8水平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通过口插管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静注地塞米松相比,可较显著下调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8水平,而对CRP和PCT的影响均不明显。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8水平或可作为评价AECOPD病情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99.
背景:对血液进行病毒灭活是保障安全输血的措施之一,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人血浆中病毒的效果已被证实,但其对血浆成分影响的报道很少。 目的:观察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对血液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择40份采血后6 h内400 mL全血制备的新鲜血浆称质量留样,然后与亚甲蓝病毒灭活过滤器无菌连接,亚甲蓝的终浓度在0.9~1.3 μmol/L。将加入亚甲蓝的血浆置入4 ℃病毒灭活箱的搁架上,摆动频率60次/min,利用32 000~ 38 000Lx光照强度的可见光4 ℃照射35 min,将光照后的血浆通过病毒灭活过滤器滤除亚甲蓝和残余白细胞,混匀后留样10 mL,立即置于-80 ℃冰箱冻存。检测照射前后样品的血浆量、亚甲蓝浓度、FⅧ∶C、FⅤ∶C、VWF、Fib含量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血浆病毒灭活后血浆容量、FⅧ∶C、FⅤ∶C、VWF、Fib的回收率分别为(96.39±1.73)%、(82.55±9.25)%、(81.03±15.27)%、(93.25±6.17)%、(81.61±14.25)%。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中大多数成分的影响不明显,可以满足临床安全输血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而且取材方便,扩增迅速,免疫原性低,在移植过程避免了免疫排斥等反应,是治疗脑梗死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理想种子细胞。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后经腰穿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骨穿采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 d后经腰椎穿刺移植蛛网膜下腔,移植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 结果与结论:培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患者手术前后肌力和NIHSS评分通过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总体症状改善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移植后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果提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后移植治疗可使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