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46篇
  免费   2888篇
  国内免费   1747篇
耳鼻咽喉   309篇
儿科学   534篇
妇产科学   183篇
基础医学   1862篇
口腔科学   517篇
临床医学   4219篇
内科学   2373篇
皮肤病学   352篇
神经病学   460篇
特种医学   921篇
外科学   3401篇
综合类   8504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4082篇
眼科学   460篇
药学   3844篇
  29篇
中国医学   3119篇
肿瘤学   1104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18篇
  2022年   947篇
  2021年   1084篇
  2020年   1089篇
  2019年   511篇
  2018年   554篇
  2017年   817篇
  2016年   647篇
  2015年   1162篇
  2014年   1622篇
  2013年   2057篇
  2012年   2977篇
  2011年   3040篇
  2010年   2913篇
  2009年   2630篇
  2008年   2690篇
  2007年   2517篇
  2006年   2219篇
  2005年   1798篇
  2004年   1234篇
  2003年   1016篇
  2002年   737篇
  2001年   708篇
  2000年   542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国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方法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国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常用的方法进行介绍,包括3个方面,分别是患者依赖性分类法、疾病严重程度分类法和护理强度测定方法,旨在为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和术后即刻以及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的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表达水平;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的含量;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选择健康体检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30例作对照,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前后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明显增高(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CD62p、CD63和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1),但术后24h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假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降低(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血浆假血友病因子和内皮素1水平升高(P<0.05或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P<0.05),且介入术后24h假血友病因子水平也较术前升高(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P<0.05),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的损伤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内皮受到一定损伤,血小板有一定程度的激活。  相似文献   
53.
元宝枫叶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及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以乙醇为溶剂从元宝枫叶中提取抑制脂肪酸合酶的多酚类物质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以提取时间、温度、溶剂组成和固液比为考察因素,以多酚的提取率以及对脂肪酸合酶的抑制率为检测指标,经过综合加权评分后得到优化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是乙醇体积分数为60%,固液比1g∶ 30mL,在50°C条件下,搅拌提取1.5h.结论:多酚类物质对脂肪酸合酶有抑制作用,从元宝枫叶中提取的某些多酚类物质具有相对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4.
叶凤 《山东中医杂志》2009,28(5):342-344
目的:用HPLC法测定康媛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lC18(5μm,200 mm×4.6 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8∶82);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2264~2.0376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35%,RSD为1.99%(n=5),精密度RSD为0.31%(n=5)。结论:HPLC法简便、灵敏、稳定,可用于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FAP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31例的诊治经验,对收治的31例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患者根据腹腔内压力、腹腔室隔综合征分型,以及早期(发病后3d内)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结果进行总结。结果31例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患者13例行非手术治疗,其中轻度腹腔室隔综合征者5例(死亡1例),中、重度8例(死亡4例);3d内早期手术治疗18例,其中轻度腹腔室隔综合征者5例(死亡2例),中、重度13例(死亡4例)。当腹腔内压力〉21mmHg时,早期手术治疗组死亡人数明显低于早期非手术治疗组(P〈0.05)。根据ACS分型,Ⅰ型非手术治疗5例(死亡2例),Ⅱ型非手术治疗4例(死亡2例),Ⅲ型非手术治疗4例(死亡2例);Ⅰ型手术治疗9例(死亡2例),Ⅱ型4例(死亡2例),Ⅲ型5例(死亡2例)。Ⅰ型手术治疗组死亡人数明显低于非手术治疗组(P〈0.05),Ⅱ、Ⅲ型两组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比较,死亡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腹腔内压力〉21mmHg,且CT提示为Ⅰ型ACS的FAP患者,宜尽早行有效的腹腔减压引流;而对于腹腔内压力〉21mmHg,CT提示为Ⅱ、Ⅲ型ACS的FAP患者,早期手术减压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6.
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及CT、MRI表现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建立稳定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分析少血供移植性肝恶性肿瘤的CT及MRI影像特征,与病理学相对照。方法取荷瘤兔后腿肌肉内VX2肿瘤,剪成小块后,经开腹种植于30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或肝中叶,于种植后第2周、第3周分别进行CT及MRI增强扫描,统计肿瘤种植成功率,观察肿瘤体积及生长指数,分析肿瘤CT及MRI平扫和增强表现,区分富血供、少血供肿瘤;分别处死2只实验兔进行病理分析,与影像学相对照。结果VX2移植瘤种植成功22只;成瘤率为73%。2周与3周时肿瘤生长率有显著差异(P<0.01)。VX2移植瘤在CT及MRI上表现为占位性病变,呈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低信号结节,增强后发现少血供VX2移植瘤14只,表现为肿瘤无强化或轻微强化,肿瘤主体保持为低密度或低信号;富血供肝移植瘤8只,表现为肿瘤中度强化或明显强化,肿瘤主体密度或信号明显高于肝实质。光镜下肿瘤新生毛细血管虽较丰富,但纤细。结论经开腹种植法制作兔VX2肝移植瘤模型是一种简单、成功率高的建模方法,但易发生转移。CT及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是检测肿瘤生长和血供的可靠方法,兔VX2肝移植瘤模型在CT与MRI上主要是一种少血供肝癌模型。  相似文献   
57.
iNOS/NO对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发现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2,NOS-2)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与环氧化酶(cy-cloxygenase-2,COX-2)之间存在复杂的调控机制。对NO清除剂、NOS抑制剂和释放NO的非甾体抗炎药的研究为结直肠肿瘤的防治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腮腺手术中耳大神经后支保留的可行性、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我们对48例腮腺肿瘤患者,按常规隐蔽切口腮腺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保留或不保留耳大神经后支。分别于术后10d及1、6、12个月进行随访,检测耳廓上部、耳垂、耳下区、耳前区和耳后区的触觉、痛觉,并观察其感觉变化情况。结果 48例中35例耳大神经后支保留,耳廓上部及耳后区感觉无减退。术后早期耳前、耳垂及耳下区感觉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以耳前区最明显,随着时间延长症状逐步好转,6个月时感觉接近正常。另13例耳大神经切断患者感觉减退症状更加明显,恢复时间延长。结论 腮腺手术中耳大神经后支保留是可行的,所采用的方法可靠,可减轻局部麻木感,提高患者术后早期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切断后产生局部永久性麻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9.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最严重的临床类型,而动脉粥样硬化(As)的感染机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AMI患者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探讨AMI与肺炎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囊泡单胺类转运体(VMAT)功能抑制对大鼠嗜铬瘤(PC12)细胞产生的内源性毒性及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观察VMAT功能抑制以及不同干预方法对PC12细胞存活的影响和细胞死亡方式。结果:单独加入VMAT抑制剂利血平对PC12细胞无毒性作用;利血平协同多巴胺明显增加多巴胺的毒性,使同样浓度的多巴胺诱发PC12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加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二硫苏糖醇(DTF)和脉冲1号使PC12细胞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结论:VMAT功能抑制触发了多巴胺内源性毒性可诱发细胞凋亡,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制剂有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