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686篇
  免费   21050篇
  国内免费   13177篇
耳鼻咽喉   1967篇
儿科学   3559篇
妇产科学   1390篇
基础医学   14288篇
口腔科学   4055篇
临床医学   26299篇
内科学   19606篇
皮肤病学   2309篇
神经病学   5635篇
特种医学   84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9392篇
综合类   55124篇
现状与发展   63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22936篇
眼科学   3202篇
药学   25279篇
  281篇
中国医学   19678篇
肿瘤学   10430篇
  2024年   633篇
  2023年   2712篇
  2022年   6547篇
  2021年   8989篇
  2020年   7877篇
  2019年   4641篇
  2018年   4806篇
  2017年   6305篇
  2016年   4856篇
  2015年   8504篇
  2014年   11037篇
  2013年   13301篇
  2012年   18974篇
  2011年   20579篇
  2010年   17960篇
  2009年   15915篇
  2008年   16585篇
  2007年   15810篇
  2006年   14034篇
  2005年   11186篇
  2004年   8054篇
  2003年   6703篇
  2002年   5223篇
  2001年   4574篇
  2000年   3502篇
  1999年   1566篇
  1998年   517篇
  1997年   475篇
  1996年   410篇
  1995年   343篇
  1994年   319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改良上颌平面导板矫正青少年深覆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改良上颌平面导致矫正青少年深覆颌的效果。方法制作上颌平面导板,下颌双侧尖牙与其接触,后牙抬高3.0 mm。分为昼夜戴用导板及仅夜间戴用导板两组,观察疗效。结果深覆颌总矫正率72.2%,昼夜戴用该改良上颌平面导板组的深覆颌矫正率100%。结论改良上颌平面导板制作简单,戴用方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2.
核因子kB在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核因子kB(NF-kB)在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大鼠胃缺血再灌注(gustric ischemia/reperfusion, CI/R)模型(夹闭腹腔动脉30min后再灌注),分别于再灌注0.5、1、3、24h取胃,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胃黏膜NF-kB p65。结果大鼠GUR后引起胃黏膜损伤,再灌注1h时损伤最明显,随后降低,24h接近正常。GI/R后胃黏膜NF—kB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量增多,与胃黏膜损伤变化规律一致。结论NF-kB在大鼠CI/R损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三嵌段高分子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体内生物学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杰  郑启新  郭晓东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1):49-51,i0003
目的:对三嵌段高分子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聚(丙交酯-乙交酯)[天冬氨酸-聚乙二醇1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探讨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 方法:实验于2003-08/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过敏试验:20只豚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只豚鼠脊柱两侧皮内注射等体积聚(丙交酯-乙交酯)[天冬氨酸-聚乙二醇]浸提液、生理盐水及体积分数为0.05的甲醛溶液,记录激发部位红斑水肿。②急性全身毒性试验:12只小白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该两组腹腔分别注射浸提液及生理盐水,4,24,48及72h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③植入试验:聚(丙交酯-乙交酯)[天冬氨酸-聚乙二醇]植入6只新西兰大白兔肌肉内,1,4及8周切取材料周围0.5cm处肌肉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 结果:①过敏试验结果:皮内注射浸提液及生理盐水动物皮肤无红斑水肿,注射体积分数为0.05的甲醛溶液出现中度以上红斑水肿。②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结果:阴性对照组未见毒性症状,试验组4h后仅1只有轻微的运动减少,24h后恢复正常。③植入试验结果:所有试验动物伤口均一期愈合。 结论:聚(丙交酯-乙交酯)[天冬氨酸-聚乙二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是一种新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对比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神经根(前支和后支)损伤的潜在风险。方法应用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两种固定技术,固定C_(3-7)节段,每种技术使用2具标本和20枚螺钉。使用直径为3.5mm、长度为20mm的螺钉进行过度穿透侧块腹侧皮质固定。仔细解剖颈部的前侧方,观察螺钉与脊神经前、后支的关系。结果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总体神经损伤比例(45%)明显低于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9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引起的神经损伤均最多见于脊神经后支,分别为25%和45%。结论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神经根损伤的风险低于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复方平阳霉素液(PYMco)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在1999年1月~2004年1月5年间用PYMco瘤腔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61例.每周一次,2~4次为一个疗程.结果经2~6年随访,治愈18例(29.5%),显效29例(47.5%),有效12例(19.6%),无效2例(3.2%),总有效率96.7%.结论 PYMco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副反应少,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前路一期病变椎体切除并重建治疗胸腰椎结核并后凸畸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前路一期病变椎体切除、人工椎体或钛网融合器植骨替代、椎体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连续两个及以上节段胸腰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34例病变累及连续两个及两个以上椎节的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27.8° ̄65.4°(38.6°±10.3°),一期行前路病变椎体切除,椎间撬拔撑开复位,人工椎体或钛网融合器植骨替代,辅以椎体钉板或钉棒系统短节段邻近椎节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术后均给予短疗程化疗。观察术后局部疼痛缓解、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脊柱稳定性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局部疼痛缓解,术前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的12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影像学检查示脊柱内固定物位置良好,椎体序列恢复良好,椎间高度恢复。后凸Cobb角矫正至2.1° ̄14.2°(7.5°±8.3°),平均矫正31.2°±8.5°。随访18 ̄54个月,平均35个月。末次随访时后凸矫正度丢失4.3°±3.8°,均无结核复发。结论:连续两个及两个以上节段的胸腰椎结核采用前路一期行病变椎体切除有利于病灶彻底清除,减少复发;也有利于椎管彻底减压。前路椎体替代、植骨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可更好地纠正和预防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临床医师对分裂症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我院某个季度出院诊断为分裂症的归档病历,判断其主要精神症状是否符舍CCMD-3分裂症症状学标准,并分析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结果 (1)入院诊断完全符合分裂症症状学标准107例(79.9%),不符合的27例(20.1%);(2)出院诊断完全符合症状学标准的有120例(89.6%),完全不符合的14例(10.4%);(3)影响医师准确诊断的因素有门诊医师的职称、患者的年龄和职业。结论 临床医生有必要提高对分裂症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8.
选择性上肢神经阻滞和静脉局部麻醉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实践中,尽管臂丛神经阻滞可采用多种人路以满足上肢区域麻醉的需要,但有时仍需应用一些不常见的技术,如选择性上肢神经阻滞和静脉局部麻醉(IVRA),来阻滞非源自臂丛的神经或弥补臂丛神经阻滞不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为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行神经内镜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测量28具干性颅骨表面标志位置关系,确定枕下乙状窦后锁孔位置;在15具尸头上采用内镜模拟手术,观察入路中主要神经、血管等解剖标志的分支、变异情况和周期毗邻关系。结果 ①以星点-乳突尖连线中点为圆心作2.0cm直径的骨窗,可以充分显露桥小脑角区。②采用不同角度内用神经内镜可以减少对脑神经、脑干、小脑的牵拉,能够更好地显露小脑角结构,准确确定责任血管。  相似文献   
1000.
MRI眶内结构定量分析在Graves眼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MRI测量正常对照组和Graves眼病组的眼外肌、眶内侧脂肪厚度及T2弛豫时间,探讨MRI在Graves眼病诊断、指导临床分期及判断疗效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正常对照组25名50只眼;Graves眼病组30例,均为双侧突眼,共60只眼,行眼眶MRI扫描。分别测量眼球突出值、眼外肌短径及长径并计算短径与长径的比值(R值),测量球内侧脂肪厚度,根据SE双回波T2WI测得眼肌及球后脂肪的T2弛豫时间。结果(1)病变组眼球突出值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病变组各眼外肌短径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下直肌外,病变组其余眼外肌的长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眼肌的R值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病变组球内侧脂肪的厚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眼外肌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球后脂肪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眶内组织的定量测定对Graves眼病的诊断、指导临床分期、判断疗效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