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4篇
  免费   1243篇
  国内免费   761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儿科学   113篇
妇产科学   88篇
基础医学   721篇
口腔科学   196篇
临床医学   1416篇
内科学   853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270篇
特种医学   519篇
外科学   1023篇
综合类   339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509篇
眼科学   262篇
药学   1369篇
  20篇
中国医学   1230篇
肿瘤学   54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390篇
  2021年   482篇
  2020年   403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467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720篇
  2012年   1126篇
  2011年   1172篇
  2010年   1110篇
  2009年   973篇
  2008年   896篇
  2007年   981篇
  2006年   832篇
  2005年   679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1.
目的:研究“钙激活的氯通道”成员之一gob-5和粘蛋白基因Muc5ac在小鼠哮喘模型肺部的表达。 方法: 22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成哮喘组和对照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肺组织gob-5 mRNA和粘蛋白基因Muc5ac蛋白的表达。 结果: 小鼠哮喘组肺组织gob-5 mRNA表达阳性(0.2297±0.0186,A),而对照组未出现gob-5 mRNA的表达(P<0.01);哮喘组Muc5ac蛋白表达(0.6637±0.0127,A)明显高于对照组(0.2060±0.0179,A)(P<0.01);哮喘组肺组织gob-5 mRNA表达与Muc5ac蛋白表达呈直线正相关(r=0.864, P<0.05)。 结论: Gob-5 mRNA表达的上调可能在哮喘小鼠气道粘液过度分泌中起着关键作用;抑制gob-5的表达将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介绍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并认为TQM实际上是一个数据驱动的管理活动。检验信息系统的优点就在于能够提供各种检验数据,文中阐述了如何利用检验信息系统的这一优点,使其成为医院检验科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分步整合,用巴氏毕赤酵母表达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mAb)HAb18的嵌合Fab(cFab)片段。方法:将抗人肝癌mAbcFab/HAb18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Fab中的CL和Fd段基因,分别亚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9K和pPICZαA中,构建重组质粒pPIC9K/CL和pPICZαA/Fd并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pPIC9K/CL和pPICZαA/Fd分步整合到酵母菌GS115的染色体上,经G418和Zeocin筛选高拷贝的转化子及鉴定Mut表型后,用含5mL/L甲醇的培养基诱导表达。结果:成功地表达抗人肝癌mAbHAb18的cFab,表达水平为26mg/L。Westernblot鉴定证实,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与HAb18结合的活性和特异性。结论:cFab/HAb18在巴氏毕赤酵母获得表达,为对其进一步大规模的生产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
颏下动脉带蒂皮瓣的临床应用解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应用颏下动脉为蒂的皮瓣 ,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方法 :对 1 4例成人男性尸体头部标本行大体及显微解剖。结果 :根据血管走行差异分 :1型 :主干经二腹肌前腹浅面到下颌骨下缘表面至皮下占 3 6% ,2型 :主干经二腹肌前腹深面到下颌骨下缘深面至皮下占 64% ;1型血管位置表浅 ,易于分离 ,且蒂较长 ,旋转度大 ,2型相比反之。结论 :根据颏下动脉走行设计不同皮瓣的大小来修复面部皮肤组织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皖籍汉族人群MICA基因(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chain-related gene A,MICA)第2、3、4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HLA-B抗原的连锁不平衡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ing,PCR-SS0)技术对56例AS患者和112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MICA基因第2、3、4外显子的多态性和HLA-B抗原的检测。结果AS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MICA等位基因分布均以MICA*008占优势,频率分别为32.14%和30.36%。两组人群MICA*007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8,P〈0.05,RR=2.50)。单倍型分析显示,AS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的MICA等位基因均显示出与多个HLA-B位点的连锁不平衡现象,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倍型为MICA*007-B27(X^2=18.46,P〈0.05,RR=7.47)。分层分析结果显示,HLA-B27阳性与AS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ICA*007基因与AS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患者中MICA*007等位基因频率的显著升高可能源于MICA基因与HLA-B位点间的广泛连锁不平衡。  相似文献   
86.
目的为分析中国SHIV/猕猴AIDS模型的病毒载量变化趋势,建立一种实时、灵敏、特异的针对人/猴免疫缺陷病毒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体外转录制备RNA标准品,利用TaqManEZRT-PCR试剂盒的反应体系和针对SHIVgag保守区91个碱基的TaqMan探针和引物,建立一步法实时荧光定量RT-PCR。提取126份来自SHIV-CN97001感染恒河猴血浆病毒RNA并定量检测。结果利用梯度稀释的RNA标准品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标准曲线下限达到2×102拷贝/ml,相关性(r>0.99)及重复性(CV=4.14%)均能达到测定要求。病毒载量的检测结果表明SHIV-CN97001在猴体内传代过程中病毒载量有先升后降的趋势,病毒载量通常在接种病毒或感染猴的全血后第14天达到高峰。血浆载量可达到105~106拷贝/ml。结论成功地建立了一步法定量SHIVRNA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为SHIV/恒河猴AIDS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提供了灵敏的病毒载量检测方法。SHIV-CN97001的体内繁殖能力在猴体内传代过程中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87.
我国HIV-1 B''亚型毒株gag基因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我国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B’亚型主要流行株在宿主免疫压力下的基因变异及抗原表位的变化特征,探讨选择压力、基因离散率和抗原表位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从确诊的HIV-1感染者的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然后将所得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和氨基酸变异分析,使用GCG软件包的Distance程序对P17和P24两个区段计算基因距离,用Diverge程序计算同义替换(1(s)和非同义替换(1(a)及二者之间的比值,并对我国人群中较常见的HLA型别限制的CTL表位的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HIV-1B’亚型毒株的P17区段的Ks/Ka值〈1,而P24区段的Ks/Ka值〉1;P24部分的基因离散率低于P17部分;P17区段抗原表位的保守率为34.94%,而P24区段抗原表位的保守率为67.38%;从基因离散率、所受的选择压力及抗原表位的突变率3个方面来看,HIV-1的P17区段均明显大于P24区段。结论HIV-1B’亚型毒株的P17区段的抗原表位变化较大,而P24区段的抗原表位相对较为保守。提示P24区段的CTL表位更适合于表位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88.
天然角蛋白自身反应性B细胞亚群及功能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天然角蛋白反应性B细胞的亚群及解剖定位,初步分析其分泌天然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nti-keratinautoantibody,AKautoAb)的能力。方法:取SPF级C57BL/6小鼠的脾细胞和腹腔细胞,荧光抗体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角蛋白反应性B细胞亚群。将脾脏和腹腔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后,用ELISA分析AKautoAb的滴度,用ELISPOT法分析分泌AKautoAb的B细胞数。结果:腹腔中几乎所有结合角蛋白的B细胞均为B-1a细胞,脾脏中结合角蛋白的B细胞以边缘带B细胞为主。腹腔细胞中分泌AKautoAb的细胞数显著多于脾细胞,其培养上清中AKautoAb的滴度显著高于脾细胞。结论:角蛋白反应性B细胞存在于3个成熟B细胞亚群:B-1细胞、滤泡B细胞和边缘带B细胞,其中CD5 的B-1a细胞具有活跃的分泌AKautoAb的能力。  相似文献   
89.
目的:模拟研究人体心脏舒张早期潜存的心室最大负压.材料与方法:先在血液循环体外模拟装置上模拟正常生理情况下的左、右心室心动周期压力曲线,然后近似阻断房室瓣,分别测定左、右心室压力.结果:模拟实验得到的左、右心室心动周期压力曲线和正常生理情况下的左、右心室心动周期压力曲线非常接近.近似阻断房室瓣时,左、右心室舒张的负压平均值分别是-93.25 mmHg(-12.43 kPa)和-10.28 mmHg(-1.37 kPa).结论:(1)模拟得到的实验结果可以定性地说人体心脏舒张和静脉血液回流心生物动力学关系;(2)心脏舒张时心室压力的减低(负压)是形成静脉-心房-心室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心脏舒张所产生的舒张吸力是静脉血液回流心室的主要动力,即静脉血液回流心脏是心脏舒张吸力作用的结果;(3)心脏前负荷产生的机理应该是心脏舒张抽吸静脉血液回流心脏所需的吸力;(4)静脉血液在被抽吸回流心室腔的过程中对心室肌没有伸展作用,即Starling心定律没有心脏舒张动力学基础.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3(IL-13)处理小鼠支气管哮喘(哮喘)模型前后肺组织黏蛋白基因Muc5ac、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作用,探讨气道黏液过度分泌的机制.方法4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IL-13组,每组15只.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Muc5acmRNA、Muc5ac蛋白、Bcl-2蛋白以及Bax蛋白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哮喘组和对照组肺组织Muc5acmRNA分别为(0.1552±0.0057)和(0.0633±0.0013),Muc5ac蛋白分别为(0.8849±0.0257)和(0.1166±0.006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3组肺组织Muc5acmRNA和蛋白分别为(0.2807±0.0027)和(1.6138±0.0483),与哮喘组、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对照组Bcl-2蛋白(0.3279±0.0136)、Bax蛋白(1.7284±0.0263)相比,哮喘组分别增加和降低(分别为0.8383±0.0310和0.8987±0.010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IL-13处理后可分别促进Bcl-2和Bax蛋白增加和降低(分别为1.6934±0.0229和0.3522±0.0152),其和哮喘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哮喘组和IL-13组小鼠肺组织Muc5acmRNA、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均呈直线正相关(P均<0.05),而与Bax蛋白表达则均呈直线负相关(P均<0.05).结论IL-13是引起哮喘气道黏液过度分泌的重要细胞因子,它可能通过改变Bcl-2和Bax的表达导致了上述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