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54篇
  免费   2316篇
  国内免费   1297篇
耳鼻咽喉   195篇
儿科学   398篇
妇产科学   159篇
基础医学   1350篇
口腔科学   400篇
临床医学   2943篇
内科学   2080篇
皮肤病学   310篇
神经病学   360篇
特种医学   949篇
外科学   2457篇
综合类   6370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2733篇
眼科学   259篇
药学   2752篇
  27篇
中国医学   2109篇
肿瘤学   901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663篇
  2021年   898篇
  2020年   768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432篇
  2017年   634篇
  2016年   465篇
  2015年   839篇
  2014年   1196篇
  2013年   1493篇
  2012年   2187篇
  2011年   2218篇
  2010年   2011篇
  2009年   1925篇
  2008年   1883篇
  2007年   1899篇
  2006年   1619篇
  2005年   1324篇
  2004年   866篇
  2003年   775篇
  2002年   589篇
  2001年   570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URL结合微创PCNL治疗严重输尿管石街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取石术(URL)结合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ini-PCNL)治疗严重输尿管石街的经验。方法:对45列严重输尿管石街(平均长14.3cm)采用输尿管镜下用气压弹道碎石器将结石上推到肾盂后再结合mini-PCNL顺行取石。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取尽输尿管内结石,且无输尿管穿孔,狭窄及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URL结合微创PCNL治疗严重输尿管石街,不仅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输尿管损伤的风险性,也可同时处理肾内结石,是一较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76例慢性鼻窦炎病人采用阿奇霉素,每次1粒(0.25g),替硝唑片每次1g口服,二者均一日1次,首剂量加倍,中成药藿胆丸每次服6克,一日两次,7天为一疗程,服药最长者2周。结果:显效56例(占73.7%),有效18例(占23.7%),无效2例(占2.6%),总有效率97.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制定彝药喙尾琵琶甲药材质量标准,为药用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药学和薄层色谱法对其进行研究,并测定其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结累:对喙尾琵琶甲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对三个不同产地的喙尾琵琶甲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测定了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和浸出物的含量.结论:较全面的考察了喙尾琵琶甲的各项质量指标,为制定喙尾琵琶甲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雌激素(ER)、孕激素(PR)及癌基因(cerbB-2)、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子宫腺肌症病变中的表达和子宫腺肌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子宫腺肌症病变组织中ER及其他生物学指标的表达。结果 ER、PR与CerbB.2、Bcl-2在子宫腺肌症病变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子宫肌层异位内膜ER阳性表达率97.5%,PR阳性率97.5%,cerbB-2阳性率82.5%,Bcl-2阳性率62.5%。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ER、PR均呈阳性,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cerbB-2的强阳性率高于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与cerbB-2、Bcl-2阳性率相比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ER、PR与cerbB.2、Bcl-2在异位内膜高表达,提示这些生物学指标在子宫腺肌症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供肝免疫原性和宿主对供体抗原反应能力的动态改变。方法利用近交系LEW到WF的大鼠肝移植自发免疫耐受模型,取出不同时期的供肝,分别刺激长期生存的WF宿主,观察能否诱导出肝损害;另外对LEW→WF肝移植后不同时期的宿主,再次给予供体抗原刺激。结果(1)移植后第1、2天的同种移植肝,可激起长期生存的宿主出现暂时性肝损害(121±33、83±21),但第3天以后的则不能(28±9)。(2)给予供体同源的脾细胞刺激后,移植后7、14、28 d的宿主均未能诱导肝损害(56±17、66±11、61±35),但第56、84或112天的宿主均可被诱导出暂时性肝损害(98±25、158±43、330±82)。结论(1)肝移植后供肝的免疫原性在术后3 d基本消失。(2)移植术后1个月内宿主对供体抗原的刺激是处于低(无)反应状态的。  相似文献   
36.
高压氧预适应对大鼠高原颅脑损伤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预适应对高原颅脑损伤(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高原组和高压氧预适应组,各组按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TBI模型,并通过低压氧舱模拟高原环境。采用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or DRT4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和LICOX CMP组织氧分压监测仪分别监测伤区局部脑血流(rCBF)和局部脑组织氧分压(PbtiO2)变化,利用光镜观察伤区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伤后24h高原组较平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升。rCBF和PbtiO2下降,病理损伤加重;高压氧预适应组较高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P〈0.05),rCBF和PbtiO2升高(均为P〈0.05)病理损伤减轻。结论高压氧预适应可诱导对高原颅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7.
2003-2005年新生儿感染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性的变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了解本地区新生儿2003至2005年感染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及耐药的现状,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科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613份体液培养阳性(痰液、血液、分泌物、胃液等标本)的患儿资料,对常见检出菌及其耐药性的变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40种61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约占57.6%,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位于前二位,其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78.1%和82.6%。药敏结果显示,常见致病菌对青霉素、第一、二代头胞类抗生素、红霉素类耐药性显著增加,但对第三代头胞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凯福隆)、头孢他啶(复达欣)及B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碳青霉烯类、万古霉素等较敏感。产ESBLs菌仅对亚胺培南及B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敏感。结论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是新生儿感染主要病原菌,产ESBLs菌比例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新生儿严重医院感染经验用药,应尽量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相似文献   
38.
电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Kupperman评分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电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Kupperman评分的效应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关元组(关元、三阴交)、内关组(内关、足三里),观察治疗前后Kupperman指数(MI),分析电针效应及其对各项症状的影响。结果电针治疗1星期后两组MI即较初始下降,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周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能显著降低Kupperman指数(P〈0.01),4星期后关元组评分下降52.6%,内关组下降47.4%,有效率分别为93.6%、85.7%;电针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各类症状(P〈0.05),各项症状的起效时间从治疗后1星期至4星期不等。但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电针两组精简穴位均能明显降低Kupperman评分,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各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9.
烧伤后机体应激导致代谢紊乱,表现为严重高分解代谢,机体损耗和抵抗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临床上主要采用生理营养指标、实验室诊断指标和能量消耗测定3类检测指标对机体代谢状况进行诊断评估,继而通过药物治疗结合非药物治疗手段加以调理支持,促进烧伤修复。目前,仍有多种诊断治疗方法尚未普及或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40.
两种隐匿阴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隐匿阴茎模型,为探索阴茎包埋对海绵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90只2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A、B、C3组,A组采用阴茎根部内荷包缝合法,B组采用包皮折叠缝合法包埋阴茎,C组为假手术组。在180d内观察两种方法的包埋效果。结果:A组术后4只死于急性尿潴留,5只因尿道口周围软组织感染、皮肤破溃导致包埋失败,3只因包埋过松阴茎伸出;B组术后1只死于麻醉,2只死于急性尿潴留;因阴茎发育和勃起,A组有7只、B组有10只阴茎伸出;C组1只死于麻醉。A组和B组中其余大鼠均有较好的包埋效果,A组包埋成功率为36.7%,B组为56.7%,而且可以在实验中任何时候解除包埋。结论:包皮折叠缝合法和阴茎根部内荷包缝合法均能建立稳定的、且与人类隐匿阴茎自然病程较为一致的2周龄大鼠隐匿阴茎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