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056篇
  免费   45414篇
  国内免费   27500篇
耳鼻咽喉   4665篇
儿科学   7341篇
妇产科学   3010篇
基础医学   27788篇
口腔科学   8620篇
临床医学   54860篇
内科学   38379篇
皮肤病学   4769篇
神经病学   11118篇
特种医学   184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40930篇
综合类   127702篇
现状与发展   108篇
预防医学   50857篇
眼科学   5806篇
药学   55447篇
  740篇
中国医学   48215篇
肿瘤学   21178篇
  2024年   1467篇
  2023年   5588篇
  2022年   14510篇
  2021年   18357篇
  2020年   15728篇
  2019年   8630篇
  2018年   9408篇
  2017年   12840篇
  2016年   9571篇
  2015年   18017篇
  2014年   22981篇
  2013年   29085篇
  2012年   42618篇
  2011年   44612篇
  2010年   40031篇
  2009年   35543篇
  2008年   36884篇
  2007年   36124篇
  2006年   31658篇
  2005年   25013篇
  2004年   17541篇
  2003年   14758篇
  2002年   11421篇
  2001年   10324篇
  2000年   7856篇
  1999年   3117篇
  1998年   897篇
  1997年   862篇
  1996年   745篇
  1995年   615篇
  1994年   583篇
  1993年   360篇
  1992年   321篇
  1991年   282篇
  1990年   248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140篇
  1987年   168篇
  1986年   153篇
  1985年   108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72篇
  1982年   42篇
  1965年   38篇
  1964年   37篇
  1963年   38篇
  1959年   62篇
  1958年   49篇
  1957年   38篇
  1956年   3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谢波  周立波  王英华 《中国骨伤》2007,20(6):419-420
Pilon骨折是涉及胫骨踝关节面损伤的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近年来随着高能量损伤的增多,该类型骨折有增加的趋势,自2000-2005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Pilon骨折3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4例,男28例,女6例;年龄13~73岁,平均为40.6岁。车祸伤16例,高处坠落伤18例。开放骨折4例。合并颅脑损伤2例,胸腰椎骨折5例,跟骨骨折1例,腓骨下1/3骨折19例、中段骨折7例。其中按R櫣edi-Allg wer分型[1]:Ⅱ型骨折13例,Ⅲ型骨折21例。伤后就诊时间1h~5d,伤后至手术时间2h~14d,平均9.5d。2治疗方法2.1闭合损伤软组织肿胀严重者,先…  相似文献   
99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转移癌的效果。方法:对25例胸腰椎椎体转移癌患者的37个椎体在C型臂X线透视下经皮椎体穿刺并注入骨水泥成形,术后按疼痛缓解程度6级评定法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脊髓压迫和肺栓塞等并发症。24例患者术后2~72h内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1例多发脊柱严重破坏者术后疼痛无缓解,术后1周疼痛缓解优良率为72.0%。术后随访3~27个月,平均7个月,根据SF-36评分,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3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平均349分。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转移癌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3.
单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不稳定性骨折的优越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自1998年以来应用单臂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不稳定性骨折36例,通过应用钢丝捆扎或螺丝钉固定使不稳定性骨折变成稳定性骨折,外固定架对断端轴向加压作用促进骨折愈合,早期活动以恢复关节功能。[结果]所有病例随访时间平均16个月,均在3-9个月愈合,功能复查优31例,良4例,差1例。[结论]单臂外固定架加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不稳定性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4.
肝癌介入性热化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介入性热化疗作为一种新的综合治疗手段已经应用于临床,但在抗癌机制及治疗方案等方面仍未有定论,本文就近年来肝癌介入性热化疗的温度及时间、灌注液的总量及流速、常用药物及热化疗方案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并指出了介入性热化疗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利用MR显微成像技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老年斑的沉积情况。方法2只17个月龄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V717I]小鼠和2只野生型小鼠,行活体T2WI,然后对照影像定位结果进行组织学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2WI中老年斑的沉积情况以及其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对应关系。结果转基因小鼠T2WI上显示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可见点状低信号,且部分低信号可以和组织学切片所显示的老年斑相对应;野生型小鼠T2WI未见明显的低信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也未见到染色阳性的斑块。结论MR显微成像技术检测老年斑的沉积是可行的,且可用来特异性地诊断阿尔茨海默病。  相似文献   
996.
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的静止滤线栅伪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  滕皋军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1):1249-1251
目的通过分析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的采样频率和栅密度频率,提出尽可能有效避免滤线栅伪影出现的抑制方法。方法实际测试不同栅密度的滤线栅与不同规格的成像板(IP)匹配使用,得到不同效果的图像;模拟2种信号频率(即2种栅密度的滤线栅),采用3种采样频率[6、8、10图像空间分辨率(pixels/mm)],得到不同的模拟图像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模拟图和实际图像,发现在采样频率正好等于信号频率的2倍时,可以得到正确的信号频率,图像清晰,无混淆现象。栅密度〈4LP/mm时,可较好地与14in×14in、10in×12in(1in=2.54cm)IP匹配使用。结论CR系统与普通IP匹配使用合适的采样频率和栅密度频率,可以有效避免滤线栅伪影出现。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术前预留屈光度对不同年龄LASIK手术患者术后远期疗效和视觉症状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年龄近视患者行LASIK手术后的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并观察术前预留屈光度对术后长期疗效和近距离工作的影响。方法对224例(448只眼)近视LASIK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按年龄分成3组:Ⅰ组(全矫组)205只眼,年龄18~27岁(21.73±2.65岁);Ⅱ组(预留-0.25 D组)147只眼,年龄28~36岁(32.08±2.66岁);Ⅲ组(预留-0.50 D~- 0.75 D组)96只眼,年龄36~50岁(39.17±2.84岁)。主要观察指标:手术后裸眼视力裸眼远视力、等值球镜屈光度,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评分主观视觉症状。随访时间≥5年。结果术后裸眼视力裸眼远视力≥1.0的Ⅰ组有172只眼(83.9%),Ⅱ组有121只眼(82.3%),Ⅲ组有69只眼(71.9%),其中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裸眼远视力≥0.5的Ⅰ组有199只眼(97.2%),Ⅱ组有142只眼(96.6%),Ⅲ组有83眼(86.5%),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平均等值球镜屈光度:Ⅰ组(-1.08±0.93)D,Ⅱ组(-1.17±0.96)D,Ⅲ组(-1.40±0.85)D,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5年残余屈光度在-0.5~+0.5 D之间Ⅰ组有117只眼(57.1%),Ⅱ组有87只眼(59.2%),Ⅲ组有29只眼(30.2%);在-1.00~+1.00 D之间Ⅰ组的有187只眼(91.2%),Ⅱ组分别有138只眼(93.9%),Ⅲ组有69只眼(71.9%)。术后5年近距离工作疲劳症状评分:Ⅰ组2.10±2.11,Ⅱ组3.02±2.38,Ⅲ组5.94±3.46。Ⅰ组和Ⅱ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Ⅰ、Ⅱ和Ⅲ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年龄较大特别是近距离用眼多的患者,术前预留一定量的屈光度可减轻其术后疲劳感,合适量的预留屈光度并未对不同年龄的患者术后行LASIK手术后都可获得较好的有效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P-选择素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度的关系。方法:70冽冠D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2组:急性冠脉综合症组32冽和稳定型冠心病组38例,对照组患者30例。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P-选择素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冠脉造影术对冠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并了解其与血清中P-选择素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在冠D病组内,急性冠脉综合症组的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但两组冠脉病变Gemini评分无显著差别;而且冠脉病变Gemini评分与血清中P-选择素水平呈明显的相关性。结论:P-选择素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血清P-选择素水平可能是冠脉病变严重度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9.
经阴道宫腔声学造影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腔造影技术(Transvaginal sonohysterography,SHG)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9例有异常阴道出血者行SHG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sonography,TVS)、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34例,粘膜下子宫肌瘤3例,子宫内膜增生1例。SHG诊断子宫内膜息肉32例,均可清晰地显示宫腔轮廓和病灶的形态,30例与内膜界限清楚,可见病灶附着部位,23例于结节内部或蒂部显示血流信号;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26例,均可见子宫内膜稍强回声结节,其中19例边界清楚,6例可见病灶附着部位;8例结节内部或蒂部显示血流。使用TVS34例均未显示宫腔的轮廓。本组子宫内膜病例在宫腔轮廓及病灶附着部位方面SHG和TVS的显示率分别为94.1%、88.2%和0%、17.6%。SHG明显优于TVS(P<0.001)。SHG诊断粘膜下子宫肌瘤3例,回声与基底部的子宫肌层相似,略低于子宫内膜,病灶基底部与子宫肌层无界限,表面可见内膜与造影剂构成的亮线,1例可见蒂部,CDFI显示2例内部血流丰富,1例见肌层血管穿入病灶。TVS诊断粘膜下子宫肌瘤2例,表现为为子宫内膜低回声结节,1例子宫内膜呈非均质改变,CDFI可见内部丰富的血流信号(SHG显示宫腔内为2枚粘膜下子宫肌瘤,已得到HSC证实)。结论:SHG能明显提高病变的显示率,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12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12例病灶造影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均无增强,呈边界清晰的造影剂充盈缺损区。结论:超声造影对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具有较高的价值。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12例肝孤立性坏死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12例病灶造影动脉期、门脉期、实质期均无增强,呈边界清晰的造影剂充盈缺损区。结论:超声造影对诊断肝孤立性坏死结节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