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4篇
  免费   931篇
  国内免费   493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213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609篇
口腔科学   151篇
临床医学   1135篇
内科学   854篇
皮肤病学   94篇
神经病学   192篇
特种医学   367篇
外科学   882篇
综合类   2581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094篇
眼科学   98篇
药学   1123篇
  9篇
中国医学   1228篇
肿瘤学   38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398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471篇
  2013年   598篇
  2012年   874篇
  2011年   937篇
  2010年   800篇
  2009年   784篇
  2008年   820篇
  2007年   745篇
  2006年   632篇
  2005年   505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41.
高分辨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显示的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和评价高分辨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同成分的显示效果,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术前判断斑块稳定性提供参考。方法对26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术前高分辨MRI 4种不同序列的影像(T1WI、T2WI、PDWI和3D TOF)与斑块标本病理进行逐层对照,分析斑块内不同成分的MRI影像特点。结果获得斑块28块,切为238段,主要分布于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以复杂斑块为特征的Ⅳ~Ⅴ型58段(24.37%)和Ⅵ型79段(33.19%)为主;斑块内纤维帽主要表现为TOF序列的带状低信号,钙化和纤维化组织分别表现为在各序列影像上的不规则低信号和不特定信号,脂质池和坏死核呈T1WI、PDWI和3D TOF序列的等至稍高信号,近期出血表现为T1WI、T2WI和PDWI序列的明显高信号。结论高分辨MRI不仅可以清晰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的测定,通过多序列影像联合分析还可以分辨斑块内部不同成分,有助于术前对斑块稳定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42.
亲权鉴定判定标准可靠性的进一步确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进一步确认我室确定的亲子鉴定判定标准的可靠性.[方法]分析本鉴定中心近几年亲子鉴定案例的结果,利用国内外群体相关基因频率资料对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通过实践检验.[结果]利用 15个常染色体 STR位点分型作亲子鉴定时,判定被鉴定人之间是否具有亲生关系,对于双亲案,若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且亲权概率能够达到 0.999以上,则认定被鉴定人之间具有亲生关系.若检测系统中有 1个或 2个位点出现矛盾,则分别增加检测位点至 18个或 24个,没有发现新的矛盾位点时,计算父权概率,超过 0.999以上,则认定有亲生关系.只有在所检测位点中有 3个或 3个以上的 STR位点违反孟德尔遗传规律时,才可以否定被检者之间具有亲生关系.对于单亲案,在不违反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前提下,只能下不排除亲生关系的结论,若有 3个以上位点矛盾时,才下排除的结论.[结论]实验结果证明本中心制定和使用的判定亲权关系的标准是一个合理、可靠和实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43.
本文应用电力载波技术,实现远端时钟的中央控制。系统通过电力载波芯片从电力线上收发控制信号,中央控制端发送的时钟校准信号到电力线网络,接人网络的远端时钟接收到校准信号后,由微处理器解析数据调整受控端时钟显示,从而实现时钟的中央控制。  相似文献   
44.
暂时性异位断足寄养再回植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报道2例采用暂时性异位寄养再植技术,挽救无一期再植条件的新足及在特殊条件下的断足再植方法,方法,对无一期再植条件的2例断足,采用暂时异位寄养的方法,分别植于健侧小腿下段,分别利用胫后动脉和大隐静脉作为受区血管,维持断足存活,待全身状态平稳和离断肢体近端条件允许时,再将断足自寄养部位二期回植于原来的解剖位置。结果:2例断足完体成活。经4-6个月随访,受伤的下肢恢复正常长度,足底感受恢复,能下地行走。结论:暂时性异位寄养再植技术为挽救特殊条件下的离断肢体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特殊条件下的断足和小腿下段的离断是暂时性异位寄养断肢再植术的理想病例。  相似文献   
45.
静脉给予纳洛酮2mg/kg期间可使内毒素休克狗的平均动脉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及其一阶导数(±dp/dt max)和心力环面积(CFU)增加,但对肾血流量(RBF)、尿量及20h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将本实验结果与山莨菪碱、躯体刺激效应进行比较,表明三者中山莨菪碱对休克动物的循环改善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46.
现察口腔修复临床电刀龈成形术的效果。方法:对81例口腔修复门诊牙体缺损患者用电刀进行牙龈成形术并定期复诊观察。结果:81例术后牙龈全部达到修复要求而立即修复,其中70例术后牙龈稳定,占总数的86.4%。结论:电刀龈成形术是口腔修复临床上一种可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7.
男性激素避孕临床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迫切需要研制可供男性选用、安全高效、可复性和可接受性均好的避孕药。男性激素类避孕是当今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外源性激素来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和睾丸内睾酮的合成与分泌 ,进而抑制精子发生 ;同时给予的外源雄激素维持男性性征和性功能。研究中的男性激素避孕方法 ,包括单用雄激素、雄激素与孕激素合用、GnRH类似物与雄激素合用、激素相关的免疫途径等 ,寻求更长效、使用更方便、副作用小的雄激素制剂也是当今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48.
活性骨水泥经后路椎体成形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方法 :经后路椎弓根短节段复位固定 ,伤椎内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羟基磷灰石组成的复合活性骨水泥。结果 :收治老年性T11~L4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 13例 ,平均年龄 67岁。均合并神经损害 ,椎体压缩 1/ 3的 3例 ,1/ 2以上 10例 ,椎管内矢状径受压 >1/ 3以上 ,术中术后均无脊髓损伤加重。随访 11~ 18个月 ,术后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恢复 1级或以上 9例 ,术前Frankel2级 1例 ,术后无变化。伤椎恢复高度无明显丢失 ,无椎间隙塌陷 ,无内固定断裂或弯曲、松动。结论 :在老年性或合并有骨质疏松的椎体爆裂性骨折时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伤椎椎体成形 ,即刻恢复伤椎强度和刚度 ,减少了后路内固定的应力 ,防止后凸畸形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9.
ΔNp63蛋白在膀胱移行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 p5 3基因家族新成员截短型p6 3(△Np6 3)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4 0例膀胱移行上皮癌 (TCC)、6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和 8例正常膀胱移行上皮中△Np6 3的表达 ,并分析△Np6 3表达与膀胱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 结果 :正常膀胱移行上皮、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TCC中△Np6 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7.5 % (3/ 8)、6 6 .7% (4/ 6 )、10 0 % (40 / 4 0 )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TCCG3 级与G2 级△Np6 3的强阳性、中度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G1级 (P <0 .0 1)。Ta~T1期以△Np6 3弱阳性为主 (6 6 .7% ) ,随TCC浸润程度的增加 ,△Np6 3染色强度逐渐增强。T2 期△Np6 3强阳性表达率为 35 .3% ,T3 ~T4期增至 6 3.6 %。结论 :△Np6 3在TCC中高表达 ,与T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Np6 3可能参与TCC的发生、发展 ,是评估TCC预后的潜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0.
重症肌无力患者IgG脑室内注射对大鼠EEG及BAEP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IgG(AChRAb)经大鼠脑室内注入对其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的影响,并探讨AChRAb影响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机制。方法将从确诊的、AChRAb阳性的MG患者血清中提纯的IgG(AChRAb),注射到实验组大鼠侧脑室,对照组大鼠则注射健康人IgG,观察大鼠行为学、BAEP、EEG改变。结果实验组大鼠术后出现类似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MG的行为学改变,部分大鼠出现癫痫发作BAEP峰间潜伏期(IPLs)延长EEG异常,即δ、θ增多与痫性波发放增加。结论 MGAChRAb可致大鼠CNS损害,AChRAb与大鼠CNS神经元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可能是其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