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8篇
  免费   1021篇
  国内免费   569篇
耳鼻咽喉   79篇
儿科学   214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660篇
口腔科学   182篇
临床医学   1274篇
内科学   929篇
皮肤病学   115篇
神经病学   206篇
特种医学   406篇
外科学   938篇
综合类   2799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236篇
眼科学   82篇
药学   1204篇
  9篇
中国医学   1349篇
肿瘤学   40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415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394篇
  2014年   499篇
  2013年   658篇
  2012年   960篇
  2011年   1074篇
  2010年   887篇
  2009年   863篇
  2008年   915篇
  2007年   829篇
  2006年   714篇
  2005年   554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研究超声微探头联合卢戈液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61例患者经胃镜检查发现食管有非隆起性可疑病变,首次病理检查均提示慢性炎症。对可疑病灶行卢戈氏碘染色,微探头超声引导下对卢戈氏碘不染色区、浅染区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61例患者确诊为鳞癌10例(16.4%),其中早期食管癌6例,3例病理诊断为食管炎,微探头超声高度怀疑食管癌,后再次取活检(1~3次)证实为食管癌;不典型增生18例(29.5%),其中轻度不典型增生9例,中度不典型增生5例,重度不典型增生4例,慢性炎症33例(54.1%)。结论超声微探头联合卢戈氏染色对食管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对微探头超声高度怀疑食管癌而活检阴性的病理需多次活检,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乙肝Ⅲ号合近红外信息辐照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住院病人234例,分为乙肝Ⅲ号治疗组(76例)、近红外信息辐照组(73例)和联合治疗组(85例)。在基础治疗(包括甘利欣,复方丹参液等)上采用单纯的中药外敷、肝病治疗仪近红外信息辐照以及两联合治疗等三种不同方法,观察各组患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以及相关指标如PGA、肝纤三项(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CⅣ型胶原(CⅣ))、肝血流的变化。结果:3组皆能改善临床症状,但以联合治疗组为;3组肝功能复常比较,差异有显性,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性;在改善PGA、肝纤三项和肝血流量方面,联合治疗组优于乙肝Ⅲ号治疗组和近红外信息辐照组。结论:乙肝Ⅲ号合近红外信息辐照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较单一方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3.
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建立实验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方法 :实验组小鼠皮下注射吗啡建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 ,记录小鼠粪便重量 ,利用炭沫推进试验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结肠传输功能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比较两组小鼠结肠组织中Cajal细胞数量。 结果 :实验组小鼠粪便重量减轻 (P <0 .0 1) ,结肠推进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 <0 .0 1) ,Ca jal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 结论 :吗啡皮下注射诱导小鼠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符合疾病的基本特点 ,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内源性阿片肽增多和 (或 )肠道Cajal细胞异常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4.
环磷酰胺对小鼠肝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环磷酰胺 (CP)对小鼠肝细胞色素P4 5 0含量的影响。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CP 2 0mg·kg-1·d-1和CP 4 0mg·kg-1·d-1,连续 4天。以聚乙二醇法制备微粒体 ,测定肝微粒体中P4 5 0的含量。结果 CP 2 0mg·kg-1和CP 4 0mg·kg-1两组动物肝微粒体P4 5 0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CP具有抑制P4 5 0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探讨PSD患者的内分泌指标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59例PSD患者(PSD组)、36例无PSD患者(无PSD组)及43名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ACTH水平进行检测;并观察29例PSD患者抗抑郁治疗后血清ACTH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PSD组血清ACTH水平显著高于无PSD组(P〈0.01)和对照组(P〈0.01);治疗后,PSD抗抑郁治疗组与PSD无抗抑郁治疗组相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P〈0.01)和ACTH水平(P〈0.01)均显著降低。在治疗前PSD组及在治疗后的PSD抗抑郁治疗组和PSD无抗抑郁治疗组中,HAMD评分与血清ACTH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PSD患者血清ACTH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抑郁程度相关,提示PSD患者可能有内分泌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66.
高脂血症对血浆t-PA和PAI-1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的纤溶系统的变化。方法 选取正常人及高脂血症者,测定其血脂、血浆t—PA和PAI-1活性。结果 高脂血症组比正常人血浆t—PA活性下降,而PAI-1的活性有升高;在TG及LDL-C升高者,其血浆t—PA活性比正常人血浆t—PA活性降低,而血浆PAI-1活性比正常人升高;单纯TC升高者血浆PAI-1活性接近正常人组,而血浆t—PA活性比正常人组明显降低。结论 高脂血症对纤溶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甘油三酯和LDL-C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更明显,而胆固醇对纤溶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人工关节置换充填骨水泥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充填骨水泥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Ⅱ~Ⅲ级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观察骨水泥充填后10min内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充填骨水泥后10min内患者血液动力学都有显著变化(P〈0.05),个别患者血压下降严重。需升压药支持。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充填骨水泥可致血液动力学严重波动,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8.
伸直位整复纸夹板外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杰  张立强 《中国骨伤》2008,21(4):304-305
自1998至2006年,采用我院传统的伸直位手法整复,纸夹板结合厚棉压垫、厚棉衬垫外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肾恶性肿瘤肾外供血动脉的来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肾恶性肿瘤肾外动脉供血的形成机制,以指导介入治疗。方法对141例肾恶性肿瘤患者,常规进行腹主动脉造影及选择性可疑供血动脉造影,分析其肾外供血动脉的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141例患者中51例有肾外供血动脉(共87支),这些患者肿瘤均突破肾包膜;90例无肾外供血动脉,其中50例肿瘤突破肾包膜,40例肿瘤未突破肾包膜,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64,P<0.01)。肾外供血动脉的来源与肿瘤发生的部位有关。结论明确肾恶性肿瘤肾外供血动脉的来源,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张翠莲  王彪  佟勐 《中国药学杂志》2009,44(20):1578-1581
 目的 探讨顺铂在临床输注过程中采取避光措施的实际意义。 方法 采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国产与进口顺铂复配后,模拟临床输注环境下的避光与非避光条件在不同时间点的降解程度。 结果 国产与进口顺铂用 0.9% 氯化钠注射液复配后,模拟临床输注条件,在用避光袋包裹输液瓶的避光条件下放置 4 , 8 和 24 h 的降解分别为 0.72 %和 0.94 %、 0.50 %和 0.40% 、 1.37% 和 0.16% ;而在模拟病房非避光条件( 90~1 050 lx )下放置 4 , 8 和 24 h 的降解分别为 2.22% 和 2.41% 、 4.98% 和 3.28% , 4.89% 和 4.97% 。 结论 顺铂复配后在室温避光条件下 24 h 内是稳定的,在模拟临床非避光条件下 24 h 内的降解小于 5% 。因此,临床输注时能在输液包装上套上避光输液套更好,而不必使用避光输液器;如果不具备避光输液套,按普通输液操作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