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97篇
  免费   2691篇
  国内免费   1384篇
耳鼻咽喉   191篇
儿科学   417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1366篇
口腔科学   350篇
临床医学   2761篇
内科学   2173篇
皮肤病学   186篇
神经病学   565篇
特种医学   864篇
外科学   1906篇
综合类   7114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2936篇
眼科学   234篇
药学   2681篇
  42篇
中国医学   2693篇
肿瘤学   1206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803篇
  2021年   992篇
  2020年   901篇
  2019年   501篇
  2018年   518篇
  2017年   684篇
  2016年   523篇
  2015年   970篇
  2014年   1342篇
  2013年   1574篇
  2012年   2343篇
  2011年   2354篇
  2010年   2108篇
  2009年   1936篇
  2008年   1912篇
  2007年   1889篇
  2006年   1653篇
  2005年   1224篇
  2004年   861篇
  2003年   688篇
  2002年   531篇
  2001年   469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血栓前体蛋白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血栓前体蛋白(TPP)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监测中的意义,及制定术后抗凝治疗的合理方案。方法:比较抗凝组(60例)和对照组(20例)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TPP,并比较抗凝组中有、无房颤的病人华法林用量、INR和TPP,对抗凝组病人TPP和INR的关系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各组的INR和血浆TPP浓度。结果:抗凝组与对照组相比,TPP低、INR高。抗凝组有房颤者的血浆TPP浓度高于窦性心律者。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PP和INR无明显相关性。出血病人的血浆TPP浓度明显低于正常高限(6μg/ml)。结论:TPP是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理想的辅助监测指标。术后有房颤心律者的血栓栓塞危险性增加。抗凝治疗应同时检测INR和TPP。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L158,809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西拉普利对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成因子(TGF—β1)表达和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在不同葡萄糖浓度(5.6mmol/L和30mmol/L)和药物浓度(1、10、100和500μmol/L)下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于24、48和72h后测定细胞增殖。然后将系膜细胞分为低糖(5.6mmol/L)对照组(LG)、高糖(30mmol/L)对照组(HG)、L158,809(10μmol/L)组和西拉普利(10μmmol/L)组,48h后,分别用RT-PCR法测定TGF-β1表达,ELISA和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GF-β1、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胶原浓度。结果:与低糖对照组相比,高糖对照组系膜细胞过度增殖,细胞上清液中TGF-βl、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胶原浓度明显升高,TGF-βlmRNA表达也显升高;而L158,809组和西拉普利组TGF-β1和细胞外基质(ECM)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高糖对照组,且TGF-β1mRNA水平亦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高糖可刺激体外培养系膜细胞过度增殖,TGF-β1表达增高,ECM蛋白分泌明显增加,而L158,809和西拉普利均可抑制高糖环境下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83.
烧伤血清刺激对大鼠肠上皮细胞结构和粘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观察烧伤血清对体外肠上皮细胞 (IEC)骨架和细胞生物力学 (粘弹性 )的影响。 方法 培养大鼠肠上皮细胞株IEC 6 ,用烧伤血清刺激后 ,通过细胞骨架免疫组化、细胞ELISA法定量分析以及粘弹性测定技术 ,动态观察IEC致伤前后的变化。 结果 IEC在烧伤血清作用早期 ,骨架蛋白的表达即明显降低 ,微丝、微管蛋白阳性信号减弱 ,细胞粘弹性下降。 结论 细胞骨架的损伤可引起细胞脆性增加、粘弹性下降 ,导致细胞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这种变化 ,可能直接参与烧伤后肠上皮细胞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4.
乌鲁木齐市家蝇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家蝇对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防制对策。方法 常规微量点滴法。结果 对溴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在24.00-253.67;对敌敌畏的抗性系数在11.44-53.24;对二氯苯醚菊酯抗性系数在9.29-36.10,对氯氰菊酯的抗性系数在2.32-9.62。结论:8年来家蝇对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在不断上升,仍保持较高水平,但迅速上升的趋势开始减缓。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治疗和总结其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2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良性肿瘤和10例恶性肿瘤均能完整切除,只有3例恶性肿瘤行非完整性切除,其中1例两周内复发于术后28d死亡。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IVP、BUS、CT和MR检查对手术前的准备和受累器官的正确估计非常重要,对复发性肿瘤再次或多次手术可以提高治愈率甚至治愈。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 (RSG)联合胰岛素 (INS)治疗单用INS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 2型糖尿病 (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8例单用INS疗效不佳的老年 2型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 3 4例 :对照组继续使用合适剂量的胰岛素治疗 ;治疗组在原剂量胰岛素的基础上加服RSG 4mg/d共 2 0周。观察治疗后 4周及 2 0周患者的空腹血糖 (FBG)、餐后 2h血糖 (P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2 4h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每日INS用量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 4周后FBG、PBG下降 (P均 <0 0 5 ) ,治疗 2 0周后以上指标下降更显著 ,并使HbA1C、UAER、舒张压、TG及平均每日INS用量下降 ,差异具显著性 (P均 <0 0 5 ) ;对照组治疗后血糖及HbA1c也有一定下降 ,但INS需要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 RSG确实能有效改善老年 2型DM患者的血糖控制 ,治疗安全有效。该药还能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一些异常 ,从而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7.
女性飞行学员高空飞行生理生化耐受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高空缺氧耐力训练前后生理、生化角度探讨中国女飞行员驾驶战斗机的可行性,在地面模拟高空缺氧及高空飞行训练前后行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血尿酸(BUA)、肌酸激酶(CK)、血红蛋白(Hb)、乳酸(BLA)、肌酐(Cr)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测定,并与男飞行学员的测定结果比较.发现男女飞行学员的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Cr、CK、BUA和AST均无显著性差异;女飞行学员在高空耐缺氧Hb代偿反应高于男飞行学员(P<0.05),而BLA水平低于男飞行学员(P<0.05).认为中国女飞行学员在生理生化耐受能力上能胜任飞战斗机.  相似文献   
88.
富氧气体防护下暴发性缺氧大鼠大脑超微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亚细胞水平观察大鼠在12 000m高度暴发性缺氧及富氧气体防护时大脑顶叶皮质组织超微结构变化,为高空暴发性缺氧的防护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地面对照组、3000m对照组、12000m暴发性缺氧组、12000m吸90%富氧气体防护组、12000m吸100%氧气防护组、12000m吸50%富氧气体防护组,每组4只。于低压舱内暴露于12000m高度30min,然后将动物即刻处死,取大脑顶叶皮质层组织,制成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与地面对照组相比,随着吸氧浓度的降低,实验组缺氧程度加重,主要表现为脑组织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结构模糊不清,核及胞质内线粒体、内质网扩张,突触小泡减少等,以12000m暴发性缺氧组及吸50%氧气防护组明显。结论 吸100%和吸90%富氧气体防护效果是理想的,与地面对照组和3000m对照组的结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8—12d,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和压力喷射给药方式,钳制电压为-80mV,记录3、48μg∥ml异丙酚对100μmol/LNMDA诱发NMDA受体通道电流的影响;然后用7-氨基丁酸(GAB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100μmol/L阻断GABA.受体,观察3、48μg/ml异丙酚对NMDA受体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 3、48μg/ml异丙酚抑制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并直接激动GABA.受体,使Cl.内流,产生外向超极化的GABA电流,从而间接抑制NMDA受体通道电流。用荷包牡丹碱100μmol/L阻断GABA.受体后,3、48μg∥ml异丙酚仍可抑制100μmol/LNMDA诱发的NMDA受体通道电流(P〈0.05)。结论 异丙酚通过激活GABA.受体影响NMDA受体通道电流,对NMDA受体通道也有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0.
多发性颅骨内血管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性颅骨内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报告1例多发性颅骨内血管瘤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该疾病的X线、CT、MRI和DSA等临床特征,探讨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多发性颅骨内血管瘤临床上极为罕见,大约占所有骨肿瘤的0.2%。X线平片检查见整个颅骨内蜂窝状改变,CT、MRI显示颅骨溶骨性病变或糜烂并向颅内外发展,DSA造影病变无染色,病理显示大小不等的异常血管,骨结构异常以及出血征象。外科治疗效果不佳。结论多发性颅骨血管瘤为颅骨内破坏性病变,涉及整个颅骨的多发性颅骨血管瘤,外科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