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52篇
  免费   1897篇
  国内免费   1045篇
耳鼻咽喉   170篇
儿科学   265篇
妇产科学   124篇
基础医学   1263篇
口腔科学   320篇
临床医学   2163篇
内科学   1527篇
皮肤病学   212篇
神经病学   564篇
特种医学   944篇
外科学   1702篇
综合类   5545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065篇
眼科学   169篇
药学   2178篇
  38篇
中国医学   1740篇
肿瘤学   900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608篇
  2021年   698篇
  2020年   702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350篇
  2017年   548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742篇
  2014年   1005篇
  2013年   1161篇
  2012年   1719篇
  2011年   1810篇
  2010年   1625篇
  2009年   1414篇
  2008年   1520篇
  2007年   1535篇
  2006年   1349篇
  2005年   1059篇
  2004年   791篇
  2003年   651篇
  2002年   558篇
  2001年   447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1例易性癖男变女变性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后经鼻腔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需行胃肠减压的患者随机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置胃管,观察组用1%盐酸丁卡因滴鼻厦舌根部,麻醉生效5min后置胃管。结果 观察组置胃管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恶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置管后对照组血压、心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 表面麻醉置胃管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亚甲蓝甘油合剂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按国际头面痛学会分类委员会确定的诊断标准,10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亚甲蓝甘油合剂组(n=54),B组为单纯甘油合剂组(n=54);采用徐贵印推荐的三维测角穿刺半月神经节进行封闭治疗,对治疗后1周、3个月和2年分别进行疗效评判和随访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3个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没有明显差异,2例出现视力下降,3例因解剖变异未能穿刺成功,仅在卵圆孔周围进行了注射,外加眶下孔以及骸孔封闭。结论亚甲蓝甘油合剂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远期疗效优于单纯甘油合剂,且亚甲蓝对神经未见明显损害(经2年随访)。  相似文献   
23.
两种鼠蚤成熟过程中组织化学研究Ⅰ糖原和PAS物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等单蚤Monopsyllns anisus(Rothchild)和级慢细蚤Leptopsylla segnis(Schoenherr)吸血消化成熟过程中糖原和PAS物质的变化。方法:用高碘酸-希夫反应(Periodic acid-Schiff reaction PAS)法显示未吸血蚤、吸血后不同消化时间蚤体内糖原和PAS物质。结果:2种蚤糖原和PAS物质以脂肪体含量最高。吸血后成蚤消化道各部分PAS反应均有增高,不同消化时间(24、48、72h)不存在显著差异。2种蚤中雌蚤吸血后卵黄细胞发育过程中PAS反应的变化相似,但不等单蚤发育较缓慢细蚤迟缓。结论:吸血将导致2种蚤消化道糖原不同程度的增加。亦能促进雌蚤卵黄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齿槽裂修复治疗的目的、方法以及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 查阅1950年至2006年有关齿槽裂修复的文献,归纳文献中报道的不同方法,并评价其各自的优缺点。结果 齿槽裂修复的主要目的:关闭口鼻瘘;建立稳定、连续的上颌骨牙弓;为牙齿萌出提供基础;为上唇和鼻底提供稳定支架。主要治疗方法:植骨术;牵引成骨技术;组织工程骨和生长因子应用;引导骨再生技术。患者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是9~11岁时混合牙列期。结论 在9~11岁混合牙列期手术,以髂骨松质骨为移植材料被认为是修复齿槽裂的主要手段。牵引成骨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和引导骨再生技术,将是齿槽裂修复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卡铂碳包铁纳米笼壳聚糖微球 ( carboplatin-Fe@C-load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 , C - Fe@C-CN )结合磁场在移植性肝癌大鼠模型体内的靶向分布情况和药动学过程。 方法 建立移植性肝癌大鼠模型 40 只为 A 组, 正中开腹行肝动脉插管,按卡铂 5 mg·kg-1 体重注入 C-Fe@C-CN 的生理盐水分散液,以肿瘤组织为靶区施加 0.5 T 磁场 30 min 。分别在给药后 0.25 , 0.5 , 1 , 3 , 6 , 12 , 24 和 48 h 各时间点,每组取 5 只大鼠处死,采集血浆、靶区肿瘤、非靶区肝、肾、脾和肺组织标本,石墨炉原子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和组织中卡铂浓度,药物浓度数据用 3P87 药动学程序分析处理,并组织学 观察 C-Fe@C-CN 的在各脏器分布情况。 另 40 只健康大鼠为 B 组,以左肝叶为靶区,给予相同的处理作为对照。 结果 A 组靶区肿瘤组织 <> c max 是 65.21 μg·g-1 ,为 B 组靶区肝组织( 38.47 μg·g-1 )的 1.7 倍。 48 h 时 A 组靶区肿瘤组织药物浓度是 7.27 μg·g-1 ,为 B 组靶区肝组织( 3.11 μg·g-1 )的 2.3 倍。 A 组靶区肿瘤组织 AUC 是 906 mg·h·L-1 ,为 B 组靶区肝组织( 421.34 mg·h·L-1 )的 2.2 倍。 2 组药动学参数值相近。病理学观察 显示, C-Fe@C-CN 在磁场作用下聚集于肿瘤细胞间隙中,并可栓塞于部分细小动脉。非靶区肝组织内少见 C-Fe@C-CN 的聚集和栓塞的血管。 结论 C-Fe@C-CN 在体内具有长循环和缓释特性,在磁场的引导下对肿瘤组织具有更强的靶向性,成倍提高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延长维持时间。  相似文献   
26.
下半面部除皱术的综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中年人下半面部皮肤松弛整形时,对不同特点的患者进行不同的手术设计,使面部有明显且理想的改善。方法:通过23例就医者面部的综合设计,采用耳前耳屏切口下半面部SMAS筋膜提紧术,结合下颌吸脂、脂肪移植填充、祛眼袋术及隆鼻术,达到一个理想的面部除皱效果。结果:本组患者23例,年龄28~56岁,女性21例,男性2例,下半面部除皱术结合眼袋手术14例,下半面部除皱术结合下颌吸脂12例,其中有9例行脂肪移植术,下半面部除皱术结合隆鼻4例。通过23例患者面部的综合设计,将面部皮肤提紧术、吸脂术、脂肪移植术、隆鼻术、祛眼袋术结合进行,患者均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对面部松弛的患者,应综合考虑,发现患者的缺陷,精心设计,减少创伤,手术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Mta-1mRNA与蛋白表达,分析其与BTCC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BTCC组织Mta-1mRNA与蛋白的表达;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Mta-1与BTCC的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及复发间的关系。结果:①Mta-1mRNA与蛋白在BTCC中高度表达,其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6%、73.8%,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BTCC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肿瘤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肿瘤转移组高于无转移组(P<0.05)。②经非参数相关分析发现,Mta-1蛋白与Mta-1mR-NA表达呈高度正相关,Rs为0.945,P=0.000;CD34标染的微血管密度(MVD)与Mta-1mRNA与蛋白表达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2、0.683,P=0.000。结论:①Mta-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高度表达,并随着肿瘤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与肿瘤的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②Mta-1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可能与促进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8.
Objective Based on the Helical Ventricular Myocardial Band (HVMB) theory proposed by Torrent-Guasp,the ventricular myocardial hand extends from the root of the pulmonary artery to the root of the aorta with two helical coils.This new theory is considered as a revolutionary concept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global, three-dimensional and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ven- tricular myocardium. No repot had described techniques for disecting HVMB while keepin~ the integrity of the coronmy artery sys- tern. We explored techniques for dissecting HVMB in swine.Methads 33 fresh swine hear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ll groups, 3 bearts in each. 160% barium sulfate (type I)suspmmion was injected into the coronary artery system. The coronary arteries were li- gated. The strial tissue was removed following puuing the hearts in boiling water then cooling for several hours. The superficial coro- nary vessels and fat tissue around the atrio-ventricular taxi inter-ventricular sulcus we~'e preserved. Some branches of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distal segment, of posterior descending branch, and middle and distal segment of obtuse marginal branches were mu- tilated appropriately. HVMB dissection was completed with fingers in accordnce with Torrent Guasp' s technique. Results A contin- ued bundle of muscle, originated at the root of pulmonary artery and ended at the root of aorta, was unwrapped along the major dire- tion of the cardiac muscle fiber in all of the 33 hearts with spating of the coronary artery. The swine hearts' ventricular myocandium was cumosed of two loops, with basal loop firm the root of the pulmonart artery to the anterior papillary muscle and apical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anterior papillary muscle to the root tithe aorta. Each loop consisted of two segments: the right segment-coincid- ing with the right ventricular free wall and the left segment-coinciding with the basal d the left ventricular free wall. Posterior papillary muscle, which belongs to the descendant segment, denmrcated the border between the descendent and the ascendant of the HVMB's apical loop. Conclusion Although controversies about the theory of the HVMB remain, we have dissected the HVMB in the swine hearts' ventricular myocardium successfully with sparing of the coronary artery systems. This dissection procedure provides technical information for the studies of associated diseas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VMB.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成人阴茎进行三维数字化图像分析,为阴茎整形修复获得手术前后形变参数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精确的形态学数据。方法采用Angel数字快速测量诊断系统,分别测量200例正常成人阴茎安静状态和勃起时的长度、周长、以及勃起时角度与阴茎长度、周径的关系。结果随着年龄和身高增长,阴茎也随之增长;身高与阴茎长度不成正比;阴茎勃起时随着角度的增加硬度增强,但勃起硬度变化时阴茎体积无明显变化。结论从不同径线不同角度对阴茎进行计算机三维测量分析,为阴茎整形修复术前设计、术后效果评价提供重要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是否进行腭咽肌肉重建的两组腭裂修复术后患者鼻咽内窥镜的比较观察,了解腭咽部肌肉重建术后腭咽闭合状况的改变。方法将41例腭裂术后患者,按照在腭裂修复时是否进行腭咽肌肉重建分为重建组(22例)和非重建组(19例),以鼻咽纤维内窥镜记录静态和发音时腭咽闭合运动状况,对两组患者腭咽闭合运动类型和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重建组静态腭咽腔形态较非重建组明显缩小,各壁光滑丰满,未见软腭鼻腔面V型缺损畸形;动态时以环状闭合为主。非重建组静态腭咽腔形态较大,可见软腭鼻腔面V型缺损畸形;动态时以冠状闭合为主。经比较重建组腭咽闭合良好率(90.91%)明显优于非重建组(37.31%)。结论鼻咽内窥镜观察证实腭咽肌肉重建腭裂修复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恢复明显优于非重建组。腭裂修复术时重建腭咽肌肉有助于缩小腭咽腔和更易于达到良好的腭咽闭合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