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9篇
  免费   1006篇
  国内免费   559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179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552篇
口腔科学   151篇
临床医学   1008篇
内科学   973篇
皮肤病学   88篇
神经病学   160篇
特种医学   309篇
外科学   678篇
综合类   2433篇
预防医学   1020篇
眼科学   239篇
药学   1123篇
  21篇
中国医学   929篇
肿瘤学   462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415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464篇
  2013年   560篇
  2012年   833篇
  2011年   914篇
  2010年   847篇
  2009年   665篇
  2008年   676篇
  2007年   676篇
  2006年   577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了解长沙市大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的社会网络特征与多性伴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运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于2017年9月—2018年3月,在长沙市通过连续样本抽样及滚雪球抽样法招募大学生MSM,并进行匿名问卷调查。 结果 有效调查214人,共提名800名社交网络成员和430名性网络成员。多性伴MSM占47.6%。社交网络大小、社交网络密度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分别为6(3.75, 6)、0.1(0, 0.5)。性网络大小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为2(2,3),性网络密度为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做过HIV检测(OR=2.688, 95%CI:1.336~5.407)、有偶然性伴 (OR=2.409, 95%CI=1.619~3.583)、社交网络大于5人(OR=2.163, 95%CI=1.093~4.280)、性网络与社交网络重合程度高者(OR=0.624, 95%CI=0.412~0.945),有2个或以上性伴的可能性大。 结论 大学生MSM多性伴行为普遍,且与部分社会网络特征相关,建议通过同伴进行社会网络干预,预防大学生MSM群体中HIV传播。  相似文献   
92.
目的:全面检索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预防与营养治疗的专家建议、指南及相关文献,就COVID-19预防与营养治疗策略做一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官方网站以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相关数据库,纳入有关COVID-19预防与营养治疗的推荐方案(截止日期到2020年4月1日),分类汇总分析。结果:共检索出中文文献20篇,发表时间为2020年1月至3月。其中膳食营养预防5篇、营养治疗专家建议6篇、指南1篇、危重症病人规范化营养治疗路径1篇、营养评估1篇、个体化1篇、呼吸系统疾病营养支持系统评价1篇及特殊人群4篇。结论:合理的营养膳食以及时机恰当、方案个体化、监护常态化的营养支持是COVID-19预防及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临床应在规范的前提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远红外止咳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玉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α2b干扰素联合远红外止咳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肺部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联合远红外止咳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对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改善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先天性心脏位置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组患儿10例,应用超导磁共振仪,选用心电图门控自旋回波技术(SE),电影磁共振(cine-MRI)及磁共振造影(MRA)进行诊断,所有病例均经X光胸片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3例同时进行心血管造影(Angio)检查,一例经手术治疗,结果:MRI准确显示本组患者的心脏和/或内脏位置异常,诊断结果包括右旋心4例,镜像右位心3例,中位心2例及孤立性左位心1例。结论:MRI能准确诊断先天性心脏位置异常。  相似文献   
95.
运动对血压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动对血压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单盲设对照组及运动组各36例,运动后3个月复查血压、血糖、血脂岛素、血脂及体重指数。结果:3个月后复查血胰岛素及血脂,测体重指数及血压,血脂岛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性,收缩压、舒张压运动组与运动前比较有明显下降。结论:运动能使血压下降,并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脂代谢,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中药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我料对1996年12月-1999年12月收往的毛细支气管炎的婴儿分组治疗。对照组给予抗菌素、抗病毒、平湍、纠酸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应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肺平湍汤”服用3-5日。结果:加用清肺平湍汤,可使患儿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缩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说明中药清肺平湍汤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可达到尽快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大鼠去势后胸腺变化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去势对大鼠胸腺淋巴细胞超微结构与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于去势大鼠术后2周、4周、6周、8周后,取胸腺组织进行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实验表明去势导致胸腺淋巴细胞结构坏死,或者细胞器严重受损。结论:去势后胸腺淋巴细胞形态和功能均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98.
目的寻找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13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 (LOH)区域,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TSG)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采用 荧光标记的引物和3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分析了20例GBM13号染色体上14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 LOH。结果在60%GBM的13号染色体上观察到LOH,在45.8%可提供信息位点存在LOH。其中13q的 LOH率明显高于13p,13q和13p的LOH率分别为60%、27%。在13q上的下列位点上检测到较高的LOH率 (>50%)13q14.1-14.3上D13S153,13q12-14.2上的D13S217-D13S263,13q21.2-32上的D13S156-D13S265。 结论13号染色体可能在GBM的分子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13q14.1-14.3上的D13S153位点、13q 12-14.2上的D13S217-D13S263和13q21.2-32上的D13S156-D13S265间区域可能存在多个与GBM相关的肿瘤 抑制基因,可能包括RB1以及不同于RB1的其他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99.
我国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着心理康复需求,中医药对其有良好的干预效果。目前已有肿瘤相关西医心理指南及标准治疗方案发表,然而中西医结合及中医干预方案仍有待规范。结直肠癌作为中国高发病率、长生存期的肿瘤,其根治术后的时期作为中西医结合心理康复的良好切入点,前期已有一定基础的研究发表。为规范该类疾病的诊疗及随访,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心理问题的效果,202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早中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中西医结合心理康复干预指南》,包含12条推荐意见。该指南为结直肠癌领域首个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指南,但受限于相关研究的数量与质量,未来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结果的发表以促进其更新完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药用昆虫凹纹胡蜂Vespa velutina auraria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和解析。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联合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作为炎症模型,探讨提取物及单体对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从凹纹胡蜂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邻苯二酚(1 )、对羟基苯甲醛(2 )、对羟基苯丙酸甲酯(3 )、4-羟基苯醋酸乙酯(4 )、3,4-二羟基苯乙醇(5 )、3,4-二羟基苯酰乙醇(6 )、3,4-二羟基苯甲酸(7 )、N-乙酰基-2-乙氧基-2-(3,4-二羟基苯基)乙胺(8 )、2-(2-羟基丙酰氧基)丙酸甲酯(9 )、对甲氧基苯甲醇(10 )、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11 )、α-乙基葡萄糖苷(12 )、2-羟基-3-苯基丙酸甲酯(13 )、N-乙酰基-2-(3,4-二羟基苯基)乙胺(14 )、对甲基苯乙醇(15 )和胸腺嘧啶(16 )。凹纹胡蜂醇提物及提取物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在300 μg/mL时均能有效减少由LPS联合IFN-γ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基因相对表达量;化合物2356911 对LPS联合IFN-γ诱导RAW264.7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表达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 凹纹胡蜂醇提物及不同极性部位能降低炎症细胞中iNOS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化合物116 均为首次从凹纹胡蜂分离鉴定,其中2356911 可能为潜在的活性单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