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4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290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286篇
口腔科学   119篇
临床医学   660篇
内科学   391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158篇
外科学   531篇
综合类   1361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404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508篇
  5篇
中国医学   481篇
肿瘤学   23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目的研究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情况及对居民健康危害程度,为伤害的预防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居民病伤死亡报告系统,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进行编码。用人口统计学对1988~2004年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意外伤害死亡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结果1988~2004年广州市荔湾区居民意外伤害平均死亡率为27.2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9.82/10万,意外伤害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51%。意外死亡的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65∶1。意外伤害死亡在全死因中居第5位,但在YPLL顺位中居第2位。结论意外伤害已对该区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制定不同的伤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欧阳东 《中国医院》2006,10(10):21-23
阐述了节能建筑的特点,分析了建筑节能设计规程及标准的特点,并结合中国的资源状况和北京的能耗现状,论述了医院建筑电气专业的具体设计做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针对微笑时鼻唇部出现上唇上提并短缩,鼻小柱下方褶沟,上唇牙龈外露等现象,探讨一种治疗上唇短缩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经口或鼻前庭切口,将鼻小柱根部鼻中隔降肌肌纤维切断及部分切除,并广泛剥离使上唇下降.结果 共为27例上唇短缩畸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9例采用了双侧鼻小柱外侧与前庭基底贯穿切口,18例采用了上唇唇龈沟切口.通过手术,患者获得微笑时上唇中部适度降低,鼻小柱下方褶沟变浅或消失,上唇牙龈外露消失的效果.6例患者还在手术矫正上唇动态短缩畸形的同时,实施了鼻整形术.通过手术可矫正鼻唇牙龈部的综合动态缺陷,获得满意的美学效果.结论 手术方法治疗上唇短缩畸形,可改善患者微笑时的表情,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菠菜乙醇酸氧化酶cDNA并构建其酵母表达载体。方法:从新鲜菠菜叶子中提取总RNA,用RT-PCR法扩增菠菜乙醇酸氧化酶编码区cDNA并插入pMD-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将此cDNA构建入P.Pastoris酵母表达体系中的pPIC3.5k上的SnaBI/NotI位点,进行PCR筛选和限制性酶切鉴定。结果:测序表明获得的基因为乙醇酸氧化酶cDNA序列,与国外文献报道的序列相比有约98%的同源性;重组质粒的SnaBI/NotI双酶切证明构建正确。结论:菠菜乙醇酸氧化酶cDNA克隆及重组质粒pPIC3.5K-GO的获得,为酵母表达菠菜乙醇酸氧化酶提供了前题条件。  相似文献   
15.
Ostial PV Isol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ulmonary vein (PV) isolation by elimination of spike potentials has been reported to cure drug refractory atrial fibrillation. Because of the heterogenous morphology of the PVs, sequential electroanatom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PVs was performed in 39 patients (group A), who underwent subsequent PV isolation by interruption of all conductive myocardial fibers by distinct RF current applications using a "lasso" approach. In group B (157 patients), only biplane two-dimensional fluoroscopy was performed to guide the diagnostic and the ablation catheters. After reprocedures (in 7% of patients in group A and 22% of group B), which depicted a recurrence of a spike potential inside or at the ostium of  >1 previously isolated PV in all restudied patients, stable sinus rhythm was documented in 69% of patients in group A and 60% of patients in group B. Reasons for the relapse of the previously eliminated spike potentials include a temporary ablation effect and a too distal interruption of the conducting myocardial fiber. Detailed knowledge of the individual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y enhanced the clinical success rate of PV isolation but is time-consuming using CARTO   (8.0 ± 1.7 vs 5.0 ± 1.6, P < 0.001)   . Further technical improvement to fuse the individual three-dimensional anatomy and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markers to a composed "electroanatomic" map may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 in the future. (PACE 2003; 26[Pt. II]:1624–1630)  相似文献   
16.
吸碘率曲线下面积与Graves病^131I治疗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31I治疗格雷夫斯(Graves)病的疗效与吸碘率曲线关系以探讨确定个体化给药剂量的可能。材料和方法:152例应用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根据疗效被分为治愈组和未愈组,比较两组间年龄、甲亢病史、甲状腺重量、血清游离T4、131I治疗剂量、24小时吸碘率以及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等。结果:两组间患者在甲状腺重量、甲亢发病时间、服药剂量、血清游离T4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未愈组患者年龄小于治愈组,两组间24小时最大吸碘率间无明显差异,但治愈组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72.6±18.1)明显小于未愈组(81.5±15.4,P<0.005)。所有131I治疗患者的24小时最大吸碘率(88.2±12.5)明显大于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75.8±17.6,P<0.001)。结论:Graves病患者吸碘率曲线下面积较24小时最大吸碘率更能够反应甲状腺组织的摄碘功能,可能是用来指导给药量计算的更好参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MCI)患者血清维生素E(VitE)、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 ,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1∶1配对病例对照设计 ,受试者均于晨 7时空腹抽静脉血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 4 5例老年MCI患者和 4 5例健康老年人血清VitE ,SOD和MDA的含量。结果 老年MCI患者血清VitE含量及SOD活性显著低于健康老年人 (P <0 .0 1) ,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老年人 (P <0 .0 1)。结论 以MDA为代表的自由基代谢产物参与了MCI的病理生理过程 ;临床上应给予外源性VitE以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8.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评估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已成为我国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病因。全国20余家大型医院回顾性研究发现,UC住院病例逐年增多,其中重症病例占21.7%,并发症又占其中60%,危重病例相应增多,值得临床医师重视。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与评估1.首先根据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张力带固定法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锁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后张力带固定法治疗。术后随诊分析。结果:所有骨折均在半年内愈合。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结论:张力带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量下颌角间宽与颧弓深度、颧弓长度及下颌角厚度并进行相关分析,以期在活体上通过测量下颌角间宽来推算颧弓深度、颧弓长度、下颌角厚度,为临床行颜面美容矫治术及复合体的制作提供相关资料。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颜面骨正常的成人男性尸体50具,按《人体测量方法》,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下颌角间宽、左右两侧颧弓深度与长度、下颌角厚度。结果:颧弓深度、颧弓长度、下颌角厚度与下颌角间宽其相关系数分别是,颧弓深度为0.649(P=0.001),颧弓长度为0.584(P=0.001),下颌角厚为1.0(P=0.001),颧弓深度、长度左、右无明显差别。结论:临床采用测量下颌角间宽来推算颧弓深度、颧弓长度及下颌角厚度具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