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构建小鼠Ufm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并实现该基因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中的稳定表达抑制.方法 根据小鼠Ufm1基因设计两条RNA干扰序列,合成靶序列双链DNA,与pFU-GW-RNAi载体连接,PCR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pFU-GW-RNAi载体、pHelper 1.0载体及pHelper 2.0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颗粒,并测定其滴度,随后感染RAW264.7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将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及RNA干扰慢病毒感染组,用Real-time PCR检测Ufm1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 PCR扩增检测阳性菌落和测序证实,shRNA片段完全正确插入慢病毒载体pFU-GW-RNAi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293T细胞呈绿色荧光,并测得病毒滴度为9×105 TU/μl.重组慢病毒感染RAW264.7后,用Real-time PCR检测到Ufm1基因mRNA的表达受到抑制.结论 成功构建了小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并能够在RAW264.7细胞中有效沉默靶基因.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超声表现。方法 对4501名孕妇(均为单胎妊娠)进行系统胎儿超声检查,采用四腔心切面头侧偏转法筛查胎儿心脏畸形,观察心脏位置、心尖指向、心房及心室大小、瓣膜启闭情况、大动脉起源、大动脉交叉关系及内径、血管数目、内部血流情况等。结果 4501胎受检胎儿中,先天性心脏病29胎,产前超声检出26胎,其中心脏位置异常或心尖指向异常1胎,双侧心房和(或)心室大小不对称13胎,大动脉交叉关系消失2胎,大动脉内径异常4胎,血管数目异常3胎,相对气管位置关系异常1胎,血流性质异常17胎。结论 心脏位置异常、心尖指向异常、双侧心房和(或)心室大小不对称、大动脉交叉关系消失、内径异常、数目异常及相对气管位置关系异常、内部血流异常均是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征象或线索。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不同的输液次序对β-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注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溶液的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共实施静脉穿刺184例次,在输注β-七叶皂苷钠溶液后续用其他非刺激性液体输注;对照组共实施静脉穿刺172例次,将β-七叶皂苷钠溶液输注置于最后。治疗结束后,判断并比较两组患者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9.7%,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溶液时,输液次序搭配不当是导致静脉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胸椎结核经胸入路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拟行经胸入路胸椎结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前、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于入院第1天,术后1d,术后7d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动脉血气分析,比较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1秒量比用力肺活量(FEV/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7d干预组VC(t分别为6.326,5.276)、MVV(t分别为5.958,4.742)、FEV1(t分别为5.656,4.356)、FEV1/FVC(t分别为5.066,4.866)、PaO2(t分别为8.937,6.837)、SaO2(t分别为5.213,4.113)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48.7±3.1)%比(40.7±2.5)%,(44.3±3.2)%比(38.2±2.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157,2.557;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经胸入路胸椎结核手术患者的肺功能,预防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85.
1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农民,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白天嗜睡6年于2010年1月13日来我院就诊,查体:身高162 cm,体重90 kg,鼻中隔偏曲,扁桃体1度肥大,血压138/80 mmHg(1 mmHg=0.1333 kPa)(服用贝那普利后)。  相似文献   
86.
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中药学专门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术学位中药学硕士生有明显区别。我校基于教育创新基地的中药学硕士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着重于提升研究生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和行业适应性,符合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可应用于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相似文献   
87.
目的:测定栀子药材中多糖的含量以及比较不同产地栀子多糖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以葡萄糖为标准品,葡萄糖浓度在4.0~24.0μg/ml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加样回收率、稳定性均良好,3批栀子多糖的平均含量为6.59%。江西临川产栀子多糖的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中药栀子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心内科临床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培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院心内科于2018年4月在护士培训中实施分层培训,对比培训前后1年内护士综合能力评分;分别选取培训前后1年内200例患者,对比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护士基础护理、病房护理、专科护理、服务态度等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心内科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护士分层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综合技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视神经损伤后视神经和神经内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变化,探讨视神经损伤的机制。方法建立家兔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视神经及神经内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视神经损伤0.5h后,轴突部分肿胀,髓鞘疏松,微管、微丝排列出现紊乱,线粒体肿胀,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吞饮小泡和微绒毛明显减少;损伤6h后,线粒体出现髓样变和空泡样变性,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管腔变窄;损伤12h后,轴突空泡样变性,髓鞘脱失,毛细血管周围间隙增宽;损伤48h后,轴质密度增加,部分髓鞘板层完全分离,微管、微丝及线粒体发生颗粒性溶解,内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出现广泛变性;损伤96h时,轴索崩解呈空泡状变性,髓鞘更广泛崩解,毛细血管扩张破裂,红细胞外溢。结论视神经损伤早期轴突肿胀、空泡样变性,线粒体水肿变性,微管、微丝数量减少;视神经内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90.
医院综合统i计信息服务系统开发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介绍了根据“军字一号”工程的信息资源开发的“医院综合统计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技术要点,并详细阐述整个系统开发过程、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