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95篇
  免费   2694篇
  国内免费   1752篇
耳鼻咽喉   138篇
儿科学   374篇
妇产科学   94篇
基础医学   1424篇
口腔科学   428篇
临床医学   2781篇
内科学   2239篇
皮肤病学   211篇
神经病学   677篇
特种医学   987篇
外科学   2005篇
综合类   6769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872篇
眼科学   279篇
药学   2915篇
  32篇
中国医学   3163篇
肿瘤学   950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867篇
  2021年   1078篇
  2020年   995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476篇
  2017年   690篇
  2016年   513篇
  2015年   937篇
  2014年   1198篇
  2013年   1619篇
  2012年   2380篇
  2011年   2571篇
  2010年   2251篇
  2009年   1860篇
  2008年   1861篇
  2007年   1782篇
  2006年   1543篇
  2005年   1305篇
  2004年   803篇
  2003年   721篇
  2002年   638篇
  2001年   596篇
  2000年   440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改进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采用改进的四联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的效果。方法38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根治术后行一期改进的四联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改进包括:①肛门内括约肌改进为双层双套环;②肛门外括约肌改进为肛门外括约肌浅部与深部重建;③直肠角改进为肛提肌切缘牢固地缝合于肛门括约肌外面与结肠前壁;④直肠瓣改进为三个人工直肠瓣。结果38例术后肛门外形、功能及远期生存率均更为优良,术后肛门功能测试的总优良率达94·73%,远期生存率高达76·32%。结论改进的四联术原位肛门重建术的效果良好,改进术式的设计也更符合正常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新型复合生物陶瓷 (ZrO2 -CBC)对体外培养的胎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探讨ZrO2 -CBC的细胞相容性 .方法 :将ZrO2 -CBC与胎鼠成骨细胞体外共同培养 15d ,通过细胞计数、ALP活性检测和流式细胞仪法评价ZrO2 -CBC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 ,实验早期ZrO2 -CBC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无抑制作用 (P >0 0 5 ) ,后期轻度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 ,并抑制成骨细胞ALP的分泌 (P <0 0 5 ) .结论 :ZrO2 -CBC是一种有前途的牙科种植体材料  相似文献   
83.
原发性肉碱缺乏致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肉碱缺乏致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可能LS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近端肌无力,疲劳不能耐受;血清肌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病理检查示肌纤维内可见大量细小空泡和裂隙形成;MGT染色无破碎红纤维,油红O染色显示空泡为大量脂滴充填;受累纤维以Ⅰ型纤维为主。电镜证实肌纤维内脂滴堆积,可伴有线粒体的轻度增多。改善能量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原发性肉碱缺乏致LSM是一种以易疲劳和肌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脂质代谢障碍性肌病,病理改变以肌纤维内脂滴堆积为主,一般不伴有线粒体结构的明显异常。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4.
C2椎弓根拉力螺钉选择性治疗Hangman骨折   总被引:63,自引:5,他引:58  
目的探讨C_2椎弓根拉力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的适应证,并评估其疗效。方法1998年2月~2000年12月共收治Hangman骨折患者22例。经颅骨牵引有10例骨折获得解剖复位但不稳定,对其中椎体结构完整的8例进一步施行了3.5mmC2椎弓根拉力螺钉内固定。男6例,女2例;年龄18~42岁,平均28.2岁。Levine-EdwardsⅠ型5例,Ⅱ型2例,Ⅱa型1例。脊髓功能FrankelD级2例,E级6例。患者全麻后俯卧于预制好的头-颈-胸石膏床腹片上,取后正中切口,暴露C1~C3后方结构。取C2侧块中点为进钉点,根据C2椎弓根的内缘和上缘走行确定进钉方向,一般为向头端倾斜25°~30°,向中线倾斜30°~35°。应用测深器确定螺钉长度,一般为25~30mm。所有操作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完成。结果手术平均时间70min。未发现术后的早期和晚期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正常,所有骨折均在术后3个月愈合,颈椎活动范围接近正常,未出现C2,3的脱位和拉力螺钉的松动。结论C2椎弓根拉力螺钉技术可使Hangman骨折获得良好的即刻复位,通过骨块间加压恢复C2,3节段的稳定性。其适应证应限于骨折可复位的病例。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观察异丙酚无痛人工流产时静脉注射缩宫素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方法 将 90例Ⅰ级 (美国麻醉协会麻醉术前分级 )早期宫内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 3组 :A组 30例 ,应用 2~ 3mg/kg异丙酚和 1μg/kg枸橼酸芬太尼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 ,手术后期注射缩宫素 1ml,于注射后的 3min内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 ;B组 30例 ,用相同麻醉方法进行无痛人工流产 ,术中不用缩宫素 ,观察指标与方法同于A组 ;C组 30例 ,不用任何麻醉药物进行人工流产 ,在与A组相同的时间注射缩宫素 ,观察指标与方法同于A组。 结果 A组在注射缩宫素后 0 5min ,血压显著下降 ,心率显著增加 ,注射后 2 .5min时 ,血压和心率基本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组和C组无明显血压下降。 结论 异丙酚无痛人工流产时注射常规剂量缩宫素后可致血液循环短暂严重波动 ,应引起临床妇产科医师高度重视 ,特别是对心功能储备较差的患者更应关注。  相似文献   
86.
107例在院伤残军人抑郁自评量表调查研究及多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伤残军人伤残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scale,SDS)为工具,对在院107例特、一等伤残军人进行调查研究。并选择年龄、病程、伤残种类、文化程度、伤残严重度、婚姻等14个因子作自变量,SDS部分作因困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伤残军人SDS与我国SDS常模比较显示伤残军人分明显增高,二者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并且受X2病程、X12康复疗效、X13参与社会工作等因素影响(P<0.01)。结论伤残军人伤残后存在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性开展一些康复措施,有利于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87.
不稳定型下颈椎损伤的手术治疗(附5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下颈椎不稳定性损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月,手术治疗下颈椎不稳定性损伤共56例。参照Aebi及White等人的手术适应证,以前路手术为主;对于难复性颈椎脱位或不伴椎间盘损伤者,行后路施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稳定性评分大于8分的前后柱损伤者,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以Frankel评分系统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损伤节段Cobb角及水平移位来评价复位情况,采用Bohlman的X线片标准判定植骨融合情况。结果Frankel评分术前平均为2.3分,术后3.1分;按Bohlman标准3个月时植骨融合率为80%,6个月时为100%。术前Cobb角平均为8°,术后为1.5°,水平移位由术前的平均3.5mm减小到0.5mm。结论手术治疗下颈椎不稳定性损伤具有改善神经功能、恢复颈椎序列、恢复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可早日下地活动等优点,手术病例及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是否有致压因素及颈椎稳定性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8.
女性飞行学员高空飞行生理生化耐受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高空缺氧耐力训练前后生理、生化角度探讨中国女飞行员驾驶战斗机的可行性,在地面模拟高空缺氧及高空飞行训练前后行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血尿酸(BUA)、肌酸激酶(CK)、血红蛋白(Hb)、乳酸(BLA)、肌酐(Cr)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测定,并与男飞行学员的测定结果比较.发现男女飞行学员的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Cr、CK、BUA和AST均无显著性差异;女飞行学员在高空耐缺氧Hb代偿反应高于男飞行学员(P<0.05),而BLA水平低于男飞行学员(P<0.05).认为中国女飞行学员在生理生化耐受能力上能胜任飞战斗机.  相似文献   
89.
短效催眠药唑吡坦和三唑仑对人体前庭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两种短效催眠药唑吡坦和三唑仑对人体前庭功能的影响 ,为在应急条件下对飞行员服用该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8名受试者 ,采用三阶段交叉双盲给药设计方法 ,分别交叉服用三唑仑 (0 .2 5mg)、唑吡坦 (10mg)、安慰剂 ,每次间隔 1周 ,在服药前 1h及服药后1、2、3、4、6、8、10h分别进行一组前庭功能测试 ,包括视动性眼震 (OKN)、前庭眼动反射 (VOR)、前庭眼动反射固视抑制 (VOR -Fix)、视前庭眼动反射 (VVOR)。结果 :与安慰剂组比较 ,服用唑吡坦和三唑仑后均能显著降低VOR、OKN、SPT增益 ,在服药 2h后降到最低〔VOR :(0 .5 1± 0 .0 4 ) ,(0 .5 2± 0 .0 5 )vs (0 .6 7± 0 .13) ;OKN :(0 .32± 0 .0 2 ) ,(0 .6 2± 0 .0 6 )vs (0 .82± 0 .0 7) ;SPT :(0 .71± 0 .14 ) ,(0 .6 6± 0 .0 6 )vs (0 .93± 0 .0 3)〕。其中唑吡坦对OKN增益的降低要强于三唑仑 ,但这种影响持续时间不长 ,在服药 6h后即消失。两种短效催眠药对VVOR增益、SPT相位及VOR -Fix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唑吡坦及三唑仑对人体前庭功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持续时间较短 ,对人体的空间定向及平衡能力无残留后遗效应  相似文献   
90.
B超测量皮脂厚度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进行皮脂厚度测量 ,探讨B超与皮皱厚度卡尺测定结果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健康成人 2 19例 ,非疾病死亡 10h之内尸体 11例。用B型超声诊断仪和皮皱厚度卡尺分别测量皮脂厚度。 结果 :B超与皮皱厚度卡尺测量值比较 ,二者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结论 :B型超声诊断仪用于临床评价皮脂厚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