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53篇
  免费   1947篇
  国内免费   1324篇
耳鼻咽喉   324篇
儿科学   389篇
妇产科学   82篇
基础医学   1205篇
口腔科学   354篇
临床医学   2358篇
内科学   1710篇
皮肤病学   222篇
神经病学   494篇
特种医学   899篇
外科学   1679篇
综合类   5832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2331篇
眼科学   224篇
药学   2499篇
  34篇
中国医学   1984篇
肿瘤学   896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657篇
  2021年   825篇
  2020年   714篇
  2019年   376篇
  2018年   381篇
  2017年   496篇
  2016年   425篇
  2015年   721篇
  2014年   907篇
  2013年   1264篇
  2012年   1944篇
  2011年   1988篇
  2010年   1885篇
  2009年   1598篇
  2008年   1667篇
  2007年   1593篇
  2006年   1455篇
  2005年   1097篇
  2004年   770篇
  2003年   655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489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患者林格氏溶液的容量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确定全麻复合硬膜外时麻醉林格氏溶液的容量动力学模型参数,评价硬膜外复合全麻对晶体液扩容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癌切除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组Ⅰ麻醉诱导前行扩容治疗,组Ⅱ硬膜外复合全麻诱导后行扩容治疗。扩容采用30ml/kg乳酸钠林格氏溶液(LR)恒速输注,30min内输完,输注LR开始后90min内每5min测定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并记录总尿量及血液动力学数据。用容量动力学数学模型和物质守恒定律处理数据,获得结果。结果 组Ⅱ容量增加量、容量扩张效率、输注结束时液体保留率均高于组Ⅰ(P〈0.05)。一级容量动力学分析结果:组Ⅰ目标容积(V)和清除率(k1)均大于组Ⅱ(P〈0.05)。二级容量动力学分析结果:组Ⅱ的V1、k1、k1均高于组Ⅱ(P〈0.05)。扩容后组Ⅱ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均小于组Ⅰ(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提高晶体液的容量扩张效率。  相似文献   
72.
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学计划的构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修订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学计划:坚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和方法。打通公共基础,建立通识教育基础平台:拓宽学科基础课,增加基础学科选修课;凝炼专业主干课程,加强临床实践环节;前期趋同,宽口径专业培养,后期分流灵活专业方向,实现专才向通才、教学向教育和传授向学习的转变。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以适应影像设备迅猛发展的需要,适应影像学科建设的需要,适应培养新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73.
葛根汤颗粒喷雾干燥工艺条件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选葛根汤颗粒啧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应用正交设计法,以每小时药粉产率及有效成分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葛根汤喷雾干燥过程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正交试验法设计的三个因素中,浸膏的相对密度影响显著,入塔风温影响较显著。结论:颗粒最佳工艺条件为:入塔风温:170℃,气流量:700L/h,浸膏相对密度:1.22,在此条件下,葛根汤颗粒有效成分中葛根素及芍药苷的含量明显高于原湿法制粒制剂。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构建腺病毒载体介导外源性人转化生长因子(humantransforminggrowthfac-tor,hTGF-β1)基因(Ad/CMV-hTGF-β1)转染到兔椎间盘髓核细胞后,髓核组织中蛋白多糖含量的变化。方法(1)纯种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5只,其中25只对腰椎间盘髓核组织注射Ad/CMV-hTGF-β1,每只注射2个椎间盘作为实验组,注射量为每个腰椎间盘20μl(6×106pfu);同时每只取2个未做注射的腰椎间盘作为自身空白对照组。其余10只兔每只注射2个腰椎间盘各20μl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实验对照组。全组共120个椎间盘。(2)手术后1~12周的不同时间段分别取出各组椎间盘组织,采用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测定髓核组织中蛋白多糖的含量,所得数据经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术后1周,实验组与自身空白对照组蛋白多糖测定值经配对t检验,t=3.968,P<0.05。(2)术后2周,三组结果经方差分析显示,F=17.871,P<0.01;各组间再行两两q检验,实验组与自身空白对照组间q=7.686,P<0.01;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间q=6.894,P<0.01;实验对照组与自身空白对照组间q=0.792, P>0.05。实验组与自身空白对照组间配对t检验,t=5.276,P<0.01。(3)术后4周,实验组与自身空白对照组经配对t检验,t=8.352,P<0.01。(4)术后8周,实验组与自身空白对照组经配对t检验,t=7.086,  相似文献   
75.
①目的 探讨c myc基因产物的表达在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AILD)及非霍奇金病 (NHL)发生中的意义。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 6例AILD和 2 0例NHL病人中c myc蛋白的表达 ,同时选择 15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作为对照研究。③结果 AILD ,NHL及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组织中c my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2 .6 1% ,85 .0 0 % ,4 0 .0 0 % ,AILD及NHL组织中c myc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组织 (χ2 =8.2 0 6 ,P <0 .0 5 ;P =0 .0 11)。④结论 c myc蛋白的过度表达与AILD和NHL的发生有关 ,同时c myc蛋白的表达并不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现象 ,而是对细胞增生活跃程度的反映。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评价常规心电图检查中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对照,研究连续194例病人临床症状及心电图ST-T改变与造影结果的关系。结果:造影发现136例病人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58例未发现明显病变。非典型心脏症状的病人无论是否有ST-T的异常,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率仅4%~14%,而典型症状伴有ST-T异常的病人阳性率较高(89.4%)。结论:ST-T异常伴有典型心脏症状的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7.
本文主要对如何做好影像科日常网络安全作了介绍,其中有硬件安全保障、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医学影像存储。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CT仿真结肠内窥镜(CT Virtual Colonoscopy,CTVC)的使用价值,应用方法及镜下表现。方法:使用Hispeed FX/i扫描机,扫描层厚3~5mm,螺距1~2,重叠重建率50%~67%。利用Navigator Smooth软件对容积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获得仿真结肠内窥镜的影像,并与纤维肠镜和/或手术所见对照分析,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结果:通过选择不同的观察方位,角度和阈值,CTVC能清楚显示靶器官内正常解剖结构的立体影像和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侵犯范围。CTVC对结肠病变形态的显示与FC或/和标本显示具有良好的对应性,另外,CTVC能从闭塞和狭窄的远端观察病变。但CTVC不能显示组织的颜色变化,不能活检。结论:CTVC作为一种新的非侵袭性结肠检查方法,可以作为纤维结肠镜的有效补充手段,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雷达员的目标跟踪能力测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雷达操作员心理选拔系统. 方法:在分析雷达任务的基础上,设计计算机化的目标跟踪能力模拟雷达测验任务,对334名相关被试施测,分析实验结果,评价测试任务的性能指标. 结果:测验结果的数据分布接近正态,变异系数为38%,区分度较好;重测信度系数为0.764(P<0.05);对专家和被试的主观调查表明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分别以机械作图和计算机学绩成绩、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工作绩效作效标,效度系数为0.273, 0.247, 0.309, 0.445(P<0.05). 结论:本测验可作为雷达员心理选拔的测试项目.  相似文献   
80.
不同针刺手法调节体温效应机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季淑梅  阎丽 《中国针灸》2007,27(4):306-308
目的:介绍近年不同的针刺手法对体表温度调节效应的研究,并探讨其产生体温效应的机制。方法:从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结论:针刺穴位的作用及其疗效,随着手法引起的温度变化而不同,针刺补法引起体温升高,而泻法则引起体温下降。体表温度是由血液循环状态、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和组织新陈代谢状态等多方面决定的,不同的针刺手法引起的皮肤温度变化与影响上述3个环节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