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82篇
  免费   8033篇
  国内免费   4977篇
耳鼻咽喉   760篇
儿科学   1201篇
妇产科学   405篇
基础医学   4688篇
口腔科学   1438篇
临床医学   9163篇
内科学   6463篇
皮肤病学   688篇
神经病学   1608篇
特种医学   31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428篇
综合类   21745篇
现状与发展   20篇
预防医学   8915篇
眼科学   745篇
药学   9376篇
  110篇
中国医学   9114篇
肿瘤学   3510篇
  2024年   254篇
  2023年   1028篇
  2022年   2503篇
  2021年   3101篇
  2020年   2798篇
  2019年   1432篇
  2018年   1582篇
  2017年   2271篇
  2016年   1770篇
  2015年   3212篇
  2014年   4066篇
  2013年   5099篇
  2012年   7347篇
  2011年   7512篇
  2010年   6932篇
  2009年   5992篇
  2008年   6153篇
  2007年   5734篇
  2006年   5229篇
  2005年   4092篇
  2004年   2761篇
  2003年   2461篇
  2002年   1948篇
  2001年   1715篇
  2000年   1325篇
  1999年   475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西京医院冠心病介入治疗53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西京医院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8- 12前所有冠心病介入治疗病历完整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在 5 37例患者中 ,6 9.3%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2 0 .3%射血分数≤ 40 .0 % ,6 4.6 %为多支病变 .治疗血管 6 71支、病变 76 9处 ,B,C型病变77.9% .介入治疗病例成功率为 89.2 % .病变成功率 89.1% ,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 3.4% (死亡 1.9% ,Q波心梗 2 .0 % ,急症冠脉搭桥术 0 .2 % ) .普遍应用支架前后对比 ,病例成功率提高 (91.0 % vs80 .0 % ,P<0 .0 1) ,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下降 (2 .6 % vs 6 .4% ,P<0 .0 5 ) .结论 我院病例病情严重 ,介入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国外文献报道相似 .支架提高了介入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2.
双氯酚酸钠米索前列醇片的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氯酚酸钠米索前列醇片(DSMT)(20,10mg/kg)连续2d灌胃给药可显著地抑制二甲苯所致鼠耳肿胀(P〈0.01,P〈0.05);DSMT(15,7.5mg/kg)灌胃给药均可非常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至炎后3h内大鼠足肿胀;DSMT高、低剂量组(15,7.5mg/kg)灌胃给药7ddispla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993.
脑肿瘤的氢—磁共振波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脑肿瘤的氢 -磁共振波谱 (1H -MRS)改变 ,评价1H -MRS在脑肿瘤诊断、鉴别诊断、病理分级、预后估计等方面的价值。方法 :观察了 2 4例脑肿瘤的1H -MRS改变 ,其中胶质瘤 9例 ,脑膜瘤 6例 ,听神经瘤 2例 ,脑转移瘤 1例 ,颅咽管瘤 1例 ,斜坡脊索瘤 1例 ,垂体瘤 4例 ,同时选择 2 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对1H-MRS所测得的N -乙酰天门冬氨酸 (NAA :2 0× 10 6)、肌酸 (Cr:3 0× 10 6)、胆碱 (Cho :3 2× 10 6)进行比较、分析。以积分面积表示 ,代表各化合物的相对浓度。结果 :胶质瘤NAA/Cho下降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随着恶性度的上升 ,NAA/Cho下降更显著 ;6例脑膜瘤中 4例没有检测到NAA ,Cho/Cr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转移瘤检测到特征性的脂肪波 (Lip :1 4~ 1 5× 10 6)。结论 :1H -MRS可无创地分析脑肿瘤的代谢状况 ,对脑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病理分极均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甲硝唑磷酸酯钾 (PMP)及甲硝唑 ((MTZ)在家兔血中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方法 :家兔iv和im等量的PMP、MTZ(10 0 μmol/kg)后 ,用HPLC苦味酸内标法测定家兔血浆中PMP和MTZ的浓度。 结果 :家兔iv等量PMP和MTZ后 ,其家兔血中PMP和MTZ药 -时曲线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但其PMP释出的MTZ药 -时曲线较MTZ的药 -时曲线稍低 ,前者的AUC为后者的 47 4%。家兔im等量PMP和MTZ后 ,PMP释出的MTZ药 -时曲线为一室模型 ,MTZ的药 -时曲线为二室模型。前者的Cmax较后者低 ,其AUC为后者的38 9%。结论 :家兔ivPMP和MTZ后 ,二者末端的消除速率接近 ;家兔imPMP和MTZ后 ,二者的Tp 相近。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弱视在视网膜水平的改变。方法:对4种类型的弱视儿童86例分别进行VEOG测试,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形觉剥夺性弱视组的光峰电位、电势差值和Arden比明显偏高;屈光参差性弱视组光峰电位偏低,光峰时间延长;屈光不正性弱视组中,近视屈光状态者暗谷电位增大,Arden比与Gliem比偏低,远视屈光状态者则无明显变化;斜视性弱视组各参数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提示在视网膜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索抑癌基因P53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卵巢肿瘤的临床和生物不行为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在71例乳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显微切割获得DNA和聚全酶链式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检测P53第8外显子(exon8)突变的情况。结果:卵巢癌中P53蛋白阳性率为51.6%,正常及交界性肿瘤均为阴性,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P5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从ATP酶活性变化和自由基损伤方面研究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及其配伍而成的川芎参麦注射液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护作用的机制 ,为防治脑梗塞提供依据。方法 :老龄 ( 2 0月龄以上 )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尼莫通组、川芎嗪组、参麦组、川芎参麦组 (川芎参麦注射液 ) ,观察大鼠全脑缺血 3 0分钟再灌注60分钟后脑组织中ATP酶和SOD活性及MDA、Ca2 + 、Na+ 、K+ 含量。结果 :Ca2 + 离子水平和Ca2 + ATP酶活性老龄模型组高于老龄对照组 (P <0 0 5 ) ;川芎嗪组和参麦组及川参组Ca2 + 离子低于老龄模型组 (P <0 0 5~ 0 0 1) ,并接近老龄对照组 (P >0 0 5 ) ;川芎嗪组Ca2 + ATP酶的增高和参麦组的降低均较老龄模型组差异显著 (P <0 0 5 )。川参组Na+ 低于老龄模型组 (P <0 0 1)。老龄模型组脑组织SOD水平的降低和LPO/SOD比值的增高均较老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参麦组SOD水平高于老龄模型组 (P <0 0 1) ;川芎嗪组和参麦组及川参组LPO/SOD比值均低于老龄模型组 (P <0 0 1) ,接近老龄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与钙超载和自由基损伤有关。川芎嗪和参麦注射液及其配伍均能拮抗自由基损伤和减轻钙超载以保护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998.
4-硒硫酸酯多糖的体内抗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 4-硒硫酸酯多糖 (Se-carra)的体内抗瘤作用。方法 于小鼠右腋皮下接种瘤细胞 2 4h后开始给药 ,连续 10天 ,观察其抑瘤率 ;小鼠腹腔接种肿瘤细胞前或接种后连续给药 10天 ,观察动物的生存时间。结果  4-硒硫酸酯多糖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延长小鼠的生存期。结论  4-硒硫酸酯多糖体内给药有良好的抗瘤效果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被动吸烟与血中一氧化氮的关系,方法 在采用被动吸烟建立孕兔胎儿生长迟缓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对孕兔胎盘组织进行计量分析,以了解其与孕兔血及脐血中一氧化氮(NO)水平的关系。结果 吸烟可使胎盘绒毛面积百分比及绒毛毛细血管百分比降低,而且孕兔脐血NO水平高于母血NO水平(P〈0.05)而吸烟组母及脐血中NO水平明显低于无被动吸烟组,结论 孕期吸烟可使胎盘组织形态学改变,导致母血及脐血中NO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青年期大肠癌nm23/NDPK蛋白的表达及意义(附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方法检测 30例青年期大肠癌癌组织中nm2 3 -H1基因产物 /核苷二磷酸激酶 (nm 2 3/NDPK )的表达。结果青年期大肠癌nm2 3/NDPK表达阳性率为 6 3 .33 % ,在组织分化低、原发灶浸润程度 (T3、T4 )、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DukesC、D期和血清CEA阳性的大肠癌中表达明显减低 (P <0 .0 5 ) ,与其他生物学指标无关 (P >0 .0 5 )。提示青年期大肠癌组织学类型 ,浸润转移程度与nm 2 3/NDPK蛋白的表达有密切相关 ,其有助于对青年期大肠癌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了解及对病人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