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03篇
  免费   7013篇
  国内免费   4165篇
耳鼻咽喉   682篇
儿科学   971篇
妇产科学   410篇
基础医学   3880篇
口腔科学   1308篇
临床医学   7932篇
内科学   6062篇
皮肤病学   773篇
神经病学   1478篇
特种医学   3015篇
外科学   5597篇
综合类   19638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预防医学   7421篇
眼科学   813篇
药学   8095篇
  99篇
中国医学   7636篇
肿瘤学   3057篇
  2024年   249篇
  2023年   872篇
  2022年   2330篇
  2021年   2716篇
  2020年   2447篇
  2019年   1240篇
  2018年   1396篇
  2017年   1995篇
  2016年   1436篇
  2015年   2617篇
  2014年   3341篇
  2013年   4190篇
  2012年   6383篇
  2011年   6641篇
  2010年   6265篇
  2009年   5442篇
  2008年   5490篇
  2007年   5329篇
  2006年   4808篇
  2005年   3784篇
  2004年   2528篇
  2003年   2180篇
  2002年   1620篇
  2001年   1564篇
  2000年   1202篇
  1999年   38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最严重的临床类型,而动脉粥样硬化(As)的感染机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AMI患者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探讨AMI与肺炎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幕上星形细胞肿瘤Ki-67抗原表达及其预后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Ki-67抗原在幕上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作用。方法 使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2例原发性幕上星形细胞肿瘤标本中Ki-67抗原的表达。单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Ki-67 指数在组织学分级GradeⅡ、Ⅲ、Ⅳ中分别为2.86%±1.57%,6.72%±3.95%,8.16%±3.92%(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提示Ki-67指数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在GradeⅡ中,Ki-67指数>2.5%与Grade Ⅲ中Ki-67指数≤2.5%的患者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GradeⅣ中,Ki-67指数≤2.5%与>2.5%的患者生存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Ki-67指数随着各病理级别增高而增高;Ki-67指数>2.5%提示预后较差。在同一病理级别中,Ki-67指数不同,其预后有显著性差异。而部分不同病理级别的患者,随着Ki-67指数的不同,其生存期却无显著差异。联合组织病理检查及Ki-67指数检测有助于更精确地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氨甲喋呤灌注加栓塞对宫颈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确诊宫颈妊娠伴阴道出血患者11例,急诊治疗。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分别灌注氨甲喋呤(MTX),然后用明胶海绵微粒或明胶海绵微粒加少量丝线微粒栓塞。结果宫颈妊娠孕囊由子宫动脉供血,部分以一侧为主,8例见对比剂外溢。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完毕,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术后血β-HCG进行性下降。9例胚胎自行排出。2例行宫颈搔刮术,术中出血量不多,刮出物为陈旧性胎盘组织。胚胎排出或刮出后阴道出血完全停止。结论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妊娠效果良好,达到了预防和终止阴道大出血、保留子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对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以及Rac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STI571对骨髓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半定量RT-PCR研究Rac1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STI571明显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24、48、72 h IC50值分别为(34.52±2.31)μmol/L、(28.46±1.58)μmol/L、(25.74±2.44)μmol/L。25μmol/L STI571处理24 h,G1期细胞由55.8%增加至72.4%,S期细胞由34.8%减至15.6%。半定量RT-PCR显示,Rac1 mRNA水平在25μmol/L STI571处理24 h后明显下降。结论:STI571能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并可下调其Rac1 mRNA水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的原因,探讨降低RFCA复发的方法。方法:12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RFCA治疗,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随访4-70个月。结果:128例患者中,复发10例,总复发率7.81%,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运过速复发率为7.89%,左侧房室旁路介导心运过速复发率5.56%,右侧旁路介导心动过速复发率16.67%。行射频消融术前70例患者中复发率11.43%,后58例复发率3.45%。结论:精确的靶点标测、熟练的操作技巧以及消融方式的正确运用是降低RFCA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通过人血清中罗红霉素的微生物测定法,考察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研制的罗红霉素分散片丽珠星相对于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的罗红霉素普通片罗力得的生物等效性,并估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以藤黄八叠球菌为检定菌,通过抑菌圈直径测定血药浓度.临床实验方案采用交叉实验设计,10名受试者随机分两组服用罗红霉素分散片和普通片.结果:本方法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线性范围为0.25~10.0 μg/ml(r=0.9992),最低检测浓度为0.25 μg/ml.罗红霉素分散片和普通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UC0→36分别为61.41±13.53 μg·h/ml和57.63±11.29 μg·h/ml;AUC0→∞分别为66.62±17.89 μg·h/ml和62.93±14.62 μg·h/ml;cmax分别为7.15±0.18 μg/ml和7.37±0.42 μg/ml;tmax分别为1.10±0.44 h和1.20±0.26 h;T1/2分别为8.21±2.92 h和8.28±2.46 h.方差分析表明两种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双单侧t检验表明两制剂吸收程度相同.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9±13.8)%,表明分散片与普通片吸收程度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07.
CT导向下医疗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T导向下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在CT导向下行臭氧消融治疗。盘内注入浓度为60μg/ml臭氧10-20 ml,退针出纤维环至椎间孔附近,注入浓度为40μg/ml臭氧5 ml。结果随访时间1-6个月,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3%,未发生任何明显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8.
膀胱小细胞癌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癌(BSCC)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BSCC的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68~82岁,2例有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1例有尿频尿急。1例B超检查见膀胱内有1.5cm×0.9cm稍强回声区,后伴弱声影,中心回声较低;1例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颈10~12点处有1cm×1cm乳头状突起,无蒂,广基,呈地毯样生长;1例盆腔CT及加强扫描示膀胱内有类圆形团块状影,大小约2.5cm×2.6cm。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报告为膀胱小细胞未分化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嗜铬蛋白颗粒均( ~ ),神经特异烯醇化酶均(-~±),例1突触素(-),例2突触素( ),例3突触素( ~ )。例1术后3年复发,患者拒绝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服中药治疗10个月后死亡。例2术后8个月因膀胱小细胞癌转移而死于全身衰竭。例3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2~3级,部分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局部伴腺样分化,3个月后复发,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双侧输尿管皮肤乳头术,术后随访15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BSC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膀胱肿瘤,诊断主要靠病理学检查,早期即可发生转移,预后较差。行根治性切除术加联合化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总结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报道2006年3月收治的1例极为罕见的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及壶腹部腺癌Ⅰ-Ⅱ级。术后1周胆红素降至正常;但2周后出现胃-空肠吻合输出袢粘连性不完全性梗阻,经内镜下置管、鼻饲、营养支持、针灸等处理,40d后痊愈出院。经检索,全球自1936-2006年间报道的全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仅15例;其中只有5例全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胰头与壶腹周围癌的报道。结论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肿瘤时,若无明显禁忌证,应同样予以积极的外科治疗,术中操作应注意完全相反的解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10.
瘦蛋白 (leptin)是由肥胖基因编码、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分子量为 16kDa的蛋白质 ,是一种重要的代谢调节信号 ,对人和动物的采食量、能量代谢、繁殖性能等具有重要调节功能 ,对人肥胖病的治疗和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胴体组成等有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主要概述了瘦蛋白基因的克隆、转录、表达调控以及瘦蛋白受体与信号转导等分子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