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70篇
  免费   2229篇
  国内免费   1262篇
耳鼻咽喉   317篇
儿科学   277篇
妇产科学   129篇
基础医学   1309篇
口腔科学   253篇
临床医学   2719篇
内科学   1917篇
皮肤病学   184篇
神经病学   323篇
特种医学   877篇
外科学   1923篇
综合类   6178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548篇
眼科学   264篇
药学   2671篇
  23篇
中国医学   2318篇
肿瘤学   1026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696篇
  2021年   865篇
  2020年   744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441篇
  2017年   614篇
  2016年   489篇
  2015年   804篇
  2014年   1164篇
  2013年   1417篇
  2012年   1950篇
  2011年   2075篇
  2010年   1980篇
  2009年   1770篇
  2008年   1790篇
  2007年   1764篇
  2006年   1556篇
  2005年   1119篇
  2004年   800篇
  2003年   729篇
  2002年   507篇
  2001年   506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osiglitazone on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MAPK) pathway in polycystic kidney cyst-lining epithelial cells. Methods The cyst-lining epithelial cells (PKD cells) from human polycystic kidney were treated with rosiglitazone (10 μmol/L),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PPARγ) inhibitor GW9662 (10 μmol/L), rosiglitazone (10 μmol/L) +GW9662 (10 μmol/L), p38MAPK specific inhibitor SB203580 (10 μmol/L), SB203580 (10 μmol/L)+ rosiglitazone(10 μmol/L) for 2 hours followed by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stimulation. Protein expressions of p38, phuspho-p38 (p-p38)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 p38 mRNA was examined by RT-PCR. Expression of c-fos and c-jun was observ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 Results (1) EGF markedly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s of p38, p-p38, PCNA, c-fos anti c-jun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0.01). (2) Compared with EGF treated group, rosiglitazone significantly reduced p38 activation and mRNA expression (P<0.01, respectively). Rosiglitazone, rosiglitazone+SB203580 could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p-p38, PCNA, c-fos and c-jun expression (P<0.01, respectively)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3) GW9662 partially reversed the reduction effect of rosiglitazone. Conclusions Rosiglitazone can inhibit proliferation of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cyst-lining epithelial cells partially through down-regulating p38 activation and reducing c-fos, c-jun and PCNA expression. The above effect of rosiglitazone is in part PPARγ-independcnt.  相似文献   
82.
骺板软骨细胞复合三维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将骺板软骨细胞复合三维支架经体外培养,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效果及其生物学特点. 方法将3周龄幼兔第1代骺板软骨细胞与液态的生物凝胶混合,接种于聚磷酸钙纤维/L-聚乳酸(CPPF/PLLA)三维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组织块,连续培养4周.行大体、倒置显微镜及组织学、Ⅰ型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光镜观察,定量检测硫酸糖胺多糖(GAG)含量. 结果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块在培养过程中能保持其初始外形,种子细胞呈稳定的三维均相分布,外观逐渐呈乳白色、半透明,硬度亦不断增加.培养1周有软骨细胞陷窝形成,2周后形成富含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具有典型软骨组织结构的工程化软骨,且Ⅰ型胶原逐渐转为阴性.4周时构建软骨的组织结构与天然骺板软骨相类似,硫酸GAG含量平均为天然骺板软骨的34%以上. 结论骺板软骨细胞复合三维支架体外培养可生成典型软骨,且可形成类似天然骺板软骨的组织结构,能满足修复骺板缺损的基本要求.体外培养1~2周可能是植入体内修复骺板缺损的较佳时机.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暂时性关腹方法一真空敷料装置的临床应用。方法 用聚丙烯薄膜、手术巾、塑料黏贴膜和引流管等构建真空敷料装置。记录使用此装置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和并发症。结果 有13例患者共使用真空包扎15次进行暂时性关腹,其中5次(33.3%)是因为腹内压增高无法获得无张力的筋膜对合,4次(26.7%)是为了再次手术探查,2次(13.3%)是因为损伤控制,4次(26.7%)是上述多个因素的联合。7例(53.8%)患者最终完成腹壁全层对合关闭,5例(38.5%)患者无法直接对合腹壁缺损,最后行创面断层皮片植皮;3例(23.1%)患者出现腹腔内脓肿,无1例出现消化道瘘,无内脏脱出。1例(7.7%)在试图关腹之前死亡,与真空包扎无关。结论 真空包扎可使患者获得直接腹壁肌肉筋膜层关闭,并发症发生率低、易于掌握,是一种较好的暂时性关腹方法。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不同给药时间间隔对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阿仑膦酸钠预防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溶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雄性SD大鼠12只,经膝关节将钛合金假体及混合磨损颗粒植入胫骨近端(双侧),随机分成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每组6只,术后分别每日1次空腹阿仑膦酸钠(0.1m∥kg)灌胃和每周1次空腹阿仑膦酸钠(0.7mg/kg)灌胃,持续6周。术后12周处死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 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假体柄周围纤维界膜均较薄,细胞成分少,假体周围新生骨与假体间可见有直接接触,对假体支撑作用良好。假体周围界膜厚度及面积的形态计量学检测发现,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仑膦酸钠预防磨损颗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时,每周给药1次与每日给药1次可产生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85.
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附34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明胶海绵瘘口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所致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对34例经DSA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AVS)行超选择性瘘口栓塞,根据瘘口闭塞及肿瘤染色情况确定是否行肿瘤碘化油栓塞治疗。闭塞瘘口材料主要为明胶海绵辅以弹簧圈。结果:34例中33例一次性瘘口闭塞成功,其中28例成功地行肿瘤栓塞治疗,1例因瘘口闭塞早期即发生肺栓塞症状,1月后行弹簧圈瘘口闭塞成功。结论:超选择性明胶海绵瘘口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所致的动静脉瘘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能为肿瘤碘化油栓塞提供良好治疗环境。  相似文献   
86.
利用一只电阻对 Coulter STKS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故障行应急处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不断总结经验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87.
1病例报告 病人男性,52岁,住院号:101642。患原发性2型糖尿病11年,曾因吃杨梅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在我院抢救成功1次,当时体重达85kg,身高165cm,血糖最高〉20mmol/L。近5年来,予控制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体重维持在80kg左右,空腹血糖仍高,一般在8~12mmol/L。因渐进性便秘1年,服用肠清茶不再有效,B超发现肝脏多发占位性病变,大小约直径25mm不等。肠镜示:距肛缘约12cm处见巨大浸润肿块,表面高低不平,有糜烂出血,质脆,占肠腔全周,形成狭窄,肠镜不能通过,于2005年2月4日入院,入院时T37.2℃,P72次/min,R18次/min,BP110/70mmHg,体重65kg,身高165cm,甘油三酯0.8mmol/L,胆固醇3.2mmol/L,空腹血糖5.0mmol/L。肝脏CT示:多发性低密度结节灶,直径大小25mm左右,考虑肝内多发转移瘤。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BMP-2)基因修饰的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成骨能力及基因转染对ADSCs成骨分化的生物学调控。方法 流式细胞技术鉴定从人脂肪组织中提取的细胞为间充质来源的干细胞。将ADSCs转染hBMP+2基因,免疫沉淀+Western blotting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MP-2表达,确定hBMP-2表达量及表达稳定性,碱性磷酸酶(ALP)染色、ALP定量测定、钙结节染色及RT—PCR分析hBMP-2基因转染对ADSCs向成骨细胞转化的调控,并将转基因细胞注入裸鼠股部肌内,通过X线及组织学检查观察体内成骨情况。结果 流式细胞术证实从脂肪中提取的细胞为间充质来源的干细胞。转基因后免疫沉淀+Western blotting法和ELISA法显示转染hBMP-2的ADSCs具有较高且稳定的hBMP-2的表达,转染21d后表达量无明显降低。ALP染色、ALP定量测定、钙结节染色及RT—PCR发现转基因ADSCs向成骨细胞方向发生分化。裸鼠肌内注射转基因细胞后2周即显示有异位骨形成,4周明显增多,对照组无骨组织形成。结论 转染hBMP-2基因的ADSCs在持续稳定高表达目的蛋白的同时,自身向成骨细胞发生分化,并在裸鼠体内形成异位骨。因此,ADSCs有望作为新的基因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89.
护理工作接触患者密切,责任重大,节奏紧张,生活不规律,对护士的心理素质有较高要求,健康的心理素质要从学校教育开始抓起。本研究旨在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对护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综合评分法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综合评分法对107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评分>100以上者67例,诊断符合率为62.62%;80~99分者19例,60~79分者14例,40~59分者7例,39分以下者0例。结论综合评分法对肺癌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可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