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5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321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47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38篇
口腔科学   78篇
临床医学   443篇
内科学   346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228篇
外科学   613篇
综合类   120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94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603篇
  6篇
中国医学   665篇
肿瘤学   14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447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目的通过蛇毒抗高凝状态酶(AHCSE)、氟尿嘧啶(5-FU)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简称7404细胞)、正常LO2肝细胞(简称LO2细胞)作用的比较,研究AHCSE对肝癌的作用以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MTT法、TUNEL、FCM等方法观察7404细胞、LO2细胞经过AHCSE、5-FU处理后,细胞形态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7404细胞、LO2细胞经过AHCSE、52FU处理后,发生了形态学改变;小剂量AHCSE对7404细胞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对LO2细胞几乎无影响;随着剂量的加大,AHCSE对7404细胞抑制率上升不明显,但是出现对LO2细胞的抑制作用。经AHCSE作用后,7404细胞发生了凋亡,凋亡率随AHCSE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与5-FU对7404细胞作用相似,但5-FU对LO2细胞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结论AHCSE、5-FU对BEL-7404细胞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是其作用机制之一,AHCSE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剂。  相似文献   
32.
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脊椎V型截骨术治疗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经验、技术要点及效果。方法将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的病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V型截骨内固定术29例;对照组:应用前路椎体骨折复位内固定融合术26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畸形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断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不融合、纠正后凸畸形度数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后路V型截骨术治疗的创伤性脊柱后凸畸形可有效防止手术后畸形再发生,矫正后凸畸形彻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3.
目的应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复合珊瑚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犬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方法体外扩增培养、成骨诱导犬BMSCs。将第二代细胞复合珊瑚后修复犬自体右侧3cm的下颌骨节段缺损(n=6);以单纯珊瑚植入缺损处为对照(n=6),术后12、32周分别通过影像学,大体形态观察,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的方法检测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成骨诱导的BMSCs在珊瑚支架上生长良好。X线片显示12周时实验组骨痂较多,对照组材料明显吸收;32周时CT、X线片和大体观察显示术后实验组骨愈合良好,对照组为骨不连;骨密度检测示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示实验组有较多成熟骨呈骨性愈合,对照组为纤维性愈合;生物力学测试实验组与正常下颌骨力学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成骨诱导BMSCs复合珊瑚形成的组织工程化骨可修复犬下颌骨节段缺损。  相似文献   
34.
穿支蒂皮瓣修复臀骶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应用穿支蒂皮瓣修复臀骶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以来临床应用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15~79岁。根据缺损部位及大小设计以臀部、骶旁或腰动脉的皮穿支为血管蒂的轴型穿支蒂皮瓣移位修复臀骶部褥疮、溃疡及外伤性软组织缺损创面。切取皮瓣达6cm×5cm~19cm×11cm,穿支血管口径1.3~2.1mm,游离穿支血管蒂长度为2.5~4.5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伤口期愈合。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溃疡无复发。结论穿支蒂皮瓣设计灵活,切取方便,血供可靠,不损伤臀部肌肉,供区无需植皮,是修复臀骶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5.
膝关节粘连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消融松解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消融技术在膝关节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体会及短期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对各种原因所致膝关节粘连32例行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消融粘连松解术。依据关节造影所示粘连程度分为3组:A组18例髌上囊粘连,单纯做髌上囊及内外侧沟上方成形。B组8例主要为关节间隙粘连,在做髌上囊及侧沟粘连带清理后加髁问窝清理,加压屈曲膝关节,切断内外侧关节间隙粘连带。C组6例膝关节大部分粘连,进镜操作困难者加做髌骨内外上极小切口,先做髌上囊钝性分离造成腔隙,然后镜下进一步松解。松解配合推拿。射频汽化电极点凝行关节腔内彻底止血。术后不留置引流,第2天开始被动结合主动膝关节加压屈伸功能锻炼。结果A组术前屈曲35°~75°,术后3周115°~125°,平均改善78°;B组术前屈曲40°~60°,术后3周95°~120°,平均改善72°;C组术前屈曲25°~45°,术后3周90°~110°,平均改善64°。术后关节腔内无积血,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肿胀轻。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汽化消融松解膝关节粘连出血少,创伤小,松解效果可靠,可避免以往方法的不利因素,对于髌上囊、侧沟或关节间隙粘连的患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评价带锁髓内钉并植骨治疗股骨干陈旧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优点。方法 对1996年2月~2003年11月收治的47例陈旧性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植骨组28例,非植骨组19例。采用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扩髓,静力型固定,根据骨折部位生长情况改为动力型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39例,随访lO~2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2个月。植骨组骨折愈合率为95.6%(22/23),感染率为4.3%(1/23),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3个月,非植骨组则分别为62.5%(10/16),6.25%(1/16)和9.7个月。临近关节功能达正常,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结论 带锁髓内钉静力固定能有效控制有害的剪应力,同时对骨折有一定的加压作用,可提供早期坚强的内固定,同时,植骨后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是治疗陈旧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7.
背景 心血管疾病(CVD)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动脉粥样硬化(AS是缺血性CVD的病理基础,研究表明心外膜脂肪组织(EAT)通过分泌外泌体(EXO)和生物活性物质促进AS进展,但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EAT中的关键基因,探讨免疫细胞浸润情况,联合CAD患者EXO间差异表达基因(DEGs)推测EAT来源EXO间DEGs并进行验证,从细胞及分子水平上探讨EAT在CAD疾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下载关于EAT的数据集GSE64554、GSE120774,根据临床信息将EAT的测序数据分为CAD组和健康对照组,使用R语言及相关软件包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首先使用R语言筛选CAD组与健康对照组EAT间DEGs,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评估所选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可能参与其调控的转录因子。构建GSE64554数据集中EAT的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获取同CAD表型相关的基因模块,将所获EAT间DEGs与模...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分析膝关节盘状半月板(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17例DLM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依照NRS数字分级法评估术侧膝关节及髌周疼痛情况,将患者分为疼痛组(≤4分,n=26)和非疼痛组(≥4分,n=19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获取有统计学意义的连续性变量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校正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性能评价,决策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临床净收益评估。结果 疼痛组患者年龄、关节软骨损伤比例、术后无冷敷比例均高于非疼痛组(P<0.05),术后负重时间早于非疼痛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术后负重时间的AUC分别为0.767、0.77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4岁、7 d。年龄(>54岁)、关节软骨损伤(有)、术后负重时间(≤7 d)是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冷敷(有)是D...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EHT)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1例EHT患者的临床病史、肿瘤组织的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及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6岁,以左胸锁关节下方皮下肿块为主要表现。肿瘤包膜完整,切面以灰白色实性为主。镜下表现复杂,以束状及平行排列的梭形细胞为主,混合有上皮成分及成熟的脂肪细胞等。瘤细胞均不具异型性,也缺乏坏死。免疫组化显示梭形细胞CK阳性,灶状细胞MSA阳性,S-100蛋白、desm in、vim entin和CD34均呈阴性。结论EHT有独特的发病部位和形态学表现,对梭形细胞上皮本质的认识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40.
为观察RNA干扰对过表达Hlrg蛋白的Hep G2细胞的影响,构建了封闭Hlrg基因表达的shRNA表达载体pAVU6+27-Hlrg,将pAVU6+27-Hlrg稳定转染到过表达Hlrg蛋白的Hep G2细胞中;分别用相差倒置显微镜、FCM、SABC-FITC、RT-PCR、Western blot等观察细胞改变。测序结果表明pAVU6+27-Hlrg构建成功;针对Hlrg的RNA干扰已完成;相差倒置显微镜发现细胞突起增加;FCM显示干扰组G1期明显缩短。针对Hlrg的RNA干扰能促进过表达Hlrg蛋白的Hep G2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