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9篇
  免费   853篇
  国内免费   652篇
耳鼻咽喉   79篇
儿科学   135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494篇
口腔科学   125篇
临床医学   1024篇
内科学   606篇
皮肤病学   219篇
神经病学   238篇
特种医学   325篇
外科学   734篇
综合类   2185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851篇
眼科学   185篇
药学   1116篇
  15篇
中国医学   1124篇
肿瘤学   37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608篇
  2012年   797篇
  2011年   874篇
  2010年   767篇
  2009年   658篇
  2008年   758篇
  2007年   730篇
  2006年   626篇
  2005年   519篇
  2004年   361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通过归纳护理管理论文自选课题中常见的错误,即选题重复、过大、偏离、有悖伦理、缺乏实用性和可行性等,提出立题前检索、选择贴近护理管理领域的课题、认真筛选专家进行论证、选择易于操作的课题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 研究携带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重组质粒(pUDKH)经肌肉注射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其与大鼠基因组DNA的整合情况。 方法 二级Wistar大鼠雌雄各20只,按体重和取样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12h、24h、3d、7d、14d、21d的各实验组(给予pUDKH,2.0mg/kg)和注射后3d取样的对照组(给予PBS,200ul/只),依次将各组大鼠摘眼球取血后脱臼处死,按脑、心、肺、胸腺、肝、肠系膜淋巴结(MLN)、脾、肾、生殖腺、左腿肌肉、右腿肌肉的顺序取样。经典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各组织总DNA,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和纯度,PCR方法检测其中的D肌动蛋白基因;巢式PCR检测各组织总DNA中pUDKH的分布情况;ApnL I酶切分离pUDKH分布阳性各组织中的pUDKHDNA和基因组DNA,巢式PCR检测pUDKHDNA与基因组DNA的整合情况。 结果 各组织总DNA浓度与纯度均符合实验需要,并适于采用PCR或巢式PCR方法进行体内组织分布及基因组DNA整合情况检测。巢式PCR检测显示,在各时间点的右腿肌肉与外周血、注射后3和7d的肝脏、3和14d的生殖腺、7d的胸腺、7和14d的MLN与左腿肌肉等组织中pUDKH分布均呈阳性,而在各时间点的脑、心、肺、脾、肾等组织中pUDKH分布均呈阴性。pUDKH分布阳性的各组织中均未检测到pUDKHDNA与基因组DNA的整合。 结论 pUDKH经肌肉注射给药后,在各时间点大鼠体内各组织中呈现不同的分布谱。在pUDKH分布阳性的各组织中,pUDKHDNA与基因组DNA发生随机整合的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54.
目的采用遗传基因工程方法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人白细胞介素12,探索其治疗肿瘤和慢性肝炎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已克隆的国人IL-12基因序列,利用内部核糖体切入位点(IRES)完成IL-12P35、P40双亚基共表达载体的构建,通过转染CHODHFR缺陷细胞,双抗夹心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MTX加压扩增,PCR检测其基因整合,T淋巴细胞增殖和诱生γ干扰素实验检测其生物活性。结果获得了稳定高效表达人IL-12的工程细胞系,表达产物为70×103左右的糖蛋白。结论本研究得到的基因重组人IL-12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有强的诱导产生γ干扰素的能力和诱导活化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55.
脐血CD34+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T淋巴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利用人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T淋巴细胞的方法,为研究T细胞生物学特性及细胞免疫提供技术平台。方法:MACS方法分离人脐带CD34^ 细胞接种到人胎儿胸腺基质单层细胞上,IMDM液体培养基含20%人AB血清并加入FL、IL-12、IL-7和IL-2细胞因子组合,于培养7、14、21、28、35、42天取非贴壁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表型进行检测,并进行细胞形态学分析。结果:2周后,CD4^ CD8^ 非成熟T淋巴细胞占细胞总数的0.3%-13.3%,4-5周CD4^ CD8^ T淋巴细胞达到高峰占16.6%-26.5%,且CD3^ CD4^ CD8^ 和CD3^ CD4^-CD8^ T淋巴细胞逐渐增多,6周后达26.5%~64.9%和11.6%-38.9%。培养成熟的T淋巴细胞经PHA IL-2刺激后瑞氏染色鉴定可见大原始淋巴细胞存在。结论:利用人脐血CD34^ 在体外人胎儿胸腺基质单层细胞上加FL、IL-12、IL-7和IL-2细胞因子组合条件下,可诱导分化出T淋巴细胞,并且培养的T细胞对有丝分裂素刺激有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维生素E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 选择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健康对照组10例.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维生素E表达水平,同时检测HBV DNA、HBeAg及肝功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维生素E水平明显降低(P<0.01);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比较,血清维生素E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CHB患者血清维牛素E水平与肝脏组织炎症呈负相关关系(r=-0.451,P<0.05),而与肝脏组织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相关(r=0.02,P0.05).结论 维生素E作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过程.在肝脏炎症过程中,适当补充维生素E,可能有助于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57.
目的对比人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人胚嗅鞘细胞(OE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分成脊髓损伤后BMSCs移植组(BMSCs组)、OECs移植组(OECs组)和PBS对照组(PBS组),通过BBB评分、运动诱发电位(MEP)评估脊髓传导功能的改善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细胞存活和分化情况,病理形态学方法观察组织结构修复情况。结果BMSCs组BBB评分高于OECs组(P<0.05);两细胞治疗组MEP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BMSCs组嗜银染色可见脊髓损伤近端有较多再生纤维向远端延伸,形成神经纤维束,而OECs组再生纤维较少;两种移植细胞均可在损伤处部分存活,BMSCs组可见BMSCs来源的细胞Nestin、NF、GFAP的阳性表达。结论BMSCs移植比OECs移植能更有效促进大鼠急性脊髓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58.
毕文杰  郑翔 《解剖学报》2019,50(4):423-430
目的 探讨孤束核联合亚核前部(acNTS)损伤在慢性束缚应激(CRS)所致的胰岛素抵抗性高血糖症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CRS大鼠模型(n=20;7 d束缚+3 d自由活动,共40 d),检测葡萄糖代谢相关指标。 结果 CRS导致约1/3的个体(n=7)持续性的中度胰岛素抵抗性高血糖(空腹血糖不超过11 mmol/L)。CRS高血糖鼠acNTS可观察到神经元染色浓缩,Caspase-3表达和TUNEL阳性染色,提示出现神经元凋亡样改变。机械损伤acNTS(n=6),空腹血糖水平逐渐升高,也能导致胰岛素抵抗性高血糖, 且高胰岛素血症、胰岛平均体积增大和血清皮质酮水平不变等特点与CRS小鼠一致。 结论 CRS损伤了acNTS的葡萄糖敏感神经元,从而使血糖调节紊乱。  相似文献   
59.
华南地区质粒介导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59,自引:4,他引:59  
目的:了解华南地区质粒介导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及基因型特征。方法:收集2001年4月-9月革兰阴性菌临床分离无重复株共1184株,采用NCCLS表型筛选和确认试验进行了ESBLs产酶的识别,E-test法检测各亚型ESBLs的MICs值,质粒接合及电转化实验,耐药质粒提取及酶切指纹分析,等电聚焦电泳,PCR通用引物扩增TEM、SHV、CTX-M、VEB、PER、SFO基因及其克隆测序进行ESBLs基因分型和质粒定位。结果:革兰阴性苗ESBLs的检出率为14.6%(173/1184);获得产ESBLs接合子67株,电转化子11株,其中产CTX-M-14型ESBLs为33.3%(26/78)、CTX-M-3为23.1%(18/78)、CTX-M-9为14.1%(11/78)及SHV-2a为2.6%(2/78),未定型为5.1%(4/78);29.5%(23/78)野生株伴广谱酶TEM-1或SHV-1型;各型ESBLs基因约定位在35-190kb大小的可接合性低执行者拷贝数天然质粒上;CTX-M型ESBLs以对头孢噻肟高水平高耐为特征。结论:华南地区质粒介导的ESBLs以CTX-M型衍生酶为主,其次是SHV型酶。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维生素E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 选择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健康对照组10例.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维生素E表达水平,同时检测HBV DNA、HBeAg及肝功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维生素E水平明显降低(P<0.01);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比较,血清维生素E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CHB患者血清维牛素E水平与肝脏组织炎症呈负相关关系(r=-0.451,P<0.05),而与肝脏组织纤维化程度无明显相关(r=0.02,P0.05).结论 维生素E作为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过程.在肝脏炎症过程中,适当补充维生素E,可能有助于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