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37篇
  免费   895篇
  国内免费   731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163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626篇
口腔科学   123篇
临床医学   1281篇
内科学   787篇
皮肤病学   222篇
神经病学   236篇
特种医学   399篇
外科学   659篇
综合类   2529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033篇
眼科学   194篇
药学   1324篇
  16篇
中国医学   1198篇
肿瘤学   43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362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675篇
  2012年   955篇
  2011年   987篇
  2010年   901篇
  2009年   809篇
  2008年   932篇
  2007年   886篇
  2006年   765篇
  2005年   637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Bcl-xl表达的影响及应激后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Bcl-xl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应激后的变化。方法:采用慢性强迫冰水游泳制作动物模型。运用open-field法观察大鼠行为学的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海马DG区、CA3区Bcl-xl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大鼠海马CA3区齿状回(DG)区Bcl-xl平均灰度值显著增加(t=4.69,P<0.05和t=3.77,P<0.01),实验组2平均灰度值与对照组2相比同样增加(t=3.35,P<0.05和t=3.30,P<0.05)。结论:慢性应激使大鼠海马Bcl-xl表达降低,应激三十天后,其表达仍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寻找由DNA损伤引起的人类表型缺陷,为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与保藏以及人类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得到表型缺陷家系,然后进行系谱分析。结果 得到一个遗传性智力迟缓家系,3代11位成员中有2例患者。结论 遗传性智力迟缓是由DNA损伤引起的人类表型缺陷;该病症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  相似文献   
73.
目的: 通过观察比较LDL-ACM复合物和游离ACM对胃癌SGC-7901,NKM-45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的抑制效应,从而了解LDL作为抗癌药物靶向载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首先采用温育交换法制备LDL-ACM复合物,然后建立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瘤重、肿瘤体积、白细胞计数、抑瘤率、生命延长率等指标观察LDL-ACM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LDL-ACM组的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慢于生理盐水组及游离ACM组,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及游离ACM组,外周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尤其对SGC-7901瘤更为明显。结论: LDL-ACM复合物与游离ACM相比有更强的抑癌效应。LDL-ACM复合物有可能是通过LDL受体介导起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研究紫外线照射对腺病毒气溶胶活力和粒级分布的影响.方法 在2000L的腔室中通过TK-3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将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腺病毒形成气溶胶,暴露在预先设定波长的紫外线下,用多级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进行采样.对采样样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基因组拷贝数.通过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带绿色荧光的PK15细胞数可直观检测病毒的感染力及活力.结果 带有绿色荧光的PK15细胞数及FQ-PCR检测结果均提示所采集的病毒气溶胶主要分布在第6级.波长为254 nm的紫外线照射5 min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荧光数明显减少.波长为254 nm紫外线照射30 min时,6个级别的细胞内均未见绿色荧光.波为365 nm紫外线照射30 min时,绿色荧光数仍较多.波长为254 nm的紫外线照射30 min时没有观察到有绿色荧光的细胞,但是FQ-PCR结果提示病毒基因组拷贝数仍较高.结论 波长为254 nm的紫外线比365 nm的紫外线照射灭活腺病毒气溶胶的效果更显著.两种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对腺病毒气溶胶的粒级分布没有显著影响.病毒基因组的存在并不能代表病毒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75.
研制功能性鼠抗人2IgB7-H3单克隆抗体。以人2IgB7-H3基因转染细胞L929/2IgB7-H3为免疫原,常规免疫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利用B淋巴杂交瘤技术,将免疫小鼠脾脏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株SP2/0融合,L929/2IgB7-H3细胞为抗原筛选阳性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反复筛选和多次克隆化培养;采用快速定性试纸法鉴定单抗Ig亚类;利用竞争抑制性实验分析该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采用MTT法分析该单抗在体外阻断DC对T细胞的促增殖效应。结果:获得了1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2IgB7-H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7D7),该单抗可特异识别L929/2IgB7-H3分子和介导有效的共刺激信号。该单抗的成功获得和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鉴定,为进一步研究B7-H3两个异构体在DC细胞及肿瘤细胞上的作用机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6.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卵巢癌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对卵巢癌细胞增殖、浸润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及 b FGF单克隆抗体 (b FGF monoclonal antibody,b FGF- MAb)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人卵巢癌细胞株 SKOV3接种于 2 4孔板 ,加入不同浓度的 b FGF,每日行结晶紫染色后测定光密度 (D4 90 )值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将 SKOV3细胞团接种于铺设有细胞外基质凝胶的 4孔板 ,每日测定癌细胞在凝胶中的浸润距离 ;建立 SKOV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每周两次分别将 b FGF、b FGF-MAb和生理盐水注射于移植瘤周围 ,8周后测量肿瘤体积 ;对移植瘤组织切片行 因子的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 density,MVD)。 结果  b FGF能促进 SKOV3细胞增殖并呈浓度依赖 ,实验第 5天 ,5 ng/ml、10 ng/ml组细胞 D4 90 值是对照组的 1.0 9倍和 1.2 1倍 ;b FGF能促进 SKOV3细胞浸润并呈浓度依赖 (P<0 .0 5 ) ,第 7天 ,5 ng/ml、10 ng/ml组细胞浸润距离分别是对照组的 1.5 3倍和2 .4 5倍 ;b FGF组移植瘤体积和 MVD分别是对照组的 1.80倍和 1.4 6倍 (P<0 .0 5 ) ,b FGF- MAb组移植瘤体积和 MVD分别是对照组的 6 3.7%和 6 2 .8% (P<0 .0 5 )。 结论 b FGF能明显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7.
抗人CD25分子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表达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和表达抗人CD25分子单链抗体(scFv)蛋白,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用RT-PCR方法从能分泌特异性抗CD25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中分离纯化抗体VH和VL基因。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将VH和VL拼接在一起,构建抗CD25分子scFv的基因。将scFv基因克隆至pMD18T,用限制性内切酶切以及测序鉴定。将scFv基因连接到pBAD/gⅢA表达载体,转化Top10表达菌。阳性克隆用左旋阿拉伯糖诱导4 h,SDS-PAGE电泳检测蛋白纯度,竞争抑制ELISA实验检测其活性。结果:scFv基因长度约为700 bp。通过DNA序列测定和分析,构建出VL-(GGGGS)3-VH(但其中349位G突变为A,使Linker其中一位Gly→Ser)。其VH隶属于小鼠Ig重链可变区Ⅲ(C)亚类,全长351 bp,可编码117个氨基酸;其VL隶属于小鼠Igκ轻链可变区Ⅳ亚类,全长318 bp,可编码106个氨基酸。TOP10中表达的scFv抗体加上同时融合表达的两个标签6×His和C-mycMr约为31 000,结果符合scFv的Mr。竞争抑制细胞ELISA实验显示表达的scFv具有活性。结论:此scFv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一定的特异结合活性。为抗CD25 scFv的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判定以珊瑚为基体,通过水热交换法制成的羟基磷灰石植入体内后的强度是否可以达到活体骨的水平。方法实验测量羟基磷灰石、含有机成分的骨、无有机成分的骨的压缩极限应力。通过对比羟基磷灰石、骨及无有机成分的骨的压缩强度差别,确定胶原纤维对骨压缩强度的作用,进而应用经验模型预估人造羟基磷灰石在一定空隙度(0.1~0.5)范围变化时的强度。结果羟基磷灰石、骨及无有机成分的压缩强度分别为14.1 GPa、207 GPa和31.7 GPa。结论去除骨中的有机成分后其压缩强度降低约80%。水热交换法制成的羟基磷灰石抗压强度可能高于骨内羟基磷灰石,这种骨替代材料植入体内后,随着骨和纤维组织在内部生长,其强度有可能达到活体骨的水平。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应用网络分析的方法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攻击性以及父母攻击性的相互影响。方法 2019年1—12月选择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108人为ADHD组,正常儿童110人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及其父母均完成攻击问卷。通过构建网络的方法对ADHD及对照组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其父母的攻击性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ADHD组儿童躯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易怒得分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2.94、5.92,P<0.001)。ADHD父母的攻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分量表显示ADHD组父母易怒(t=3.83、3.70)、父母敌意(t=2.69、3.0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父母的攻击性和ADHD儿童的攻击性有显著相关(P<0.01);网络分析显示ADHD儿童与正常对照组儿童存在不同的攻击性网络结构,其网络全局强度高于对照组(Z=2.06,P<0.05)。结论 ADHD儿童和其父母较正常儿童均具有较高水平的攻击行为,父母的攻击性和ADHD儿童的攻击性之间相互影响,ADHD儿童攻击性受到父母的影响显著大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索Gadd45β和Gadd45γ在亚砷酸钠所致的MIHA细胞周期改变中的作用,为砷中毒的人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贵州省兴仁县雨樟镇交乐病区砷中毒人群以及格沙屯正常人群分别作为砷中毒组和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人群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同时,分别以不同剂量亚砷酸钠、不同时间处理MIHA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改变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情况。在上述实验基础上,针对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分别设计的siRNA作用于染砷的MIHA细胞,反向验证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在砷致细胞周期改变过程中的影响。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比较多组间差异。结果 人群实验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砷中毒患者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升高(t = 2.576,P = 0.011;t = 2.312,P = 0.022);MIHA细胞中,随亚砷酸钠染毒剂量、染毒时间增加,细胞G2/M期比例明显升高(F剂量 = 340.136,P<0.001;F时间 = 49.194,P<0.001);在相对较低亚砷酸钠浓度(低于20 μmol/L)、一定时间内(低于48 h)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染砷剂量、染砷时间升高而升高,超过该浓度范围和作用时间后,出现表达下降的现象(Gadd45β:F剂量-蛋白 = 37.568,P<0.001;F剂量- mRNA = 9.771,P<0.001;F时间-蛋白 = 61.144,P<0.001;F时间- mRNA = 46.366,P = 0.001;Gadd45γ:F剂量-蛋白 = 12.989,P = 0.001;F剂量- mRNA = 23.613,P<0.001;F时间-蛋白 = 27.425,P<0.001;F时间- mRNA = 37.969,P<0.001)。转染siRNA分别下调Gadd45β和Gadd45γ的表达后,细胞周期都出现G2/M期比例下调(t = 3.053,P = 0.038;t = 14.47,P<0.001)。结论 砷致Gadd45β和Gadd45γ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在其诱导MIHA细胞出现G2/M期阻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