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91篇
  免费   2218篇
  国内免费   1477篇
耳鼻咽喉   152篇
儿科学   319篇
妇产科学   152篇
基础医学   1544篇
口腔科学   541篇
临床医学   2541篇
内科学   1962篇
皮肤病学   205篇
神经病学   400篇
特种医学   1144篇
外科学   1981篇
综合类   6387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2449篇
眼科学   200篇
药学   2366篇
  29篇
中国医学   2353篇
肿瘤学   1159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738篇
  2021年   959篇
  2020年   799篇
  2019年   421篇
  2018年   393篇
  2017年   643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898篇
  2014年   1160篇
  2013年   1480篇
  2012年   2139篇
  2011年   2268篇
  2010年   2075篇
  2009年   1818篇
  2008年   1847篇
  2007年   1800篇
  2006年   1457篇
  2005年   1151篇
  2004年   877篇
  2003年   713篇
  2002年   468篇
  2001年   387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治疗对促进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以自愿的方式选择通州区经委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八里桥社区卫生服务站所管辖社区内3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干预治疗,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通过1年的早期社区干预治疗,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功能恢复效果明显提高(P<0.01)。结论早期社区干预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2.
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中晚期食管癌120例,随机分放化疗组60例(简称放化组)和单纯放疗组60例(简称单放组).放疗采用常规分割,DT40 Gy后缩小照射野,避开脊髓斜野照射,加量DT20~30 Gy,6~7周完成.放化组放疗1、4周后应用顺铂(DDP)20 mg/d、亚叶酸钙(CF)0.1 g/d,CF静脉滴注1/2量时5-氟尿嘧啶(5-Fu)500 mg/d静脉滴注,连续5 d为1个周期,化疗当天进行放疗.结果 放化组与单放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7%、46%、34%和52%、38%、24%;放射性肺炎分别为14例和12例;外周血细胞下降分别为26例和17例;胃肠道反应分别为25例和9例;死亡分别为38例和48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疗同步PLF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生存率高,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53.
Using specific substrates, benzyloxycarbonyl-Gly-Gly-Leu-p-nitroanilide, benzyloxycarbonyl-Gly-Gly-Arg-2-naphthylamide and benzyloxycarbonyl-Leu-Leu-Glu-2-naphthylamide, cytosolic chymotrypsinlike, trypsin-like and cucumsin-like activities were determined, respectively, in rat epithelial tissues and differentiated human Caco-2 cells. The cytosolic fractions of rat colonic, rectal, nasal, and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 and differentiated human Caco-2 cells contained these three distinct enzyme activities. However, effects of enzyme inhibitors revealed that these three distinctive activities were not extensively involved in cytosolic or homogenate degradation of insulin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IGF-I). It is concluded that proteasome-like activities may not significantly limit nonparenteral absorption of peptide and protein drugs such as insulin and IGF-I.  相似文献   
54.
新生鼠胰岛干细胞分离、培养和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新生鼠胰岛干细胞体外分离鉴定、培养以及体外分化的方法。方法 用胶原酶消化新生大鼠胰腺 ,将消化的组织碎片在pH7.4~ 7.6条件下经含血清RPMI 164 0及无血清RPMI164 0 (添加bFGF ,EGF ,N 2 )培养液中培养 ,观察形成类胰岛样细胞团的全过程。用胰岛素释放实验检测胰岛功能 ,免疫荧光法检测nestin的表达。结果 胰腺消化碎片培养 3 6h内 ,可见nestin阳性细胞贴壁 ,添加bFGF ,EGF ,N2后nestin阳性细胞快速增长 ,18~ 2 4d形成类胰岛样细胞团 ,并可表达胰岛素。结论 胰腺细胞中nestin阳性细胞具有胰岛干细胞特点 ,经体外培养可获得类胰岛样细胞团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制备甘草蛋白免疫磁性微球,并建立快速、精确的免疫磁性捕获ELISA法检测甘草蛋白。方法 采用种子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磁性微球,并以兔抗甘草蛋白IgG抗体致敏,制备特异性捕获甘草特征蛋白的免疫磁性微球。以生物素标记抗体为示踪抗体,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标亲和素建立ELISA检测系统,用于甘草药材和含甘草中成药中甘草蛋白的分析。结果 利用该方法对甘草药材和中成药中甘草蛋白抗原检测,检测灵敏度达到10ng/mL。结论 免疫磁性捕获ELISA检测技术方便、快速、准确,为生药的品种鉴定及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6.
白松 《中国医院》2007,11(6):19-21
我们广大医疗机构,特别是三级甲等医院承担着繁重的医疗、保健和防疫等任务,许多医务人员是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地工作,出个把失误在所难免,作为法官,我个人对这些都能理解,但是作为患者,疾病对于他们来讲就是一件大事,有些甚至是天塌下来的事。他们抱着对医疗机构、医生的信任前来就医,把自己的生命健康交到医生手上,如果因为医生的疏忽导致不良损害的发生,对这个患者来说,就是100%,不仅造成患者本身的痛苦和伤害,还可能会对患者家庭、甚至社会造成损害,所以必须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我们的问题造成患者的不良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山莨菪碱对梗阻性黄疸心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梗阻性黄疸时山莨菪碱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梗阻性黄疸模型组;模型组包括山莨菪碱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14、28天测定各组血浆内毒素含量,观察心肌病理、酶组织化学和心率改变及山莨菪碱治疗后的变化。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心肌出现变性、局灶坏死、线粒体破损等病理改变,心肌组织琥珀酸脱氢酶、腺苷三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而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强(P<0.05),心率明显减缓(P<0.05),山莨菪碱治疗组则以上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山莨菪碱对梗阻性黄疸时心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应用力学因素检测膝关节功能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利用测力平台测量得到人体下肢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曲线,用数学方法确定力学曲线的最大值F和曲线特征值R.结果给出51例骨关节炎患者的分析数据,并给出30例正常人的结果作为对照.结论应用力学因素可以有效地检测膝关节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59.
人IL-10基因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DNA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人IL-1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进行体外表达和检测。方法从质粒pcDNA3IL-10的CMV启动子下游完整切下IL-10 cDNA的片段,将其定向插入Gateway载体,在克隆酶的作用下将阳性克隆质粒转入目的腺病毒载体。PacI酶线性化IL-10腺病毒DNA后阳离子质脂体转染293A细胞,获得人IL-10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和大鼠胰腺细胞株AR-42J;Western blot检测人IL-10的表达。结果 成功地构建人IL-10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达2×109PFU/mL。体外感染的细胞株均检测到IL-10的表达。结论 构建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能够介导IL-10的基因表达,为细胞因子的抗炎冶疗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0.
Objective To summarize our clinical experience of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for medically intractable hemifacial spasm(HFS) patients with emphasis on microsurgical manipulation and to improve cure rate and avoid surgical complications.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thirty-eight patients with HFS underwent MVD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 With the help of "zero retraction" technique, prosthesis can be properly inserted between offending vessel loop and affected facial nerve REZ in a "rolling ball" fashion under operative microscope. Results Surgical intervention achieved high relief rate of 91 .4% and no major complications, with low recurrence rate of only 3.2% after averaging more than two years' follow-up ( M = 32 months). Conclusion It is possible to approach to the facial nerve REZ with "zero retraction", which is fundamentally important to clear from cranial nerve and cerebellar injury. Skilled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along with correct recogni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offending vessels are a mu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