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以羟基和甲氧基取代的4个苯甲醛系列化合物为对象,测定它们在亚硫酸氢钠-乙酸乙酯-水两相体系中的分配系数,采用亚硫酸氢钠加成和盐酸酸化的方法研究提取和分离天然醛类化合物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亚硫酸氢钠加成反应,将脂溶性的醛类化合物转化成水溶性的α-羟基磺酸钠衍生物,使醛类化合物从有机相转移到水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比例的亚硫酸氢钠-乙酸乙酯-水两相体系中这些化合物在上相与下相之间的分配系数。采用盐酸酸化和分配萃取,实现α-羟基磺酸钠衍生物还原为原有的醛类化合物。结果 醛类化合物的分配系数,随着亚硫酸氢钠-乙酸乙酯-水两相体系中亚硫酸氢钠比例的增加急剧减小,并达到平衡。结论 通过亚硫酸氢钠加成反应和盐酸酸化,使脂溶性的醛类化合物经水溶性的α-羟基磺酸钠衍生物还原到原始的醛类化合物,经两次萃取,可以实现天然产物中醛类化合物专属性的提取和分离。  相似文献   
22.
课程思政评价是检验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的关键环节。为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并促进专业教师的持续教学优化,在前期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实践的基础上,教学团队提出基于“三类三维”的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涵盖了听课学生、授课教师和督导同行3类评价主体,以及知识、能力和思想政治修养3个评价维度。通过对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旨在为构建中药学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3.
挥发油环糊精包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阅近10年挥发油环糊精包合技术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环糊精包合技术在挥发油包合方面的应用研究日益广泛,包括挥发油环糊精包合中挥发油、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环糊精包合原理简介;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包合时对未被包合挥发油的处理及包合物干燥方法;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薄层色谱、显微镜法和电镜扫描、热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X-射线衍射、红外分光光度、核磁共振、荧光光谱、圆二色谱法的验证;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的应用等。但在包合工艺研究、包合规律及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挥发油包合技术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制备芍药甘草滴丸(SGDP),测定其主要成分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以及其他与质量控制相关的指标,为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重要指标和参数。方法:采用水煎煮提取,乙醇沉淀、HP-20大孔树脂纯化后,选择合适的基质和冷却剂,制备SGDP;采用HPLC-DAD法测定SGDP中芍药苷(230 nm)、甘草苷(276 nm)、甘草酸(250 nm)的含量。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的方法对其外观、重量差异、溶散时限进行检查。结果:成功制备了SGDP,HPLC法可同时测定SGDP中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铵盐的含量,分别是(32. 66±0. 46) mg/g、(9. 23±0. 23) mg/g、(17. 48±0. 86)mg/g;平均回收率分别是111. 23%、96. 04%、104. 43%。外观、重量差异、溶散时限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SGDP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HPLC法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检测SGDP中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高校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中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群体,其自身的年轻特性,不仅体现在激情、耐心、创新上,还包含各方面经验的不足。青年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远近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效果。因此,高校青年教师要恰当处理好与学生关系的亲密度,既要富有激情、耐心、创新思维,更要严格要求,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6.
愈糜栓抗炎,镇痛作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忻  龚慕辛 《北京中医》2000,19(2):51-52
愈糜栓是我院药理室研制的由黄柏、血竭等中药组成的治疗宫颈糜烂的外用栓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活血祛瘀、消肿祛腐生肌的功效,对宫颈糜烂的疗效已得到临床初步证实…,我们对它的抑菌、抗炎、镇痛作用进行了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27.
板蓝根切制工艺的优选及切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友  马莉  龚慕辛  关怀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7):2177-2180
目的:优选板蓝根软化切制的工艺条件;通过比较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切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差异性,客观反应润药切制对药材总体成分的影响。方法:以药材软化时加水量、润制时间和饮片切制厚度为考察因素,以水溶性浸出物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板蓝根软化切制的条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 nm,进样量10 μL。对板蓝根粗粉和水润切制后的饮片进行HPLC测定,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比较。结果:板蓝根软化切制的最佳工艺为:0.6倍量的水,浸润24 h,饮片厚度为2 mm;结论:建立了板蓝根药材醋酸乙酯萃取物HPLC指纹图谱。板蓝根在切制前后,指纹图谱对照谱图差异明显,切制后中等极性部分损失较多。  相似文献   
28.
不同提取方法对女贞子中齐墩果酸提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9.
30.
不同配伍比例芍药甘草汤成分的肠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芍药甘草汤配伍机制与适宜的配伍比例,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从肠吸收角度研究芍药甘草汤SG11(白芍-炙甘草1:1)、SG31(白芍-炙甘草3:1)、白芍水煎液S及炙甘草水煎液(G)中主要指标成分在大鼠离体、在体肠吸收情况,并进行比较。以HPLC测定上述供试品以及肠囊吸收样品、肠灌流样品中芍药苷(paeoniflorin,PF)、甘草苷(liquiritin,LQ)、甘草酸单铵盐(glycyrrhizin single ammonium salt,GL)的浓度,并计算肠吸收量及吸收参数。发现在外翻肠囊模型中,3种成分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均有吸收,最佳吸收部位均为空肠,且SG11中相应成分的吸收率均显著高于单煎(P<0.05),与SG3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单向在体肠灌流模型中,SG11中相应成分的吸收速率常数Ka、表观吸收系数Papp和吸收率均显著高于各单煎液,SG11中PF,GL的各参数均显著高于SG31,LQ,各参数无差异。说明白芍炙甘草配伍有助于PF,LQ和GL的肠吸收,SG11较SG31各指标成分的吸收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