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1.
肥胖已经是世界上越来越普遍的现象,随着体重的增加,易引起多种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卒中、乳腺癌等。减肥已成为国内外医疗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针灸减肥作为疗效确切而无毒副作用的一种医疗手段,取得了可喜的临床成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针刺大鼠不同机能状态下的足三里穴,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内神经细胞的早、晚期凋亡情况,以探讨足三里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正常空白组、正常足三里组、模型空白组、模型足三里组共4组。其中模型组大鼠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LiCl—PILO)癫痫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分别予以针刺干预,连续针刺10天后取材。大鼠海马组织经实验常规处理、染色,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后经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结果与正常空白组相比,正常足三里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早期细胞凋亡在针刺后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晚期细胞凋亡的表达在针刺前后则无明显变化(P 0.05);模型空白组与正常空白组相比,癫痫造模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早、晚期细胞凋亡表达皆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足三里组与模型空白组相比,针刺前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早、晚期细胞凋亡表达皆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足三里组与模型足三里组相比,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早、晚期细胞凋亡表达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发生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凋亡,针刺足三里穴未能起到调控癫痫发生的作用,其只对正常状态下海马神经细胞的早期凋亡具有特异性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排毒固肾汤结肠透析对大鼠急性肾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0只/组):正常组,模型组,排毒固肾汤结肠透析组,碳酸氢盐结肠透析组和排毒固肾汤保留灌肠组。甘油肌肉注射造模,3 d后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等,行肾脏病理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出现肾小管损伤;3个治疗组大鼠胱抑素C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5);排毒固肾汤结肠透析组血肌酐、尿素氮较模型组降低(P<0.05),肾小管损伤明显减轻;碳酸氢盐结肠透析组和排毒固肾汤保留灌肠组血肌酐、尿素氮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排毒固肾汤结肠透析对甘油诱导大鼠急性肾衰竭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古代医籍中环跳、手三里、外关穴主治病症文献归纳整理,总结环跳、手三里、外关三穴位的主治病症。方法应用计算机及手工检索,从《中华医典》中73种古籍检出环跳、手三里、外关穴主治病症的相关条文,分为单穴和多穴配伍治疗病症两大类;并用Microsoft excel数据库对其单穴及多穴配伍治疗病症进行频数统计。结果环跳针灸适宜病症共21种,手三里共21种,外关共40种。结论环跳、手三里、外关穴的主治病症在古代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在现代临床上也应运广泛,基于本次文献研究,以期在临床上能对环跳、手三里、外关穴的应运起到相应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临床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从脏腑辨证入手,选穴配穴也多用俞募、原络,往往忽略了经络辨证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医者根据经脉所属、所络及循行所过、所系,对相关经络循行路线切按、查压,通过特殊反应点进行循经选穴,配穴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经络辨证作为指导针灸临床的重要理论,具有辨证治疗简洁实用,疗效确切肯定的特点,不论是外的筋肉疾病,还是内的脏腑疾病,均可采用经络辨证治疗,提示临床应重视经络辨证的学习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痴呆针灸干预的疗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系统观察"温通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进行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评估,为临床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科学、严谨、信度强、质量高的临床研究证据。方法:78例入选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康复易化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8周、入组3个月,分别运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定疗效。结果:8周末针灸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MSE和ADL评分较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8周末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MSE和ADL评分针灸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MSE和ADL评分较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8周末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MSE和ADL评分针灸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疗效观察组为91.43%,对照组为85.29%。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MMSE和ADL评分,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远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针刺足三里穴,观察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细胞因子Leptin、RANTES的表达,以探讨针刺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6~8周龄体质量约200~250 g的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正常足三里组、模型空白组、模型足三里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模型,于造模成功后第2天予以针刺干预,连续10天后取材,运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Leptin、RANTE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空白组相比,模型空白组RANTES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eptin的表达虽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数意义(P0.05),正常足三里组Leptin、RANTES的表达均有所下降,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空白相比,模型足三里组Leptin、RANTES的表达均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足三里组与模型足三里相比,RANTES的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eptin的表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通过降低癫痫大鼠海马组织Leptin、RANTES的表达,促进癫痫大鼠机能的恢复,起到抑制癫痫的作用;癫痫状态下,针刺足三里能够促进大鼠海马组织RANTES的特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古代医家运用百会穴治疗癫痫的用穴规律和治疗方法,为百会穴治疗癫痫的临床应用提供文献依据。方法:运用《中华医典》以"百会"作为检索词,检索出百会穴主治病证的相关文献条文,按照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制成原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有明确治疗癫痫疾病的条文105条,其中单穴51条,配穴54条;明清时期使用百会穴治疗癫痫较前期明显增多共计87条;在治疗方法的选用上采用灸法治疗66条,针刺13条,针灸结合8条,刺血疗法2条,无明确治疗方法 16条。结论:百会穴具有明确治疗癫痫的作用,使用频率逐年递增,配穴略高于单穴,在治疗方法上以艾灸单穴为主,并结合其他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74例),治疗2组(75例),对照组(80例)。治疗1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2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评定3组患者中医吞咽障碍评价量表、洼田咽水试验量表以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疗效。结果针刺1组、针刺2组、对照组吞咽障碍中医评价量表总有效率分别为83.56%、74.67%、64.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洼田咽水试验量表总有效率分别为83.56%、89.33%、66.67%,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1组和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肯定,针刺方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复合易化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寻找疗效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化和多中心的试验原则,将入选病例分为治疗1组(55例),治疗2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1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2组采用针刺和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均每周5次。治疗4周后,观察3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3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Mas)量表的评分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的巴氏指数(MBI)分值比较。结果:治疗2组的运动功能改善程度总体优于治疗1组和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的疗效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Mas)的评分比较和改良的巴氏指数(MBI)分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2组的运动功能(Mas)的评分和改良的巴氏指数(MBI)分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O.001);治疗后治疗1组的运动功能(Mas)的评分和改良的巴氏指数(MBI)分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复合易化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和康复治疗,针刺治疗疗效优于单纯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