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脂肪分泌物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的诱导作用,探讨脂肪再生机制。方法利用组织块贴壁法和细胞流式技术分离、鉴定ADSCs,收集含有脂肪分泌物的培养基(CM)作为条件培养基并用来诱导ADSCs(CM诱导组),化学培养基诱导组作为阳性对照组,用普通培养基组作为空白对照组,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脂滴的形成和Real-time PCR技术在基因水平上对其可靠性进行体外验证。用可溶性明胶海绵作为ADSCs的支架来研究脂肪分泌物在体内对ADSCs的诱导作用,并作HE切片观察。结果流式细胞术证实所培养的细胞为ADSCs。在体外实验中,CM诱导4d时,CM诱导组中的ADSCs胞浆内出现了明显的脂滴,Real-time PCR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相关的成脂基因mRNA表达量也明显增加(P<0.05);体内实验HE染色结果可以观察到CM诱导组中有明显的血管化生成。结论脂肪组织分泌物中可能含有能诱导ADSCs分化形成成熟脂肪细胞以及血管化的目标因子。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骨髓腔内(IBM)输注脐带血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移植后大鼠免疫重建的影响。方法雌性F344胎鼠及新生鼠外周血(FNPB)及雄性F344大鼠BMSC共移植经致死量60Coγ射线辐照的雌性Wistar大鼠,其中FNPB均由IBM输注,BMSC则通过IBM或尾静脉(IV)注射。观察受鼠存活状况、供体造血干细胞(HSC)植入水平、免疫细胞及功能恢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表现,并用PCR检测受鼠供体BMSC来源Y染色体。结果两共移植组60d均100%存活,生存率和供体HSC植入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明显优于单纯FNPB移植组;骨髓腔共移植组外周血白细胞及粒单系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GEMM)集落产率恢复较快,14d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单纯FNPB移植组各检测时点集落计数均明显低于共移植组(P〈0.05),30dCD19+细胞比例亦明显低于正常;30d各移植组PHA、LPS诱导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及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无明显差异;60d两共移植组存活受鼠均检测到供体BMSC来源Y染色体。结论 HSC与BMSC联合输注可促进受者免疫重建,尤以IBM输注为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难治性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LOH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血液病区2010年12月至2016年6月30例allo-HSCT后难治性LOHC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接受MSC治疗。MSC来源于第三方骨髓,取4-5代的细胞,以(1.87±0.456)×10~6/(kg·次)输注给患者,每周1次,直至血尿、尿痛症状改善后停用。输注次数分别为1-4次。每日体格检查,定期行相关辅助检查,密切观察MSC治疗后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对其中2例患儿动态监测其MSC治疗前、后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结果:30例难治性LOHC患儿,经常规水化、碱化、加强抗病毒等治疗后血尿仍难以缓解,在25例加用甲基强的松龙、MTX、CTX治疗的患儿中有7例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者接受MSC治疗。7例患儿MSC输注次数为1-4次不等,剂量为(1.87±0.456)×10~6/(kg·次),7例LOHC痊愈。2例经MSC治疗后,TNF-α及IL-2R进行性降低。7例LOHC患儿输注MSC后均无发热、皮疹、栓塞等不良反应,BKV监测未见病毒载量增加,无白血病复发或发生继发肿瘤。结论:MSC治疗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难治性LOHC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前瞻性研究BK病毒(BKV)与儿童allo-HSCT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LOH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血液病区行allo-HSCT的27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前瞻性监测该病区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接受allo-HSCT的23例患儿血浆及尿中BKV的DNA载量,以了解allo-HSCT患儿LOHC发生发展和BKV的相关性。结果:在276例allo-HSCT患儿中发生LOHC者67例(24.2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岁、不同病种、非血缘相关供体、预处理使用BU、合并aGVHD、Ⅲ-Ⅳ度aGVHD与LOHC的发生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岁(P=0.002)、预处理含BU(P=0.042)、Ⅲ-Ⅳ度aGVHD(P=0.011)是LO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3例allo-HSCT患儿中10例尿检出BKV~+,其中6例发生LOHC,在LOHC~+组尿BKV~+率(85.7%)明显高于LOHC-组(25.0%)(χ~2=5.043,P=0.007)。LOHC发生率与尿BKV~+与否(r=0.564,P=0.005)、LOHC严重度与尿BKV载量分别呈正相关(r=0.502,P=0.015)。6例LOHC患儿,5例合并aGVHD,均给予加强抗病毒治疗,其中4例需给予加强免疫抑制治疗。结论:年龄≥6岁、预处理含BU及Ⅲ-Ⅳ度aGVHD是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LO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尿BKV阳性率与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LOHC的发生呈正相关,且尿BKV载量越高,LOHC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300 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记录所有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2型糖尿病病史、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行动态血压监测,按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形组(n=120)和非杓形组(n=180).以Judkins 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血管解剖分布计算Gensini评分.结果 非杓形组Gensini评分(34.25±10.15)显著高于杓形组(25.13±7.2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冠状动脉病变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摘要】〓目的〓介绍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体会。方法〓本组共15例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20~57岁,平均35岁。受伤原因:交通意外伤10例,压砸伤3例,机器绞伤2例。损伤部位:单纯小腿损伤的11例,合并足部(包括内、外踝)4例。所有的创面均伴有肌腱的损伤、外露或骨缺损、骨外露。皮肤组织缺损面积18 cm×13 cm~28 cm×16 cm。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12例。采用游离胸脐皮瓣修复缺损。结果〓术后带蒂胸脐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皮缘坏死,经换药处理后痊愈。其中创面一期愈合有12例,二期愈合3例。结论〓胸脐皮瓣质好,供皮面积大,有利于治疗大面积缺损的下肢创面。  相似文献   
107.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能治愈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方法,但移植难度大,移植失败后再次移植风险更大,如何改进预处理方案提高移植成功率尚无定论,该文报道了1例接受非血缘HLA全相合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原发排斥并接受二次移植成功患儿。该例患儿被确诊为Pesaron分度Ⅲ度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首次接受非血缘HLA全相合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移植失败,原发排斥,自身造血恢复后1年再次接受另一非血缘HLA全相合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二次移植前30 d予氟达拉滨联合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治疗,调整预处理方案,并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植入。二次移植后患儿获得稳定植入,完全脱离输血状态至35个月,发生肺炎1次,无其他并发症。该例治疗结果提示,移植前予氟达拉滨联合地塞米松抑制受者T淋巴细胞功能可促进植入。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辅助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造血重建,可以克服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原发排斥,促进二次移植成功。  相似文献   
108.
患者男性、45岁,因心前区闷痛于1996年4月11日上午行心电图检查,仪器为日本光电6511型心电图机。按正常程序接好肢体及胸前导联导线后按自动分析键,心电图机打出“无法分析(Analysisunavailable)”字样;重按自动分析键及仔细检查电...  相似文献   
109.
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的防治.[方法]总结我科1996-2003年儿童再障32例,均采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IST),根据免疫抑制药物的不同组合分为2组:4种药物联合组和2~3种药物联合组.[结果]总有效率为71.88%,4种药物联合组、2~3种药物联合组有效率分别为72.2%及71.33%,差别无显著性.治疗过程中,致命的合并症为败血症,尤其潜伏病毒激活及深部真菌感染.随访中没有病例发展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或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结论]CSA与ALG/ATG、HDIVIG、HDMP有良好的协同作用,IIST有利于更进一步提高儿童SAA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姬松茸深层培养菌丝体多糖含量。方法 以摇瓶培养的姬松茸菌丝体和栽培子实体为样品 ,利用苯酚 -硫酸法测定姬松茸多糖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姬松茸菌丝体的多糖平均含量为 7.49% ,比栽培子实体多糖含量高 1 3 .8%。结论 液体深层培养姬松茸菌丝体的多糖含量比栽培子实体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